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種城市地下道路地面排風結構的製作方法
2023-07-16 23:39:46 1
專利名稱:一種城市地下道路地面排風結構的製作方法
技術領域:
本實用新型涉及城市地下道路領域,具體涉及一種城市地下道 路地面排風結構。
背景技術:
在城市中,尤其是大城市,由於交通矛盾日益突現,地下道路 成為發展的一個重要方向。當前的城市地下道路(隧道)項目,其 排風方式基本上都是高風井排風。而目前城市建設已日趨成熟,如 何在寸土寸金的城市內尋找可以建設高風井且不影響周圍建築的地 塊,是隧道建設的難題。且高風井結構冗重,與周圍環境不協調, 影響城市的美觀。
實用新型內容
本實用新型的目的在於提供一種城市地下道路地面排風結構, 可克服現有高風井的一些不足。
為了實現這一目的,本實用新型的技術方案如下 一種城市地 下道路地面排風結構,包括與地下道路連接的工作井,其特徵在於 工作井與機械風道連接,機械風道內設有排風機,機械風道頂部設 有由多個風口組成的風口群。機械風道頂部設有多個風口殼體,風 口殼體頂部設有風口,風口設有隔網或頂蓋,頂蓋與風口殼體之間 設有空隙。
本實用新型在道路中央地面綠化帶內設置地面風口群,採用機 械風道等量送風技術作多點均勻分散排放。本實用新型克服了高風 井的缺點,解決城市核心區域地下道路(隧道)工程風塔選址困 難。具有很強的實用性。
圖1為本實用新型的俯視圖
圖2為本實用新型的立面圖具體實施方式
一種城市地下道路地面排風結構,包括與地下道路l連接的工作
井2,工作井2的一端與地下道路1連接,工作並2的另一端與機械風 道4連接,機械風道4內設有排風機5,機械風道4頂部設有由多個風口6組成的風口群。 一般來說風口群中風口數量為10 50個。機械風 道頂部設有風口殼體7,風口殼體7上設有風口6,風口6設有隔網或 頂蓋8,頂蓋8設在風口上方,與風口殼體7之間設有空隙。
根據本實用新型的一個實施例,風口群位於地面綠化帶9內, 風口 6露出地面。
地面風口群中每個風口設隔網以阻隔高空落物,或設頂蓋,排 風從頂蓋與風口殼體之間的空隙處排出。頂蓋材料應選擇有一定的 強度,能承受人在其上面進行清洗,且該材料應為不燃材料,便於 清洗。頂蓋採用透明或半透明材料,採用納米技術鍍層的不燃玻 璃。採用納米技術鍍層的玻璃,在太陽光的作用下,具有自潔淨的 功能。根據本實用新型的實施例,
地面風口群採用在道路中央綠化帶內設置排風口群的方式,將 地下道路或隧道內的空氣經風機加壓後,經機械排風道由風口群排 出。為保證地下道路排風不汙染周圍建築物,對於地面風口群排放 進行流體力學計算和模擬。由於流體力學模擬等技術均為現有成熟 技術,故不詳細闡述。
本實用新型中的地下道路包括隧道。
權利要求1、一種城市地下道路地面排風結構,包括與地下道路連接的工作井,其特徵在於工作井與機械風道連接,機械風道內設有排風機,機械風道頂部設有由多個風口組成的風口群。
2、 如權利要求1所述的城市地下道路地面排風結構,其特徵在 於機械風道頂部設有風口殼體,風口殼體設有風口,風口設有隔網 或頂蓋,頂蓋與風口殼體之間設有空隙。
3、 如權利要求2所述的城市地下道路地面排風結構,其特徵在於頂蓋採用透明或半透明材料。
4、 如權利要求3所述的城市地下道路地面排風結構,其特徵在於頂蓋採用納米技術鍍層的不燃玻璃。
5、 如權利要求1至4中任一項所述的城市地下道路地面排風結 構,其特徵在於風口群位於地面綠化帶內,風口露出地面。
專利摘要本實用新型公開了一種城市地下道路地面排風結構,包括與地下道路連接的工作井,其特徵在於工作井與機械風道連接,機械風道內設有排風機,機械風道頂部設有由多個風口組成的風口群。本實用新型在道路中央地面綠化帶內設置地面風口群,採用機械風道等量送風技術作多點均勻分散排放。本實用新型克服了高風井的缺點,解決城市核心區域地下道路(隧道)工程風塔選址困難。具有很強的實用性。
文檔編號E21F1/00GK201318188SQ200820156969
公開日2009年9月30日 申請日期2008年12月11日 優先權日2008年12月11日
發明者丹 倪, 鈞 潘, 王恩丞, 董志周 申請人:上海市政工程設計研究總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