可攜式呼啦圈的製作方法
2023-07-16 20:21:16
專利名稱:可攜式呼啦圈的製作方法
技術領域:
呼啦圈是人們日常生活中一種鍛鍊身體、健康體魄的健美工具。
背景技術:
日常生活中,一般將呼啦圈設計為一個固定圓形圈,不能進行拆開分離,使用者攜帶起來十分不便,另外呼啦圈採用圓弧形設計,鍛鍊效果不是很好。
發明內容
為了克服現有技術缺點,本實用設計主要有四點 一是將呼啦圈分成若干段。
二是將呼啦圈內側設計若干個圓形突兀。
三是分段部分的銜接設計,基本上採用螺紋連接,但在最後一個接口採用卡栓式設計,即在首尾兩端只留半個圓柱體,並且在半個圓柱體上垂直設計三個凸形卡拴與凹形卡栓洞,它們成等邊三角形分布,其直徑為4mm左右,其長度根據圓形半徑而定,大約為圓形半徑的三分之二長。其它分段連接採用。
四是凹形卡栓洞內設計「v」形彈力鋼片,凸形卡拴前端設計為一個圓形擴大頭。
通過上述四點創新設計,具有以下四個優點,一是使用者可以自由分段拆卸呼啦圈,達到方便攜帶的目的。二是沒有改變連接端的形狀,不影響正常使用。三是最後連接口採用成等邊三角形分布的凸形卡拴與凹形卡栓洞,這樣可以使連接更加堅固,也方便拆卸。四是呼啦圈內側設計若干個圓形突兀可以加強按摩作用。
圖1、圖2、圖3、圖4與圖5為示意圖。其中1、呼啦圈,2、螺紋連接口,3、內側突兀點,4、卡栓連接口,5、連接螺紋,6、凹形卡栓洞,7、凸形卡拴,8、凹形卡栓洞內彈力鋼片。圖1表示本設計的呼啦圈,圖2表示連接口為螺紋連接口正視圖,圖3表示連接口為卡栓連接口的凸形卡拴與凹形卡栓洞俯視圖,圖4表示連接口為卡栓連接口的凸形卡拴與凹形卡栓洞正視圖。圖5表示凸形卡拴與凹形卡栓洞設計正視圖。
具體實施方式
1、安裝時首先將螺紋接口(2)的每一段首尾用連接螺紋(5)擰緊連接,然後將最後一個接口處凸形卡拴(7)對應按入凹形卡栓洞(6),就形成一個圓形呼啦圈(1)。
2、拆卸時首先將最後一個接口處凸形卡拴(7)從凹形卡栓洞(6)拆出,然後依次將螺紋接口(2)擰開即可全部分段拆開呼啦圈(1)。
權利要求本設計的一種可攜式呼拉圈(1),其主要技術特徵是將呼拉圈分段拆開分離,分離銜接採用連接螺紋(5)連接,僅最後一個連接口採取兩端只留半個圓柱體,並且在半個圓柱體上垂直設計三個等邊三角形分布的凸形卡拴(7)與凹形卡栓洞(6),凹形卡栓洞內設計「v」形彈力鋼片(8),凸形卡拴前端設計為圓形擴大頭,並且在呼啦圈內側設計若干個圓形突兀(3)。
專利摘要該實用新型專利為可攜式呼拉圈。屬於人們日常生活中一種健美工具。本創新設計主要是將呼拉圈分段拆開分離,分離銜接採用螺紋連接,只是最後一個連接口採用等邊三角形分布的凸形卡拴與凹形卡栓洞,凹形卡栓洞內設計「v」形彈力鋼片,凸形卡拴前端設計為一個圓形擴大頭。另外將呼啦圈內側設計若干個圓形突兀。根據上述設計方案設計出來的呼拉圈能進行自由組合拆卸,堅固耐用,解決了呼拉圈攜帶不便、鍛鍊效果不佳的問題。
文檔編號A63B19/02GK201154169SQ20072010511
公開日2008年11月26日 申請日期2007年10月29日 優先權日2007年10月29日
發明者王繼華 申請人:王繼華, 鄒 英, 楊 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