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國十大油菜花海之湖北荊門
2023-07-06 21:05:29 1
經歷冬天的寒冷,春天慢慢的向我們走來。春天不僅給我們了溫暖,也給大地萬物帶來的生機。說到萬物復甦不得不得提到油菜花開滿山偏野都是金黃色,花香更是撲鼻而來,簡直是人間的一道仙境。那麼,接下來就讓我們跟著城市文化一起來了解下中國十大油菜花海之湖北荊門。
湖北荊門
荊門,位於「中部之中」,江漢平原,素有「荊楚門戶」之稱。荊門東接大洪山之毓秀,北枕荊山之靈脈,南擁江漢平原之富庶,山川秀美,人傑地靈,物產豐富,境內北部層巒疊翠,中部崗嶺起伏,南部沃野舒展,山區、丘陵、平原、湖區地形兼具、優勢兼得。荊門四季分明,氣候溫暖,日照充足,雨量充沛,無霜期長,為亞熱帶溫暖季風型氣候,十分有利於農作物長。荊楚大地美如畫,最是荊門油菜花。
三月春風吹拂,「中國農谷」荊門180萬畝的肥沃原野上,一片燦爛的金黃。蜂蝶飛舞,白牆黛瓦,掩映花間,農人扶犁,狗吠舍前,形成了一幅鄉村水墨山水畫卷。荊門沙洋市是全市油菜種連片面積最大的地區,約80萬畝,已成為名聞遐邇的賞花踏春勝地。
荊門簡介:
荊門,湖北省地級市,鄂中區域性中心城市,素有「荊楚門戶」之稱,位於湖北省中部,漢江中下遊,北接襄陽市和隨州市,西靠宜昌市,東臨孝感市,南分別與荊州市、潛江市、天門市接壤,介於東經111°51′-113°29′,北緯30°32′-31°36′之間。
荊門在夏商時屬荊州之域,西周分屬權國、鄀國,春秋戰國屬楚,漢置當陽縣,唐立荊門縣,宋建荊門軍,元設荊門府,明復荊門縣,清為荊門直隸州,民國降州為縣,新中國成立後續為荊門縣。1979年,分設荊門縣、荊門市。1983年,荊門縣與荊門市合併升為地級荊門市。
荊門市版圖總面積1.24萬平方千米,截至2016年末,下轄2個市轄區、2個縣,代管1個縣級市,全市總人口340萬人。2016年,荊門市實現地區生產總值1521.00億元,比2015年增長8.5%。
荊門東、西、北三面高,中、南部低,呈向南敞開形,兼有低山坳谷區、丘崗衝溝區和平原湖區;屬北亞熱帶季風氣候,四季分明,雨熱同期,過境河流主要有漢江、漳河和富水河。
荊門是湖北省歷史文化名城,也是中國優秀旅遊城市,境內有世界文化遺產——明顯陵,以及楚漢古墓群、屈家嶺文化遺址等文化古蹟,誕生了朱厚熜、老萊子、宋玉、莫愁女等一批歷史名人,留下了「陽春白雪」、「下裡巴人」等歷史典故。
荊門市東、西、北三面高,中、南部低,呈向南敞開形,兼有低山坳谷區、丘崗衝溝區和平原湖區。東北部的鐘祥、京山大部分地域地處大洪山南麓,地質特徵為褶皺斷塊山地,主要由古生界、中生界碳酸鹽巖、碎屑巖以及元古界變質巖構成,形成低山或丘陵。最高點為鍾祥市客店鎮的齋公巖,海拔1050米;西北部的東寶區地域是由大巴山東延至保康、南漳的荊山,海拔降至1000米以下,山文線由東西轉為北西至東南,蜿延形成荊山餘脈,主要由二疊三疊紀石灰巖組成,形成坳谷、衝溝分割起伏和緩的低山、丘陵或崗地。
中、南部漢江兩岸的鐘祥市、京山縣部分和沙洋縣大部分地域,主要分布於新生代沉降盆地之中,由於江河衝積和湖泊淤積,形成平原湖區。最低點為沙洋縣境內的長湖湖底和京山縣永隆鎮潘家灣河床,海拔27米。