十部電影老男孩(魏明老男孩大電影夢)
2023-07-14 07:01:58 5
十部電影老男孩?2010年,國內最火的影像不是大銀幕,在優酷,叫《老男孩》跟著《老男孩》火的是筷子兄弟、那首也叫《老男孩》的歌、雪佛蘭那個潤物細無聲的植入廣告,接下來我們就來聊聊關於十部電影老男孩?以下內容大家不妨參考一二希望能幫到您!

十部電影老男孩
2010年,國內最火的影像不是大銀幕,在優酷,叫《老男孩》。跟著《老男孩》火的是筷子兄弟、那首也叫《老男孩》的歌、雪佛蘭那個潤物細無聲的植入廣告。
還有微電影。
《老男孩》肯定不是第一部微電影,但一定是第一部讓微電影登堂入室的微電影。自打《老男孩》在優酷創造了近乎天文數字的播放量後,人們終於發現大眾們的「影像」原來不一定非要在大銀幕。微電影,是一個新的,有無限潛力的市場,尤其是彼時已經開始為了版權內容砸下血本的視頻網站們,微電影之於它們,是能夠自己掌控內容的新領域。
於是,微電影開始蓬勃發展。但到了2013年,不少圈裡人反而對微電影有點失望,覺得在《老男孩》之後,微電影始終在一個雷聲大雨點小的尷尬狀態,就如某次業內的微電影論壇,臺上,製作人興奮地表示「我們拍攝前就已經把成本收回來了」(企業贊助,回報是植入廣告),臺下,有專家小聲說:如果一直就是個加長廣告片,那遲早自己把自己作死。得有新玩法。
大銀幕是最容易想到的「新」玩法:微電影曾經以傳統電影顛覆者的姿態出現,但終歸還是要回到大銀幕站著掙錢。就像在那次微電影論壇,主持人興奮地透露某導演某一部非常火爆的微電影正在計劃藉助網絡巨大的人氣拍攝大電影,不過不久後那個寄託著厚望的夢想因為導演又一次涉毒破碎掉了。
時也好,命也好,7月7日,慈雲寺耀萊成龍影城,印著優酷出品的廣告牌擺放在7號廳外,上面寫著生產影像,還有夢想——大電影《老男孩》在這裡點映,讓微電影走上大銀幕的任務終歸還是由那波四年前「捧」紅了微電影的人們去完成。看著是命,但總有些細小的東西敦促命運發生:媒體群訪時,優酷總裁魏明上來就將了媒體一軍:「上次老男孩電影發布會時你們哪些媒體在啊?那時候我記得可是聊過很多關於網際網路和大數據的東西。」——很有在公開場合看得到魏明這麼活躍,興奮;點映結束的互動環節時,工作人員為了節約時間把影片最後的字幕掐掉,導演肖央上來就說這樣不好,我們要記住和感謝那些辛苦的幕後人員——話雖不太給工作人員面子,但你看得到他對電影的期待、投入和真誠;
看完點映,我的結論是:比期待要高;有瑕疵;要支持。
坦率的說,比期待高的原因是,我事先對《老男孩》大電影的期待不太高。
今年1月,我參加了影片出品方(優酷、樂視影業)聯合舉辦的《老男孩》大電影發布會,並且觀看了一段預告片。預告片懸念十足,筷子兄弟時而屌絲、時而武林高手;槍戰、武打、情色、血腥、暴力等元素應有盡有;同時還有對李小龍、黑客帝國這些電影前輩的致敬橋段。唯獨《老男孩》微電影賴以成功的情懷和夢想沒那麼突出。
當時,我很擔心。因為從預告片看,《老男孩》大電影弄不好有點走B級cult電影的傾向,向前輩電影借鑑的橋段說好聽了是致敬或者惡搞,但處理不好也可能落到個山寨的罵名。會後採訪時,優酷總裁魏明告訴媒體這不但是一部從網際網路視頻走向大銀幕的電影,還會是一部結合大數據,以純粹網際網路精神,甚至根據消費者需求反向生產的電影——後來,在7月7日的採訪裡,儒意影業(影片出品方之一)製片人柯利明告訴媒體,電影製作人的圈子可能很小,但優酷和樂視輻射的人群很大,三方曾經就影片的諸多元素展開過多次討論,比如到底要不要沿用肖大寶和王小帥;到底應該安插多少武打和愛情元素,甚至在什麼地方安插(指導劇本),很多意見都是基於網友的反饋做出的。
不過聽完後,我有點更擔心了:我一直認為,先不說大數據理論到底在技術層面能夠實現多少,只說電影本身,作為一個創意產品,是需要帶點創作者本身B格的東西,因為大數據和所謂圍繞客戶需求生產的反面,其實就是市場化和商業化,一部叫好又叫坐的電影通常都是商業和藝術之間的平衡,或者說製作方個人表達和消費者需求的平衡。偏向哪邊都不好,所以看到預告片後,我有點擔心《老男孩》大電影為了商業化跑偏了。
但同時我又很理解。因為畢竟微電影和大電影還是兩種完全不同的藝術形式。《老男孩》微電影成功的要素就是情懷、懷舊、夢想,在接近半個小時的情緒醞釀後,把觀眾一下帶到《老男孩》歌曲的意境裡,讓情緒奔湧而出,這是微電影的玩法,但是在買票入場的觀眾的注意力高度集中的狀態下,讓他們滿意無尿點地度過2個小時,沒有更多技巧和商業上的元素是不行的,畢竟你不能讓觀眾跑到電影院裡就看到一部加長版MV。
就是帶著這樣一個比較複雜的情緒,我看完了《老男孩》電影點映。
簡單說幾點感想,畢竟大多數人應該還沒看過電影,儘量不過多劇透:
1、 老男孩微電影用懷舊和夢想醞釀出了一首生命力可能比電影更強的歌曲,很文藝;老男孩大電影在上映前捧紅了一首神曲小蘋果,很廣場舞,但的確是一個非常好的基於網際網路的營銷方式。同樣是老男孩的魏明很驕傲地告訴媒體:《老男孩猛龍過江》是第一部網際網路電影,這是視頻網絡一步步發展到現在的結果——它是完全成長與網際網路的一個IP,從研發、宣傳、製作、投資,到三家(優酷、儒意、樂視影業)合作都體現了網際網路精神。我們仍然尊重電影工業本身的工藝和製作的一些流程和技巧,但我們為電影從生產到發行增加了很多很多的網際網路元素。未來的電影觀眾和網際網路觀眾是會有越來越多的交叉的地方,我們願意用網際網路電影概念開啟一些新的中國電影探索的方向和路子。
2、 影片開始大概有10分鐘時間是對老男孩微電影的回顧與致敬。之後比較乾脆地進入了一個全新的故事和故事架構表演方式。
3、 老男孩微電影的三個元素裡,情懷和懷舊的份量要超過夢想;老男孩大電影裡,夢想的份量第一,情懷和懷舊被一些其他的元素,比如黑色幽默,甚至冷酷的成人童話衝淡。我的理解是基於商業和給觀眾提供新鮮體驗的考量。
4、 電影多次毫不掩飾、直白地和觀眾輸出夢想和情感,雖然有的橋段稍微有點生硬、直接和心靈雞湯,但一些細節的設置(比如和父親對話的反轉)把這些可能造成負面體驗的元素衝淡了,這可以點個讚,雖然明顯是為了討好觀眾,但算是比較用心和機智的討好。
5、 故事有點荒誕,但劇本算用心,基本可以自圓其說。這次我需要強調一個觀點,所謂合格的商業電影的劇本,其實並不是故事本身是否經得起推敲,比如現實裡黑幫不會那麼弱智之類的,而是整個故事發展中,在兩個小時之內,故事的起承轉合和前後鋪墊是不是都做到了,讓觀眾覺得有些情節的發生不會突兀。舉個簡單的例子,在影片前面,肖大寶的女朋友說泡麵好吃,這樣在之後美國久別重逢時,肖大寶拿出方便麵的劇情就不那麼突兀,觀眾也會對方便麵品牌的植入不那麼反感。而這個很需要編劇和導演下功夫,但又不那麼容易察覺,從這個角度,《老男孩》還不錯。
6、 和微電影一樣,大電影裡的雪佛蘭植入依然比較克制。
所以,總體而言,大電影要比我預期的好,但有瑕疵的是,稍微有點擰——在點映結束時,我問肖央導演為什麼結局沒有交代王小帥和老婆的故事?因為按照這種尋夢失敗的電影的邏輯,結尾一般會給一個家庭溫馨和睦原來真愛和夢想在身邊的結局,肖央導演的回答是:結局是他們離婚了,但是覺得這個情節比較殘酷,所以在最後的歌詞裡隱晦的表達了。
我不認為肖央導演說全了。我的觀點是,前面為了強烈的劇情衝突(強烈劇情衝突的目的自然是賣票),導致結尾有點難收場:王小帥被外國女人潛規則並且照片被老婆看到了的事兒(這個部分的價值是情色和戲劇性衝突)導致家庭很難繼續下去,但如果直接說離婚,前面為了營造氣氛,設計的王小帥和孩子離別的時候情節又確實讓離婚太殘酷了。
這就是我為什麼說電影稍微有點擰的原因,其實就是製作方的情懷和市場博弈的結果,但我覺得可以接受,畢竟在7月這個變形金剛見誰滅誰的檔期裡,票房真的不容有失——這部電影承載了太多的東西,往小裡說,筷子兄弟進入電影圈主流視野的敲門磚;往大裡說,是微電影這個基於網際網路的產品,能不能擺脫加長版廣告的陰影,以一個全新的方式顛覆電影生產製作方式,讓更多的草根有機會通過一個新渠道實現夢想的試金石。
當然,還有優酷。從今年開始,許多電影片頭的出品方已經多了這樣一個名字:合一信息技術(北京)有限公司——這是優酷的註冊公司。從今年開始,優酷的高官們已經開始在各個場合「推銷」這個名字,他們希望網友們對優酷的認識,除了那個視頻網站,還有影視出版公司,這是優酷嘗試在電影產業鏈上遊有所作為,實現優酷軟「院線」生態的重要策略。而過去,優酷出品的許多電影,其實都只是以營銷資源所做的置換,而《老男孩》是真正在優酷起家,又被優酷投資(並且有票房分成)推送給觀眾的大電影。所以,優酷對老男孩期待之高,可想而知。
在《老男孩》7月7日點映前,發布會結束時,魏明問助理:我今晚上被安排在哪個影院看點映?他應該已經看過多次,他的臉上真的帶著一些小期待和小緊張。
(原文刊登於二十一世紀商業評論weixin21cbr,有增改)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