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種複合保溫模板牆體結構的製作方法
2023-07-08 21:01:16 2

本實用新型涉及建築模板技術領域,尤其涉及一種複合保溫模板牆體結構。
背景技術:
建築外牆作為建築物外圍主體結構,其保溫隔熱性能直接決定著建築物整體的能耗水平。而為了滿足國家對建築節能提出的更高的節能要求,需要本領域技術人員提高外牆的保溫效果,阻斷外牆的熱量傳導。現有的外牆保溫技術通常利用的是擠塑板或聚氨酯板,然而發明人發現,常規的擠塑板或聚氨酯板與牆體粘結時會產生空腔,不僅保溫效果無法保證,而且在進水後保溫板極易發生脫落或腐蝕牆體等問題,嚴重影響房屋的耐久性。
技術實現要素:
本實用新型提供了一種複合保溫模板牆體結構,該複合保溫模板牆體結構緊湊合理,與基層牆體連接牢固可靠,且具有十分優秀的保溫性能。
為解決上述技術問題,本實用新型採用了如下技術方案:
一種複合保溫模板牆體結構,所述複合保溫模板牆體結構由複合保溫模板、混凝土、連接件澆築形成一體結構;
複合保溫模板包括順次設置的:與基層牆體外側相接觸的內砂漿層、保溫層、粘接層、找平層、外砂漿層;所述保溫層由擠塑板或聚氨酯板層形成,所述找平層由聚苯顆粒漿料和/或玻化微珠漿料塗覆形成;
所述保溫層上開設有若干個抗折通孔,每個抗折通孔內均填充有與內砂漿層以及粘接層連接為一體的砂漿填充塊。
優選的,保溫層與粘接層之間設有通徑的加強肋,所述加強肋形狀為半圓形凸起。
優選的,內砂漿層與保溫層之間、粘接層與找平層之間、找平層與外砂漿層之間還分別設置有耐鹼網格布,所述耐鹼網格布為塗覆有丙烯酸共聚液的玻璃纖維網格布。
較為優選的,內砂漿層、外砂漿層、粘結層均由矽酸鹽水泥、天然砂以及膠粉混合形成。
可選擇的,形成的所述複合保溫模板的主體厚度為30~150mm;形成的內砂漿層、外砂漿層、粘結層的單層厚度不超過10mm。
可選擇的,抗折通孔為圓形,直徑為3cm-10cm。
較為優選的,所述連接件為尾端呈T型的螺栓連接件。
本實用新型提供了一種複合保溫模板牆體結構,由複合保溫模板、混凝土、連接件澆築形成一體結構,其中複合保溫模板作為模板使用,澆築完畢後混凝土不拆除,起到牆體保溫作用。複合保溫模板進一步包括有順次設置的:與基層牆體外側相接觸的內砂漿層、保溫層、粘接層、找平層、外砂漿層;其中保溫層上開設有若干個抗折通孔,每個抗折通孔內填充有與內砂漿層和粘接層連接為一體的砂漿填充塊。保溫模板上每平方米設有不少於5個連接件,用於連接複合保溫模板與基層牆體。
具有上述單元的複合保溫模板牆體結構,具有以下特點:
(1)、結構緊湊、施工簡單。不需要對現澆混凝土框架(框剪)結構的承重形式進行調整,梁柱及剪力牆仍可按現行標準規範設計,易於大面積推廣應用。
(2)、複合保溫模板採用多層結構設計,具有較高的強度和良好的保溫性能。永久性的複合保溫模板由內外砂漿層、擠塑板或聚氨酯板層、粘接層、聚苯顆粒漿料和/或玻化微珠漿料找平層等多層結構組成,具有較高的力學強度,可直接做外牆模板使用,耐久性能較好。同時保溫隔熱性能良好,可滿足建築外牆節能75%的標準要求。
(3)、具有良好的防火性能。複合保溫模板結構中設置的聚苯顆粒漿料和/或玻化微珠漿料找平層及外砂漿層,作為防護層,可有效起到阻燃、避免火災的發生的作用,防火性能大大提高。
(4)、保溫與模板合二為一,工程造價較低。永久性的複合保溫模板可直接用作現澆混凝土外牆結構的外模板,同時具有著保溫以及模板兩種功能,減少了施工工序以及模板用量。完成後無需再進行其他保溫工藝處理,提高了施工的效率,縮短工期,大大降低了工程的綜合造價。
附圖說明
圖1為本實用新型提供的複合保溫模板牆體結構的層間剖面示意圖(左側圖示出了連接件結構/右側圖示出了抗折通孔結構);
圖2為本實用新型提供的複合保溫模板抗折通孔的正面視圖;
圖3為本實用新型提供的複合保溫模板剖面示意圖。
具體實施方式
本實用新型提供了一種複合保溫模板牆體結構,該複合保溫模板牆體結構緊湊合理,與基層牆體連接牢固可靠,且具有十分優秀的保溫性能。
下面結合下述附圖對本實用新型實施例做詳細描述。
具體的,如圖1、圖2、圖3所示,本實用新型提供了一種複合保溫模板牆體結構,由複合保溫模板牆體結構由複合保溫模板、混凝土、連接件澆築形成一體結構。其中,複合保溫模板首先是作為模板使用,通過連接件與混凝土澆築在一起,形成整體結構,澆築完畢後混凝土不拆除,起到牆體保溫作用。複合保溫模板包括有:與基層牆體101外側相接連的內砂漿層1、保溫層2(該保溫層優選由擠塑板或聚氨酯板層構成)、粘接層3、找平層4(該找平層優選由聚苯顆粒漿料和/或玻化微珠漿料塗覆形成)、外砂漿層5。作為本實用新型一種較為優選的實施方式,保溫層2與粘接層3之間設有通徑半圓形凸起形狀的加強肋6;而內砂漿層1與保溫層2之間、粘接層3與找平層4之間、找平層4與外砂漿層5之間還分別設置有耐鹼網格布7。其中,內砂漿層1、粘接層3、外砂漿層5可選擇由矽酸鹽水泥、天然砂以及膠粉等混合形成,矽酸鹽水泥:天然砂:膠粉的混合比例可選擇為1:1.3:0.06(質量比)。耐鹼網格布7可選擇塗覆有丙烯酸共聚液的玻璃纖維網格布,用以提高複合保溫模板的抗衝擊性能、抗彎載荷等力學強度。
進一步的,保溫層上還開設有若干抗折通孔9(例如設置2行×5列共10個抗裂通孔),每一個抗裂通孔內均填充有與內砂漿層和粘接層連接為一體的砂漿填充塊10。保溫模板上每平方米設有不少於5個連接件,該連接件8進一步用於接連複合保溫模板與基層牆體,其中優選使用為尾端呈T型的螺栓連接件。
另外,作為本實用新型的一種較為優選的實施方式,形成的複合保溫模板的主體厚度為30~150mm;形成的內砂漿層、外砂漿層、粘結層的單層厚度不超過10mm。抗折通孔為圓形,直徑為3cm-10cm。
本實用新型提供了一種複合保溫模板牆體結構,由複合保溫模板和混凝土牆體構成,複合保溫模板首先是作為模板使用,通過連接件與混凝土澆築在一起,形成整體結構,澆築完畢混凝土後不拆除,起到牆體保溫作用。複合保溫模板包括有順次設置的:與基層牆體外側相接觸的內砂漿層、保溫層、粘接層、找平層、外砂漿層;其中保溫層上開設有若干個抗折通孔,每個抗折通孔內填充有與內砂漿層和粘接層連接為一體的砂漿填充塊。
保溫模板上每平方米設有不少於5個連接件,利用連接件可以完成複合保溫模板與基層牆體之間的接連。
具有上述單元的複合保溫模板牆體結構,具有以下特點:
(1)、結構緊湊、施工簡單。不需要對現澆混凝土框架(框剪)結構的承重形式進行調整,梁柱及剪力牆仍可按現行標準規範設計,易於大面積推廣應用。
(2)、採用多層結構設計,具有較高的強度和良好的保溫性能。永久性的複合保溫模板由內外砂漿層、擠塑板或聚氨酯板層、粘接層、聚苯顆粒漿料和/或玻化微珠漿料找平層等多層結構組成,具有較高的力學強度,可直接做外牆模板使用,保溫隔熱性能良好,可滿足建築外牆節能75%的標準要求。
(3)、具有良好的防火性能。複合保溫模板牆體結構中設置的聚苯顆粒漿料或玻化微珠漿料找平層及外砂漿層,作為防護層,可有效起到阻燃、避免火災的發生的作用,防火性能大大提高。
(4)、保溫與模板合二為一,工程造價較低。永久性的複合保溫模板可直接用作現澆混凝土外牆結構的外模板,同時具有著保溫以及模板兩種功能,減少了施工工序以及模板用量。完成後無需再進行其他保溫工藝處理,提高了施工的效率,縮短工期,大大降低了工程的綜合造價。
以上所述,僅為本實用新型的具體實施方式,但本實用新型的保護範圍並不局限於此,任何熟悉本技術領域的技術人員在本實用新型揭露的技術範圍內,可輕易想到變化或替換,都應涵蓋在本實用新型的保護範圍之內。因此,本實用新型的保護範圍應以所述權利要求的保護範圍為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