對開式薄壁內套拉撥器的製作方法
2023-07-07 02:20:16 1
專利名稱:對開式薄壁內套拉撥器的製作方法
技術領域:
本實用新型涉及一種能無損傷快速拆卸薄壁內套的工具,尤其適用於 野外及狹小空間及高空等的作業場合。
背景技術:
在機械設備的轉動部位,為了減小軸與孔內壁間的磨損,大量使用了 薄壁內套將其兩者加以隔離。目前,對這種薄壁內套的更新拆卸無外乎兩 種方式, 一是採用衝頭分別從軸孔兩側直接將軸套投出,這種方法不僅是 內套的報廢性拆除,在拆除過程中往往造成孔內壁的劃傷,而且對於盲孔 用內套的拆卸更是無能為力。二是使用由專業廠家配套提供的液壓拉拔工 具,但這些專用工具一般體積大、結構複雜、攜帶不便,不適合野外以及 狹小空間和高空作業。 發明內容
本實用新型的目的是提供一種結構簡單,攜帶方便,不會對內套和孔 內壁造成任何損傷的,適用於狹小空間及高空作業的對開式薄壁內套拉拔
祖
益o
本實用新型的技術方案是由螺母、推力軸承、定位蓋、空心套、絲 筒、墊片、脹瓣、螺旋彈簧、主軸構成的對開式薄壁半軸內套拉撥器;帶
有底座和凸臺的主軸上套有脹瓣,脹瓣上設有螺旋彈簧,墊片、絲筒、空 心套、定位蓋、推力軸承依次裝在主軸上,螺母旋在主軸的前端。該專用 工具依據彈簧的伸縮原理,利用對開式脹瓣在臺階軸上移動所引起的直徑 變化,在主軸絲杆上螺母旋轉時產生的拉拔力作用下,實現薄壁內套的無 損快速拆卸。
本實用新型的效果是,輕便小巧、便於攜帶,適於野外、狹小空間以 及高空作業,拉拔過程動作平緩,用力均勻,不會對內套及孔內壁造成任何損傷,實現內套的二次利用。
圖l為本實用新型的總裝圖。
圖2為本實用新型的使用狀態圖I。
圖3為本實用新型的使用狀態圖II。 圖4為圖1的A-A剖視圖。 圖5為圖2的B-B剖視圖。
具體實施方式
圖1中,主軸9上的底座端面要確保與主軸9垂直。主軸9的變徑處 需與脹瓣7內孔精確配合,要保證脹瓣7能從主軸9的小徑平滑過渡到大 徑上。環形螺旋彈簧8將兩個半圓形脹瓣7纏繞成盤狀後套到主軸9上, 螺旋彈簧8的彈性係數及彈簧長度要使其張力保持在適當的範圍。空心套 4為成套系列部件,可根據內套10安裝孔的不同直徑和安裝深度選擇相 應直徑和長度的空心套。
使用時,如圖2所示,首先將由環形螺旋彈簧8纏繞成盤狀的脹瓣7 套到主軸9上,然後將主軸9的底座連同脹瓣7—起插入內套10中,並 且保證脹瓣7越過內套10。並通過墊片6壓迫脹瓣7從主軸9的小徑過 渡到的大徑端。此時彈簧8拉伸,脹瓣7脹開成圓形,與內套10端面完 全接觸。在主軸9上套上空心套4,使其與內套裝配孔端面緊密接觸,在 空心套4外側蓋上定位蓋3,放上推力軸承2後,旋動壓緊螺母l拉拔主 軸9,主軸9的底座將拉力傳遞到脹瓣7上,脹瓣7帶動內套10外移, 如圖3所示,達到拆卸內套的目的。
圖4為對開式脹瓣安裝過程中處於主軸9小徑時的剖視圖,兩瓣合起 來後橢圓孔的短徑應與主軸9的小徑相同。圖5為對開式脹瓣拉拔薄壁內 套時處於主軸9大徑時的剖視圖,其孔的直徑應與主軸9的大徑相同。
權利要求1、一種對開式薄壁內套拉撥器,其特徵是由螺母(1)、推力軸承(2)、定位蓋(3)、空心套(4)、絲筒(5)、墊片(6)、脹瓣(7)、螺旋彈簧(8)、主軸(9)構成;帶有底座和凸臺的主軸(9)上套有脹瓣(7),脹瓣(7)上設有螺旋彈簧(8),墊片(6)、絲筒(5)、空心套(4)、定位蓋(3)、推力軸承(2)依次裝在主軸(9)上,螺母(1)旋在主軸(9)的前端。
專利摘要本實用新型公開了一種對開式薄壁內套拉撥器。由定位蓋(3)、空心套(4)、絲筒(5)、脹瓣(7)、主軸(9)等構成。帶有底座和凸臺的主軸(9)上套有脹瓣(7),脹瓣(7)上設有螺旋彈簧(8),墊片(6)、絲筒(5)、空心套(4)、定位蓋(3)、推力軸承(2)依次裝在主軸(9)上,螺母(1)旋在主軸(9)的前端。採用本實用新型,不僅拉拔過程動作平緩,用力均勻,不會對內套(10)及孔內壁造成任何損傷,實現內套的二次利用,而且具有結構簡單、攜帶方便、適於野外、狹小空間以及高空作業等特點。
文檔編號B25B27/02GK201128136SQ20072003058
公開日2008年10月8日 申請日期2007年12月26日 優先權日2007年12月26日
發明者劉海濱, 葉近茂, 宮治國, 泳 慄, 畢延峰, 王玉山, 艾獻忠, 賈萬裡, 賈愛軍 申請人:泰安市泰山索道運營中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