周星馳電影的魅力(周星馳電影的粵語文化)
2023-07-22 20:03:03 3
周星馳和他的喜劇作為香港80—90年代電影的一個標誌,同時也是香港港產片「反攻大陸」的一員猛將。但大陸和香港有比較大的語言文化差距,國語難以體會粵語的精妙,所以石斑魚的配音令到不少大陸星迷覺得「星爺」粵語原音不如石斑魚配的好,是因為對白被國語給簡化了。
不懂粵語,只能看懂星爺電影的70%,星爺喜劇裡面不但是逗樂搞笑,更是香港、粵語文化的一個寶庫,星爺作品的草根文化不單單在角色上,還在對白上,到處可見的低層人士的用於,黑社會暗語,俚語等等。
現在我就帶大家來個星爺粵語電影深度遊。讓大家重新了解星爺電影究竟真面目是什麼。、《賭俠》頻蹸:頻,頻密;蹸,步伐。頻蹸形容人因事多而匆忙,腳步匆匆,帶有手忙腳亂的意思。此詞在《麥兜響噹噹》中,麥太唱的「更年期之歌」也有使用。
滾水:就是開水,源於廣東早茶文化。以前廣州茶樓均有專人拿著開水壺,為每一桌客人的空茶壺加水,人多的時候「擰水煲」的服務員就會大喊「滾水!」讓別人讓開同時免得客人受傷,後來這個叫法一直沿用至今,如今粵語區在人多的時候有急事都會大喊「滾水」讓其他人注意讓道。
2、《唐伯虎點秋香》燒雞翼:釘,這個比較容易理解,躺棺材下葬前要用釘子把棺材蓋釘上,所以「釘」是「釘蓋」的簡稱。
僕街奪命書生:正寫作踣街,踣是倒斃的意思,是粵語的詛咒語,咒人死在路邊無處葬身,現在粵語的使用率太高了,詛咒的成分大減,甚至幾乎成為語氣助詞了。
撚:粵語音近「能」,本意有兩種,一是「把玩」如撚雀,二是「擅長做某事」如撚手小菜。因為發音是唯一與粵語粗口的「」同音字,所以現在演變成這個粗口字的書面字了。
爆缸:本是黑社會黑話,意思是出血如水缸爆裂,可見其出血量了。國語的痛扁完全表現不出那個飈血的狀態啊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