一種井下檢測器探頭保護裝置的製作方法
2023-08-08 08:42:16 1

本發明涉及井下探測輔助裝置,特別是涉及一種井下檢測器探頭保護裝置。
(二)
背景技術:
隨著我國石油能源的開發,水驅採油成為了開發油井,提高採收率的主要方法之一。隨著注水壓力及注水量的提高,地質狀況也愈加複雜,需要使用井下探測器等裝置定時對油井進行探測,以保障人員和油井的安全。井下探測器的種類繁多,有些探測器特別是可視探測器的探頭部分成本高昂,在進行井下探測特別是對故障井的探測中,探頭經常受到撞擊,尤其是經過狹窄的位置時,裸露在外的探頭更加容易受到傷害。現在市面上結構簡單,使用方便,能夠有效的減少探頭在下落過程中受到的撞擊損傷,對探頭起到保護作用,並且能夠自動復位,不影響探頭繼續工作的井下探測輔助裝置還不多見,有待開發。
(三)
技術實現要素:
為了克服現有井下探測輔助裝置的不足之處,本發明提供了一種井下檢測器探頭保護裝置。
本發明的技術方案是這樣實現的:
本方案的一種井下檢測器探頭保護裝置,包括外套管、內套管、上管口、下管口、彈簧、第一固定環、第一連接杆、第二固定環、第二連接杆和連接銷,所述外套管內側設置有內套管,所述外套管頂部設置有上管口,所述內套管底部設置有下管口,所述外套管與所述內套管之間設置有彈簧,所述彈簧兩端分別與所述上管口和所述下管口固定連接,所述上管口外壁均勻設置有若干第一固定環,所述下管口外壁均勻設置有若干第二固定環,所述第二固定環與所述第一固定環的數量相同,位置一一對應,任意所述第一固定環與相對應的所述第二固定環之間均設置有連接裝置,所述連接裝置包括第一連接杆和第二連接杆,所述第一固定環與所述第一連接杆之間、所述第一連接杆與所述第二連接杆之間、所述第二連接杆與所述第二固定環之間均通過連接銷活動連接。
進一步,所述第一固定環的數量為3-6個。
進一步,所述第一連接杆7的長度是所述第二連接杆9的1.1-1.5倍。
本發明的有益之處在於:結構簡單,使用方便,能夠有效的減少探頭在下落過程中受到的撞擊損傷,對探頭起到保護作用,並且能夠自動復位,不影響探頭繼續工作。
(四)附圖說明
圖1為本發明的組織結構示意圖;
圖2為本發明的使用狀態示意圖。
其中:1-外套管;2-內套管;3-上管口;4-下管口;5-彈簧;6-第一固定環;7-第一連接杆;8-第二固定環;9-第二連接杆;10-連接銷。
(五)具體實施方式
下面結合附圖對本發明的一種實施方式做出簡要說明。
如圖所示的一種井下檢測器探頭保護裝置,包括外套管1、內套管2、上管口3、下管口4、彈簧5、第一固定環6、第一連接杆7、第二固定環8、第二連接杆9和連接銷10,其特徵在於:所述外套管1內側設置有內套管2,所述外套管1頂部設置有上管口3,所述內套管2底部設置有下管口4,所述外套管1與所述內套管2之間設置有彈簧5,所述彈簧5兩端分別與所述上管口3和所述下管口4固定連接,所述上管口3外壁均勻設置有若干第一固定環6,所述下管口4外壁均勻設置有若干第二固定環8,所述第二固定環8與所述第一固定環6的數量相同,位置一一對應,任意所述第一固定環6與相對應的所述第二固定環8之間均設置有連接裝置,所述連接裝置包括第一連接杆7和第二連接杆9,所述第一固定環6與所述第一連接杆7之間、所述第一連接杆7與所述第二連接杆9之間、所述第二連接杆9與所述第二固定環8之間均通過連接銷10活動連接。
進一步,所述第一固定環6的數量為3-6個。
進一步,所述第一連接杆7的長度是所述第二連接杆9的1.1-1.5倍。
本實例的工作過程:將探頭穿過本裝置,使井下探測器與上管口3固定連接,在無外力的幹擾下,彈簧5處於鬆弛狀態,探頭經過內套管2和下管口4暴露在外,井下探測器在下落的過程中,經過狹窄的位置時,在巖壁的擠壓下,第一連接杆7和第二連接杆9之間的夾角變大,在第一連接杆7和第二連接杆9及連接銷10的共同作用下,張緊彈簧5,內套管2和下管口4下滑直至遮住探頭,對探頭起到保護作用。在探頭經過狹窄的位置後,在彈簧5的張力作用下,內套管2和下管口4受力上拉復位,探頭露出繼續工作。本發明的結構簡單,使用方便,能夠有效的減少探頭在下落過程中受到的撞擊損傷,對探頭起到保護作用,並且能夠自動復位,不影響探頭繼續工作。
以上對本發明的一個實施例進行了詳細說明,但所述內容僅為本發明的較佳實施例,不能被認為用於限定本發明的實施範圍。凡依本發明申請範圍所作的均等變化與改進等,均應仍歸屬於本發明的專利涵蓋範圍之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