姜文讓子彈飛是怎麼來的(深度解析姜文神作讓子彈飛)
2023-07-08 22:25:13 3
《讓子彈飛》的劇情是麻匪張牧之假扮縣長馬邦德上任鵝城,他最初的目的是要劫富濟貧,賺錢城裡富人的錢,給百姓帶來公平。後來因為黃四郎的專橫霸道,他的目標變成了將黃四郎連根拔起,殺人誅心。最終,在張麻子的帶領下,鵝城百姓一起將黃四郎打倒。這部電影中有非常多的細節和隱喻,是一部十分值得細細品味的影片。
最忠心的人是老二、老六、老七,這幾個人是張麻子最信任的人,重要的事交給老二去做,並且留意所有劇情,這三個人對張麻子的命令和決定毫不質疑,完全執行。
老三是叛徒,老三在隊伍裡很有能力,也很有發言權,對張麻子不拿著錢走人的決定,頗為不滿。綁架兩大家族的時候帶著九餅頭套(張麻子的),證明相當老大的野心。老三非常喜歡花姐,英雄難過美人關,花姐一直都是黃四郎的人,所以策反了老三情理之中。花姐看守黃四郎的替身,能被他逃跑就很莫名其妙,老三找花姐回來之後,解釋的理由也莫名其妙,什麼是「他跑我就追」?
既然花姐是黃四郎的人,為什麼帶著黃四郎的替身回來了?其實老三並沒有完全背叛,他也是在看形勢,以他的能力找回花姐和替身不需要三天時間。老三在觀察,看看張麻子有沒有能力將黃四郎扳倒。老三和其他鵝城百姓一樣,都是被張麻子忽悠了,以為張麻子再和黃四郎火拼(其實只是在射擊黃四郎的門)。所以,老三才帶著花姐和替身回來,結果幫助張麻子完成了致命一擊。
張麻子的團隊並非很團結,每個人都有自己的想法。姜文飾演的張麻子是理想主義者,做事不為錢,而是為了公平和正義。其他的兄弟可不是這樣,老三喜歡花姐,為了花姐甚至背叛了老大。其他人當麻匪也多為了金錢,張麻子最後孤注一擲,帶著兄弟幾人跟實力相差懸殊的黃四郎玩命,在其他人看來就是「瘋狂」且毫無利益的買賣,跟著這樣的大佬未來不會有前途,所以選擇跟著團隊中有主見的老三一起「不辭而別」。
其他兄弟老七還是單純且比較忠心的,但是他沒有話語權(出城剿匪的時候,嘴受到槍傷暗示了這點)。老七最後問張麻子:你喜歡花姐麼?然後在耳邊說了一些話。內容應該是老三和花姐勾結出賣你,現在他們想離開你。
因為當時張麻子聽了老七的話後,眉頭一皺,心情不是很好。張麻子還是很重感情的,他也捨不得兄弟們。他知道老三出賣了他,老二死得冤,拿槍對著自己和花姐是因為花姐破壞了兄弟感情並害死了老二,最後礙於兄弟情選擇了原諒他們。
湯師爺(馬邦德)是一個唯利是圖、圓滑狡詐、見風使舵的人,但他的優點是愛自己的女人。從他對縣長夫人劉嘉玲的愛,到最後因為山西妻兒的死而踩地雷身亡,很多細節表明湯師爺並非無情無義之人。
他死前兩個秘密:其一,他出賣了老二,害死了他。因為張麻子跟老二交代任務的時候,只有湯師爺聽見了,他死前想說這個事,但是自己要死了,老二已經死了,沒什麼說的必要了,所以湯師爺最後沒說這個秘密。其二,應該是花姐是黃四郎的臥底,她已經策反了他的兄弟。因為湯師爺的口型像是在說「花」,他知道張麻子的兄弟們都背叛了他,所以一個勁地勸他別回去,沒有勝算。
黃四郎究竟死沒死個人傾向於沒死。原因如下:一是黃四郎雖然失敗了,他依然有能力東山再起,他可以像葛優一樣,去買個官賺錢,沒必要自殺。二是黃四郎本來就有替身,再安排一個替身替自己假死也很正常。三是結尾的火車上,站著的人應該就是黃四郎扮成的師爺的模樣,所以張麻子才會去追他,繼續了結恩怨。
一、一千個讀者就有一千個哈姆雷特,好的影視劇作品,每個人對它都可能會有不同的理解和看法。我的解讀只是個人的看法,有不對的地方可以一起探討。
二、《讓子彈飛》由七名編劇共同參與創作,質量沒得說。在拍攝過程中,出於不同的考慮刪減了很多情節,這就造成了在某些問題上,由於觀眾掌握的信息不全,會對一些問題進行過度的解讀。這就好像學生時代做閱讀理解一樣,問作者想表達的思想,有時候作者也回答不出標準答案。
三、影片中每一個鏡頭的切換都有深意,都值得去細細品味。劇中臺詞非常多,節奏非常快,當演員說某句臺詞的時候,鏡頭切換到某個人或地方,這一定是有內涵的。這是看懂電影的一個關鍵。
四、本篇文章只針對電影故事本身及細節的解讀。很多人都很沉迷於對電影隱喻的解讀,在影視劇作品中確實會有對過去或者現實的映射,這部分也屬於見仁見智,也有純屬巧合的可能,真正想表達的隱喻,只有導演、編劇們最有發言權,在這裡就不過多的進行探討了。
總結電影中的細節非常多,無法一一列舉。您有什麼看法?歡迎在評論區分享。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