鶴唳華亭結局是不是改了(鶴唳華亭大結局最重的懲罰不是死亡是誅心)
2023-07-14 02:46:44 1
《鶴唳華亭》自悄悄開播到現在已經大結局,身為男主的蕭定權連個主角光環都沒有,天天被虐,處處被虐,「最慘男主」的稱號非他莫屬,追劇的小夥伴們被這部劇可是虐的不輕,從前追劇從沒有哪部劇是從頭虐到尾的,《鶴唳華亭》打破了以往對劇的所有認知,在虐的道路上一去不返。
《鶴唳華亭》終於大結局了,反派人物代表中書令李柏舟在中途被太子蕭定權都敗,被抄家滅族;蕭定棠被降爵發配到藩地,終身不得回京;張陸正被判死刑,兒子張紹昀充軍;該劇的最後一集中皇帝、趙貴妃現在的趙皇后和張陸正都說過兩個字--報應,原來最重的懲罰不是死亡而是誅心,一起來看一下。
皇帝皇帝在這部劇中太不討喜,對自己的太子處處猜忌,他從未給過太子父愛,他把對顧家的忌憚對顧皇后的怨恨都轉移到了太子的身上,太子成為了他的發洩口,所以太子從小到大的生活戰戰兢兢、如履薄冰,每次給太子一個甜棗的結果就是太子要受更大的罪,失去更多親近之人,童謠案中皇帝認定是太子主使,最終真相是蕭定棠才是主謀,太子問皇帝怎麼處置犯了謀逆大罪的蕭定棠,他希望皇帝能依國法、家法處置,皇帝有心相護,太子和皇帝說:「臣也有無法割捨之人無法割捨之事,但臣已經決斷過了,現在輪到君父了」,太子走後皇帝感嘆--報應
皇帝的報應就是他終於發現原來太子蕭定棠才是他所有兒子中最像自己的人,只不過當初被一些人天天在身邊說太子像他舅舅,所以聽的多了也就信了,如今他才認清,可恨自己這麼多年從未對太子有過信任,現在在太子和蕭定棠這兩個兒子中他要做一個決斷,怎麼選擇都他來說都是要失去父子情的,所以這當真是對他的報應。
趙貴妃在劇中也是個反派角色,她了解皇帝,了解太子,適時就會來一波助攻來對太子落井下石,她雖然被封后,看似風光的表面其實也是因為皇帝要蕭定棠和太子相護掣肘,蕭定權有顧家軍權在手,所以皇帝只能抬高趙貴妃的位置來變相抬高蕭定棠的身份。
大結局的時候趙貴妃在宮門想要見兒子蕭定棠最後一面卻被阻止(蕭定棠被降爵發配到藩地,終身不得回京,這一見就是最後一面,這輩子都不能再見),她質問當娘的相見兒子最後一面都不行嗎,這規矩是誰定的?蕭定權從後面走來說:「聖旨、宮規和我」這時候趙貴妃說了兩個字--報應,當年蕭定權想見自己的母親最後一面卻被攔在宮門外,當終於踏進宮門後卻已經晚了,終究還是沒能見到,帝後離心的原因是因為愍太子,之後趙貴妃被納為妾專寵多年,耳邊風肯定沒少吹,這次終於輪到自己頭上了,對於趙貴妃來說,母子分離就是最大的懲罰,在宮裡丈夫靠不住,能依靠的只有兒子,而她最愛的就是她的大兒子,當宮門關上的那一刻她跪倒在宮門前哭泣說:「你走了,皇宮就只是宮,不再是家了」
張陸正、陸英同屬盧尚書的學生,但盧尚書對張陸正和陸英的評價卻是不同的,盧尚書希望陸英在他離開後可以成為清流的領袖,而對張陸正的評價即是人盡可君,張陸正在之後的所作所為也卻是印證的老師給的四字評語,薑還是老的辣,老師的眼睛就是毒。
結局中張陸正因私心殺陸英被問罪,這件事的起因是陸文昔替太子蕭定權傳信和口諭,但看到蕭定權為保親人竟要將父親陸英的冤案做實,所以她假傳太子口諭,叫張陸正自行認罪,之後陸文昔也卷了進來,太子為救陸文昔告訴張陸正的女兒,叫張陸正翻供,想想女兒以後的處境,用保護女兒的心救陸文昔,張陸正非常不理解陸文昔到底是何身份,為何能得太子如此,雖然沒有講出來,但當張陸正說了報應二字的時候他應當是知道真相了,是他的自私害死了陸英,今日也是他來救陸英的女兒。
這部劇的結局三人同時說出了報應二字,對於這三個人來講現在的結果對於他們就是最重的懲罰,父子情分已斷,母子永無再見之日,用自己的命來換取被自己冤殺之人的女兒,所以說有時候死亡並不是最重的懲罰,死有時候更是一種解脫,但誅心之痛卻會伴隨一生,午夜夢回時想想現在的處境和曾經的所作所為,怕是餘生不得安穩了。
文章原創,喜歡就關注我吧!
(圖片來源於網絡)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