愛國情強國志報國行最新徵文(愛國情強國志報國行)
2023-07-08 08:46:38
「愛國情·強國志·報國行」主題徵文長汀獲獎作品展③——《寫給家鄉—長徵出發的地方》2020年,福建省委宣傳部、福建省委教育工委和福建省委講師團聯合開展了「愛國情·強國志·報國行」主題徵文活動。為進一步貫徹落實「七一」重要講話精神,不斷加強思想政治工作與意識形態工作的雙向互動。中共長汀縣委宣傳部積極組織,用心選送。專家評審團隊從近3萬篇徵文投稿評選出的280篇獲獎作品中,長汀縣取得良好成績!長汀三中江柏嵐《我的祖國我的夢》榮獲一等獎,長汀三中範伊芩《歷盡千帆,歸來仍是汀州城》榮獲三等獎,長汀一中董鹿鳴《寫給家鄉——長徵出發的地方》榮獲三等獎,師範附小朱昱翔《最是平凡見初心》榮獲優秀獎,長汀四中鍾心憶《「火焰山」下景色新》榮獲優秀獎,汀州小學李餘墨涵《一枚軍功章,四代踐行者》榮獲優秀獎,大同中心校黃紫嫻《汀江溼地漾歡歌》榮獲優秀獎,長汀三中曾蓉珍榮獲優秀指導教師稱號,長汀縣委宣傳部榮獲優秀組織單位獎!
「愛國情·強國志·報國行」主題徵文長汀獲獎作品展專欄,今天推出第三期:榮獲三等獎作品《寫給家鄉——長徵出發的地方》。
>>>>
第三期:
寫給家鄉——長徵出發的地方
強國徵文·高中組
巍巍松毛嶺,蜿蜒盤旋的山路旁聳立著一塊巨大的標誌牌 「長徵出發地」。廣告牌下面,是寬敞的柏油路;路兩旁,是盛開的景觀鮮花,連接著金黃的稻田;遠處,是延綿不斷的青山。沿著這條路走,就能到達一座美麗的古城,長徵開始的地方,也是我生命開始的地方——福建省長汀縣。
長徵,歷經十一個省份,是一段長達兩萬五千裡的茫茫長路;充滿了艱辛、苦難,充滿了淚水與血水的路途;一段走了整整741天以挫折始,以勝利終的徵途;一段為了民族的自由和解放,而犧牲了無數熱血兒男性命的道路!我認認真真地翻看長徵數據,被一組組觸目驚心的數字驚呆了:1934年10月長徵出發:約300000人;1936年10月長徵結束:約25000人。抵達終點者為出發人數十二分之一。其中中央紅軍出發時有8.6萬人,到達陝北時,僅剩6500人,平均每行進1公裡,就有3至4名戰士壯烈犧牲。
這只是一組小小的數據,可數據的背後是無數的鮮血與生命,是漫漫草地上被瞬間吞噬的生命、是雪山上被咆哮的寒風凍僵的身軀,是在波濤洶湧的湘江中淹沒的4萬年輕戰士,還有家鄉人民盼歸的無數眼淚和召喚。
慘烈的犧牲帶來的是什麼?是一支革命部隊的死而後生,是民族精神歷練的熔爐。紅軍若是一顆種子,長徵便是這粒種子經過寒冬而長出的綠芽,最終長成了蒼天大樹,撐起了我們這個民族和國家。它是一支軍隊的精神鑄就,也是一個民族的精神史詩。
突然如此的驕傲,我的家鄉是長徵這個奇蹟和壯舉的出發地:南山鎮的觀壽公祠便是中央紅九軍二萬五千裡長徵的最初起點,是長徵「零公裡處」,南山的中復村被譽為「紅軍長徵第一村」。站在是長徵「零公裡處」的石碑前,仿佛看到當年,有多少家鄉的熱血兒郎揮淚告別家人,走上了這條驚世之路,可回來的又有幾人?多少白髮的長汀婆婆失去了兒子,多少勤勞的長汀婦女永別了丈夫,又有多少嗷嗷待哺的長汀娃娃沒有了父親?好想為這些從來沒有見過的家鄉父老鞠一個躬,伴著我滾燙的眼淚。
在二萬五千裡長徵中,楊成武率領英雄的紅四團一直擔任前衛任務,路上逢山開路,遇水架橋,搶關奪隘,進行了許多著名的戰役戰鬥。在飛奪瀘定橋的戰鬥中,他率紅四團沿著崎嶇山路,一晝夜襲240裡,經激戰奇蹟般地奪取瀘定橋。在炮火紛飛中,衣裳簡陋甚至破舊的將軍身先士卒地衝鋒著,攀扯著鐵索前進,用生命高呼:「同志們,衝啊!」使中央紅軍轉危為安。過草地時,根據毛澤東的親自布置,紅四團為先鋒團,他率部在死亡恐怖籠罩著的水草地中整整滾爬了6天6夜,終於為全軍踏出了一條北上道路。臘子口戰役中,他巧用奇兵,以正面強攻,側翼攀緣絕壁遷回的戰法,一舉突破天險。聶榮臻同志高度評價:「臘子口一打開,全盤都走活了」。除了與敵人正面激烈交鋒,楊成武還利用偽裝在一天中不費一槍一彈,智取祿勸、武定、元謀3個縣城,巧渡金沙江,在長徵路上立下了赫赫戰功。站在熙來攘往的楊成武將軍廣場,看著將軍塑像,憶起更多無名的、默默犧牲的普通紅軍戰士,他們是我的同鄉和親人,是長汀人民最偉大的驕傲。
長徵是舉世無雙的,它不是我們在影院觀看的美國大片,卻比美國大片更英雄主義!堅韌不拔,眾志成城、團結互助的長徵精神將永遠激勵著我們這個偉大的民族,讓我們的國家朝著更宏偉的「民族復興」新長徵前進。
歷史不會忘記,我們更不會忘記,有一天我會接過責任,挺立在祖國的土地上,無論什麼用自己的行動書寫新的長徵!
福建省龍巖市長汀一中高三(8)班董鹿鳴
指導老師:劉橋連
網 編:陳炳林 邱冰花 賴松林 付燚傑
編 審:吳德榮 官凌雲 黃建良
監 制:鍾彬彬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