打包鉗的製作方法
2023-07-16 12:20:51 2
專利名稱:打包鉗的製作方法
技術領域:
本實用新型涉及一種打包鉗,特別涉及一種具有夾持、繃緊與剪切繩索功能,達到便利打包目的的打包鉗。
習用打包方式,主要是以打包機為主要打包工具,首先將塑膠繩索61捆套於箱體表面,再於打包機機座上置放一鋁片60,並使機座一端連同鋁片60穿置於繩索61兩端底面,按壓使機體與機座壓合,即可將鋁片60壓扁變形,如圖5所示,而將繩索61束緊。
上述習用打包機因設計上有不妥之處,存在以下幾點不足(1)打包機在操作時因須使機座穿置於繩索61底面,故而繩索61與箱體間會留一空間,而使繩索61呈鬆弛狀態,如此,不僅繩索61鬆脫,內部的物品在未能確實束緊的情況下,亦容易產生振動現象,甚至易招致破損,而造成損失。
(2)打包機將鋁片60壓夾於繩索上,該鋁片60變形後為呈咬合狀,除非將其破壞,否則無法再取下,故欲打開箱體時,須將繩索61剪斷,繩索61一經裁斷便無法再使用,不僅造成浪費,而且在裁剪時尚須另藉其他工具,亦造成使用上的不便。
(3)打包機將鋁片60壓扁變形而夾合於繩索61上,鋁片60兩端會呈微翹狀,而形成一利刃的態樣,搬運時一有不慎便會割傷人體,造成安全上的顧慮。
本實用新型的主要目的,是為了克服現有技術的不足,而提供一種使用簡便及可確實束緊繩索的打包鉗;所述的打包鉗主要是於兩手柄一端分別並設兩夾合緣,及一可相切合的裁切部,使兩手樞接成一鉗狀,配合夾合與扳動的動作,可逐步將繩索束緊。
本實用新型的另一目的,在於提供一種拆裝容易、可重複利用繩索的打包鉗;配合一接合體使用,使接合體兩端為自由端,欲拆卸繩索時,直接將繩索自由端扯下,即可將繩索由箱體上卸開,既容易又簡便,且不會對繩索造成破壞,繩索可重複使用,可以免除不必要的浪費。
本實用新型打包鉗,主要由兩手柄所樞接而成,在該兩手柄一端各形成握持端,並於兩握持端間連設一彈性元件,當壓合握持端,可使兩手柄另一端夾合;其特徵在於兩手柄各於一端並設有兩夾合緣,使壓合兩手柄的握持端時,可使夾合緣兩兩分別夾合。
本實用新型打包鉗中,在其兩手柄相對握持端的另端分設有一裁切部,使壓合兩手柄的握持端時,兩裁切部可形成剪合狀態。
另外,本實用新型打包鉗中,在其兩手柄的夾合緣面上設有凹凸紋。
附圖簡要說明
圖1為本實用新型打包鉗的立體分解圖;圖2為本實用新型打包鉗的組合外觀圖;圖3為本實用新型打包鉗的使用狀態圖;圖4為本實用新型打包鉗的固定彎體與繩索的結合圖;圖5為習用打包機的使用狀態圖。
請參看
圖1所示,本實用新型主要由兩手柄10、20相互樞接而成,其中一手柄10中央處設有突伸的凸緣14,可供套設彈性元件,本實用新型以壓縮彈簧30為例,一端設為握持端11,另端則設有兩並置且向一側突伸的夾合緣12,於該兩夾合緣12一側設有突伸的片狀裁切部13;另一手柄20中央處亦設有突伸的凸緣24,一端設為握持端21,另端則設有兩並置且向一側突伸的夾合緣22,於兩夾合緣22一側設有突伸的片狀裁切部23,可與裁切部13配合作剪切動作,其中,兩夾合緣22的間距較另兩夾合緣12為小,而在夾合緣22的端面上另設有一與夾合緣22反向突伸的卡緣25,另夾合緣22面上設有凹凸紋220,以增加夾緊的能力。
請配合參看
圖1、2所示,本實用新型組合時,先將兩手柄10、20一端貼合併穿設螺栓,使成樞動狀態,再於兩凸緣14、24間連設一壓縮彈簧30,即形成本實用新型打包鉗,此時,夾合緣12、22均為同一朝向,而若以該朝向為上,則手柄20恰貼設於手柄10上方,而且,卡緣25恰卡於裁切部13側邊,藉此可防止兩握持端11、21過於張開,以避免壓縮彈簧30由凸緣14、24處鬆脫。
請參看圖2、3所示,本實用新型使用時,先將繩索40捆繞於箱體上,使繩索40兩端穿繞於一剛性材質的固定彎體31上,請配合參看圖4所示,該固定彎體31兩端為自由端310,以便於繩索40的穿設與拆卸,再將繩索40貼於箱體部分適當處,即穿置於兩手柄10、20末端的兩夾合緣12、22間,並將繩索40的自由端41適當處,穿置於另兩夾合緣12、22間,再壓合兩握持端11、21,使兩組夾合緣12、22分別夾緊繩索40與自由端41,此時,以末端處的一組夾合緣12、22為定點而扳動握持端11、21,使另一組夾合緣12、22拉動自由端41,依此方式逐步操作,便可使繩索40束緊箱體;於束緊箱體後,鬆開握持端11、21即可使夾合緣12、22脫離繩索40,再將自由端41多餘部分置於兩裁切部13、23間,壓合握持端11、21,即可將該多餘部分裁斷,以增進打包後的美觀;而當欲打開箱體時,直接將繩索40由固定彎體31的自由端310扯下,即可使繩索40完全由箱體上鬆脫。
依上述本實用新型打包鉗的結構設計,具有下列幾點優點(1)兩手柄上並設兩夾合緣,使兩手柄樞接後可形成兩上下分離而可相互配合夾持的夾持部,當扳動握持端,可形成一簡單的槓桿動作方式,達到省力束緊繩索的目的。
(2)兩手柄上各設一裁切部,使兩握持端壓合時,兩裁切部可形成剪切狀態,達到裁斷繩索的目的,使本實用新型打包鉗兼具束緊與裁斷繩索的雙重功效。
(3)一手柄上設有突伸的卡緣,藉卡緣設於另一手柄上的裁切部,可防止兩握持端過於張開,以避免壓縮彈簧產生鬆脫現象。
(4)於夾合緣邊面上設有凹凸紋,藉此可增加夾合緣與繩索間摩擦力,以提高夾合緣的夾緊能力。
權利要求1.一種打包鉗,主要由兩手柄所樞接而成,在該兩手柄一端各形成握持端,並於兩握持端間連設一彈性元件,當壓合握持端,可使兩手柄另一端夾合;其特徵在於兩手柄各於一端並設有兩夾合緣,使壓合兩手柄的握持端時,夾合緣可兩兩分別夾合。
2.如權利要求1所述的打包鉗,其特徵在於兩手柄相對於握持端的另一端分設有一裁切部,使壓合兩手柄的握持端時,兩裁切部可形成剪合狀態。
3.如權利要求1所述的打包鉗,其特徵在於兩手柄的夾合緣面上設有凹凸紋。
專利摘要本實用新型涉及一種打包鉗,主要由兩手柄樞接而成,於手柄一端並設兩夾合緣,一側設一裁切部,另一手柄的一端同樣並設兩夾合緣,而一側亦設一裁切部,使兩手柄相互樞接,兩手柄的握持端間並連設一彈性元件,當兩者壓合時,其內夾緣可與外夾緣夾合,起打包繃緊繩索的作用,而兩裁切部亦可形成切合態樣,起切裁繩索的作用,可達到一體多用的目的。
文檔編號B65B13/28GK2102246SQ9122500
公開日1992年4月22日 申請日期1991年9月19日 優先權日1991年9月19日
發明者賴明德 申請人:賴明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