避震彈簧拆裝器的製作方法
2023-07-13 23:37:06 1
專利名稱:避震彈簧拆裝器的製作方法
技術領域:
本實用新型屬於彈簧拆裝工具,具體涉及一種用於拆裝更換輕型汽車液壓避震彈簧的專用裝置。
目前,用於拆裝更換輕型汽車液壓避震彈簧的裝置大致有兩種,一種採用槓桿迴轉壓縮避震彈簧,其佔用空間較大,使用不太安全;另一種採用帶有左、右螺紋的兩根旋轉絲槓,通過兩側卡爪交替壓縮避震彈簧,該設備體積小,製造成本低,但是操作不太方便。
本實用新型的目的是針對現有技術中存在的不足,提供一種結構簡單緊湊,操作安全方便,製造成本低廉的避震彈簧拆裝器。
本實用新型的技術解決方案是避震彈簧拆裝器包括固定支架、浮動支架、升降支架三部分。固定支架由底座、橫梁、左右立柱連接而成;浮動支架由擺動杆、左右套筒、左右滑槽、左右卡爪組成,左右套筒套裝在左右立柱上,套筒上端與擺動杆兩端滑動鉸接,擺動杆中心通過銷軸與橫梁固定鉸接,左右滑槽固定在左右套筒的下部,左右卡爪通過U型板套裝在左右滑槽內的套筒上;升降支架由左右滑動套筒、兩個V型夾緊塊組成,滑動套筒套裝在左右立柱上,其中一個V型夾緊塊的兩側與左右滑動套筒上端的支承板固定連接,夾緊塊兩端設置有擺動軸,通過擺動軸與另一V型夾緊塊連接,滑動套筒下端的支承板由連接板連為一體,剪式千斤頂固定在底座上。
工作時,由兩個V型夾緊塊夾住液壓避震軸頸,通過浮動支架的擺動杆和左右滑槽調整卡爪的高低及左右位置,卡緊彈簧;通過千斤頂帶動升降支架壓縮彈簧,實現避震彈簧的拆卸和裝配。
本實用新型與現有設備相比,結構簡單,操作安全方便,製作成本低,適用範圍廣,可用於不同輕型汽車避震彈簧的拆卸和裝配。
以下結合附圖進一步詳細說明本實用新型
圖1為避震彈簧拆裝器結構示意圖;圖2為
圖1的A-A視圖;圖3為
圖1的B向視圖。
其中1、橫梁 2、銷軸 3、擺動杆 4、固定銷 5、調節孔 6、套筒 7、卡爪 8、滑槽 9、立柱 10、蝶形螺母 11、支承板 12、連接板 13、套筒 14、支承板 15、千斤頂 16、底座 17、銷軸 18、連接塊 19、U形板 20、V型夾緊塊 21、擺動軸 22、V型夾緊塊23、凹槽如
圖1所示,固定支架由底座16、橫梁1、左右立柱9連接為一體。浮動支架設置在固定支架上部,升降支架設置在固定支架下部。浮動支架的左右套筒6套裝在左右立柱9上,套筒6的上端部設有固定銷4,套筒6的下端部分別固定有左右滑槽8;擺動杆3的中心通過銷軸2與橫梁1固定鉸接,擺動杆3的兩端設有調節孔5,套筒6上端的固定銷4可在調節孔5內左右滑動;套筒6下端的左右滑槽8內設置有U型板19,U型板19套裝在滑槽8內的套筒上,左右卡爪7通過銷軸17與U型板19上的連接塊18鉸接。
上述卡爪7可以在滑槽8內伸縮,可以繞銷軸17擺動,亦可以隨浮動支架的升降在高度方向上上下浮動。壓縮彈簧時,卡爪7可隨彈簧螺旋升角的變化而變化,避免卡爪滑脫,保持彈簧平衡,可以滿足不同彈簧直徑和節距使用。
升降支架的左右滑動套筒13套裝在左右立柱9上,其中一個V型夾緊塊20的兩側與左右滑動套簡上端的支承板11固定連接,夾緊塊20兩端設置有擺動軸21,另一個V型夾緊塊22兩側設有凹槽23,使用時,將擺動軸21置於凹槽23內,通過蝶形螺母10緊固,兩個V型夾緊塊同時卡住液壓避震軸頸,連接非常方便,可以適應不同直徑的液壓避震軸。滑動套筒13下端的支承板14由連接板12連為一體,剪式千斤頂15固定在底座16上,由千斤頂為升降支架提供動力。
權利要求1.一種避震彈簧拆裝器,其特徵在於包括固定支架、浮動支架、升降支架三部分,固定支架由底座、橫梁、左右立柱連接而成;浮動支架由擺動杆、左右套筒、左右滑槽、左右卡爪組成,左右套筒套裝在左右立柱上,套筒上端與擺動杆兩端滑動鉸接,擺動杆中心通過銷軸與橫梁固定鉸接,左右滑槽固定在左右套筒的下部,左右卡爪與U型板連接,U型板套裝在左右滑槽內的套筒上;升降支架由左右滑動套筒、兩個V型夾緊塊組成,滑動套筒套裝在左右立柱上,其中一個V型夾緊塊的兩側與左右滑動套筒上端的支承板固定連接,夾緊塊兩端設置有擺動軸,通過擺動軸與另一V型夾緊塊連接,滑動套筒下端的支承板由連接板連為一體,剪式千斤頂固定在底座上。
2.根據權利要求1所述的避震彈簧拆裝器,其特徵在於左右卡爪通過銷軸與U型板上的連接塊鉸接。
專利摘要一種避震彈簧拆裝器包括固定支架、浮動支架、升降支架三部分。固定支架由底座、橫梁、左右立柱連接而成;浮動支架由擺動杆、左右套筒、左右滑槽、左右卡爪組成;升降支架由左右滑動套筒、兩個V型夾緊塊組成。工作時,由V型夾緊塊夾住液壓避震軸頸,卡爪卡緊彈簧,通過千斤頂帶動升降支架壓縮彈簧,實現避震彈簧的拆裝。本實用新型結構簡單,操作安全方便,製作成本低,適用範圍廣,可用於不同輕型汽車避震彈簧的拆卸和裝配。
文檔編號B25B27/02GK2417967SQ0020533
公開日2001年2月7日 申請日期2000年3月14日 優先權日2000年3月14日
發明者苗瑞平, 魏文雲 申請人:經緯機械(集團)通用機械有限公司