靜態計量皮帶秤機構的製作方法
2023-07-23 00:51:21 1
專利名稱:靜態計量皮帶秤機構的製作方法
技術領域:
本實用新型涉及一種重量計量裝置,特別適用於鬆散物料皮帶輸送的連續重量計量,如小麥、破碎礦石、水泥粉料等的皮帶輸送過程中的重量計量。
在此之前,人們對鬆散物料皮帶輸送的連續重量計量所採用的各種皮帶秤均為動態計量方式,即對動態下的物料進行重量計量,由於物料在輸送過程中始終處於動態,且又有缺料、少料、多料、粒度不均、溼度不同等諸多因素影響,使得皮帶秤檢測信號不穩定,受環境影響較大,計量精度低,適應能力差,遠不能滿足現代化工業高精度生產的要求。
本實用新型的目的旨在克服現有技術中存在的問題,以得到一種不受被輸送物料動態及諸多因素變化影響的靜態計量皮帶秤機構,以提高計量精度和適應能力,滿足現代化工業生產的要求。
為實現上述目的,本實用新型採用變物料動態計量為靜態計量的秤重方式,以達到提高計量精度和適應能力的目的。
圖1為本實用新型結構組成示意圖。
圖2為本實用新型放料門動作機構示意圖。
參照附圖1、2,本實用新型主要由物料分流機構1、秤體2和秤體3及秤體2、3底部放料門8的動作機構組成。分流機構1為「人」字型結構,其上部有一個進料倉4,下部有兩個出料通道5、6,在兩個出料通道5、6與進料倉4的交接處有一個軸轉動的隔板7,隔板7轉動到兩端位置a、b時可分別將出料通道5及通道6堵住;秤體2、3為箱式構造,分別位於出料通道5、6的下方,秤體由其外壁的吊耳9支撐在壓力傳感器10上,每個秤體的底部為可開閉的繞端軸轉動的放料門8;其動作機構包括用於關閉放料門8的帶有重錘12的槓桿11,槓桿11在放料門8的軸端與放料門8固定聯接,動作機構還包括用於鎖定和放開槓桿11的繞中間軸轉動的杆13,其一端有卡勾14,放料門8關閉時它可勾住槓桿11,另一端連接有彈簧15和電磁鐵16,用於放開槓桿11並使卡勾14恢復原位。
將單片計算機、重量傳感器、放大器、模數轉換器、數顯器及開關量輸出裝置與本實用新型組合,便可實現本實用新型的自動化。本實用新型可置於皮帶運輸系統的頭、尾或中間兩皮帶之間。
如圖1、2所示,當隔板7在位置a時,出料通料6被堵住,由皮帶I放下的料通過進料倉4和出料通道5向秤體1進料,當秤體1的重量等於或超過某個設定值時,計算機便向轉動隔板7的機構發出信號,使隔板7迅速轉動到位置b,將出料通道5堵住,料便由通道6進入秤體2。當秤體1和其中的物料在一定時間內穩定後,便進行精確、穩定的重量數據採集,經過計算、標定後放入計算機內存,同時向秤體1發出打開放料門的命令,電磁鐵16動作,帶動杆13端部的卡勾14脫開槓桿11,放料門8在物料重力作用下自動打開放料。物料放盡後,放料門8在重錘12的作用下自動關閉,槓桿11回位時撞開卡勾14,彈簧15再使卡勾14恢復原位卡住槓桿11,秤體1便等待下次來料。在隔板7轉動到位置b後,秤體2接著完成同樣的秤量工作,如此循環往復,輪流秤量。對於每一秤的秤量結果進行累加,以達到連續計量的目的。為防止皮帶輸送中的多料和秤體體積過大問題,單個秤體有效裝載能力通常可定為皮帶輸送機單位時間內最大輸送量與單個秤體從停止進料到放料完畢等待進料所用時間乘積的兩倍。
與現有技術相比,由於本實用新型將連續輸送的動態物料變成靜止物料,以靜態方式稱量,不受物料輸送時的動態影響,且又不限制每一秤的物料為一個固定值,使檢測計量精度大大提高,能夠達到0.1%以上。對物料在輸送過程中缺料、少料、多料、粒度不勻、溼度不同等各種情況都能適應,可靠而穩定。
權利要求1.一種靜態計量皮帶秤機構,其特徵在於它主要由物料分流機構1、秤體2和秤體3及秤體2、3底部放料門8的動作機構組成,分流機構1為「人」字型結構,其上部有一個進料倉4,下部有兩個出料通道5、6,在兩個出料通道5、6與進料倉4的交接處有一個軸轉動的隔板7,隔板7轉動到兩端位置時可分別將出料通道5及通道6堵住,秤體2、3為箱式構造,分別位於出料通道5、6的下方,秤體由其外壁的吊耳9支撐在壓力傳感器10上,每個秤體的底板即為可開閉的繞端軸轉動的放料門8,其動作機構包括用關於關閉放料門8的帶有重錘12的槓桿11,槓桿11在放料門8的軸端與放料門8固定聯接,動作機構還包括用於鎖定和放開槓桿11的繞中間軸轉動的杆13,其一端有卡勾14,放料門8關閉時它可勾住槓桿11,另一端連接有彈簧15和電磁鐵16,用於放開槓桿11並使卡勾14恢復原位。
專利摘要本實用新型涉及一種物料皮帶輸送連續重量計量裝置,由物料分流機構1、秤體2、3及底部放料門8的動作機構組成。它將連續輸送的物料通過一個分流機構順序放入兩個秤體內,待秤體和物料穩定後便進行靜態下的秤量,採集測量數據後放料,兩秤體如此循環往復,輪流秤量,並由計算機累加測量數據。本實用新型克服了傳統的皮帶秤動態計量方式,以靜代動,計量精度大大提高,可達0.1%以上,不受物料在輸送過程中的動態及缺料、少料、多料、粒度不均、溼度不同等各種情況的影響,穩定而可靠。
文檔編號G01G11/00GK2086894SQ9022554
公開日1991年10月16日 申請日期1990年12月8日 優先權日1990年12月8日
發明者石連文, 徐懷書, 任偉 申請人:石連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