朱一龍叛逆者哪一集變好了(叛逆者收視破2.5)
2023-07-22 19:02:58 1
在萬眾期待中,《叛逆者》終於迎來了大結局,收視率持續破2,達到2.5。不過對於這個結局,網絡上也是眾說紛紜。
都說看結局才能知道這部劇到底有沒有撲街,因為因大結局崩的劇也不在少數,要麼漏洞百出,要麼強行圓滿不真實,要麼潦草收場、敷衍了事,所以觀眾們也就習慣於用大結局定義一部劇是不是爛尾。
《叛逆者》這部劇42集結束後其實應該還有很多事情要交代清楚的,像紀中原犧牲後林楠笙要找朱怡貞挑明身份,傳遞情報,又要抓出孟安南這個奸細,還要對抗王世安等人的抓捕而且逃脫,最後還要來個中國解放的結局。
可是居然在短短一集內就收尾,說他不潦草估計都沒人信。
但是也是有精彩部分的,特別是林楠笙下樓和孟安南對峙動手的情節。兩人實力相當,兩人話裡話外明爭暗鬥,動起手來也是你來我往,再加上林楠笙本來就有舊傷,所以一時間不禁讓觀眾的心都提到了嗓子眼。
在這麼短的時間內就能夠調動觀眾的情緒,還為朱一龍增加了打戲,讓人最後看到了一個戰鬥的小高潮,這點還是可以褒獎的。
至於開放式結局也不能說絕對的好或者不好。
編劇沒有直接說朱怡貞到底犧牲了沒有,只是在最後給林楠笙增加幾個特寫鏡頭側面給了人們聯想的空間,《送別》的歌謠加上他飽含深情的雙眸和嘴角的微笑,給了人無數想像空間,無論你想要什麼結局都可以自己想像出來。
不同於其他電視劇圍繞男女主展開的大結局,要不就是直接升華主題,要不就是甜甜蜜蜜的日常,《叛逆者》的結局更是貼近時代,展現一個時代的變化。
從王世安追擊他們的陰天,到上海解放後的陽光燦爛,它不僅講述了林楠笙自己的故事,更由此展現了抗戰勝利後充滿希望的中國。以大背景描述作為結局,我覺得比僅僅拘泥於一兩個人的命運得要好得多。
當然,網友也還是有些意難平。其中最讓人有共鳴的就是大反派王世安真的就不配總有一個轟轟烈烈的死法嗎?
眾所周知王世安幹過的壞事巨多,在周處長面前告陳默群的狀,在陳默群回上海的時候把他逼上絕路,被迫當漢奸,吃軍隊空餉,貪汙受賄樣樣精通。後來又親自動手殺了陳默群,陷害顧慎言貪汙,如此種種,經常恨得觀眾們牙痒痒。
這麼一個人,殺青的鏡頭居然在最後追擊林楠笙這一點上,並沒有交代最後的結局。他到底是被黨國處分了還是安安穩穩去了臺灣?被共黨抓起來了還是安心享受小日子?這麼一個虛偽自私的人居然最後沒有交代是什麼結局,確實讓人難解心頭之恨。
再有的意難平就是林楠笙和朱怡貞的結局到底是BE還是HE了呢?
有人說是悲傷結局,朱怡貞彈鋼琴只是林楠笙的幻想,後來一起唱歌照相也只是林楠笙睡夢中的情形,而《送別》這首歌也在暗示著兩人的離別。
這種說法雖然很有道理,但是作為一個HE黨,莞萱覺得兩人結局更有可能是happy ending!
首先朱怡貞被子彈打中的地方並不是要害而是腹部側邊,而且後來掉進水裡後也沒有人在能夠找到她的屍體,如果真的犧牲了怎麼可能連屍體都找不到呢,肯定就是因為她根本就沒有死。
而且作為女主的朱怡貞,就算她真的要死,這一定是更加轟轟烈烈的死法,不可能這麼草率就下線了。從林楠笙之後多次尋找朱怡貞未果的過程中,並不是說她真的犧牲了,而是在為後面她重新出現做鋪墊。
林楠笙看見朱怡貞彈鋼琴顯然是假象,因為他之前也有過這樣的幻想,但是最後朱怡貞聲音出現的時候,我們可以清楚地看到林楠笙的眼裡是有驚喜的,那雙忽然瞪大的雙眼,裡面先是震驚,後來才變成了激動和喜悅,這不就是看到真人的表現嗎?
在最後兩人拍照的片段上,朱怡貞的軍裝上是沒有牌牌的,有的人以此作為朱怡貞沒有真的活著的證據。可是當初在上海孟安南暴露的時候,朱怡貞是發過電報的,裡面說著請求處分,當時還覺得為什麼這麼囉唆,殊不知都是這後面的鋪墊。正因為被處分,所以朱怡貞的軍裝才沒有牌牌。
戲外,男主朱一龍發的告別文,也是以男女主合照為配圖,不就是暗示林楠笙看到不是幻覺,結局就是he嗎?
林楠笙的一生真的太苦了,朱怡貞一定要活著才不會讓他生活得更悲傷。
最後,把《送別》這首歌當作影片對我們的告別,艱苦的林楠笙的故事終於告一段落,我們下階段再見。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