趙韓魏瓜分晉國是哪個時期(韓趙魏三家分晉後)
2023-07-07 08:37:03 1
自古以來,亡國之君被不會有太好的下場。作為晉國的末代國君,晉靜公也是一樣。其實晉國在春秋時期的發展勢頭很好,在晉文公時期還成為春秋五霸之一。晉文公之後,晉襄公接霸,晉景公失霸,到了晉文公玄孫晉悼公那一代時又復霸中原。可以這麼說,整個春秋時期,都是晉國在替周天子行使王道。而晉國也成了諸侯國中主最擁有話語權的盟主。
那晉國是如何一步步衰落的呢?此事與晉文公的父親晉獻公有很大的關係。晉獻公五年,晉獻公在攻打驪戎時得到一個美女,此女名為驪姬。驪姬年輕貌美、風流嫵媚,沒多久就把晉獻公迷得五迷三道。後來在驪姬的建議下,晉獻公疏遠了三個兒子太子申生、公子重耳和公子夷吾,還想改立驪姬的兒子奚齊為太子。
晉獻公十六年,晉獻公先後滅亡了晉國附近的霍國、魏國和耿國。並把耿國賜給趙夙,把魏國賜給畢萬,為三家分晉埋下隱患。後來驪姬設計讓太子申生自殺,又打算誘騙重耳和夷吾前來。重耳和夷吾收到消息,紛紛出逃。晉獻公為此大怒,不再重用公族,而是啟用了很多異姓大臣。晉獻公病逝後,晉文公打敗公子夷吾,回國繼承了王位。因為晉文公是在很多下層官吏的支持下才當上了國君,所以他也大力提拔一些公卿大夫,當時稱為「六卿制度。」
隨著時間的流逝,晉國國內的卿族勢力與日俱增,在晉靈公時期發生了趙盾弒君,在晉厲公時期發生了欒書、中行偃弒君。當然,這些卿族也不是鐵板一塊,他們之際也彼此攻擊。經過一番弱肉強食的較量,晉國六大卿族終於變成了四大卿族。範吉射、中行寅被趕出了晉國封地,剩智伯與趙鞅、韓不信、魏侈互相爭奪。後來因為知伯立晉哀公有功,所以智氏在晉國開始一家獨大。趙襄子、韓康子、魏桓子看不慣智氏的囂張,三家聯手吞掉了智氏的地盤。
公元前443年,晉國除了絳、曲沃兩邑外,其餘土地都落入了韓、趙、魏三族的手中,晉國已經名存實亡。公元前403年,周威烈王賜封韓國、魏國和趙國,正式承認了三家的諸侯身份。三家分晉後,晉國最後一位國君晉靜公就像禮物一樣被三家搶來搶去。他先是被趙成侯、韓懿侯遷到了魏國屯留,然後韓國攻取屯留,又把晉靜公安置到了端氏。最後趙國攻取端氏,又把晉靜公送回屯留。等晉景公被廢為平民後,侍奉他的韓姬又趁機要了他的命。晉景公的死亡,意味著晉國時代的徹底終結。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