能隨靠背自動升降的沙發扶手芯體及由其構成沙發的製作方法
2023-07-23 06:25:56 1

本實用新型涉及一種沙發扶手既能夠隨著沙發靠背的調整而升或降,而且結構簡單、製造成本低且安全的一種能隨靠背自動升降的沙發扶手芯體及由其構成沙發,屬沙發製造領域。
背景技術:
CN200956931Y、名稱「能自動變形的多功能沙發」,包括基座、靠背、扶手,其特徵是: 扶手有固定框架或固定板和套在固定框架外的升降框架以及包括機械式、 液壓式、氣動式等的自動升降裝置組成,固定框架固定連接在基座的端首 用於安裝扶手的部位或固定在地面上相應的位置,自動升降裝置安裝在固 定框架的橫向頂板上或地面上,自動升降裝置的升降施力點與升降框架進 行定位連接,升降框架的外面有一個沙發扶手的造型。其不足之處:一是結構複雜;二是製造成本高;三是存在不安全性諸多因素。
技術實現要素:
設計目的:避免背景技術中的不足之處,設計一種沙發扶手既能夠隨著沙發靠背的調整而升或降,而且結構簡單、製造成本低且安全的一種能隨靠背自動升降的沙發扶手芯體及由其構成沙發。
設計方案:為了實現上述設計目的。本實用新型在結構設計上,扶手後部芯體、扶手前部芯體及扶手頭部芯體構成的設計,是本實用新型的技術特徵之一。這樣設計的目的在於:由於扶手後部芯體與扶手前部芯體一端採用第一合頁連接,扶手前部芯體另一端與扶手頭部芯體採用第二合頁連接,並且扶手後部芯體一端內斜面扶手前部芯體一端內斜面相對構成三角形空間,該三角形空間在靠背由水平位置向上升起的時,靠背帶動扶手後部芯體向前移動過程中三角形空間被扶手後芯體和扶手前芯體相向合攏而升起同時,扶手前芯體和扶手頭部芯體之間採用第二合頁連接的下部空間變大,從而實現沙發扶手隨靠背升起而升高的目的,反則,當沙發靠背向後傾斜時,靠背帶動扶手後部芯體向後移動過程中扶手後芯體和扶手前芯體第一合頁連接處的下部空間被拉開且形成三角形空間同時,扶手後芯體和扶手前芯體降低起,從而實現沙發扶手隨靠背落下而降低的目的。2、後端合頁、前端合頁和後端合頁的安裝不在同一水平面上的設計,是本實用新型的技術特徵之二。這樣設計的目的在於:靠背合頁、第一合頁和第二合頁所不在同一水平面,它可以使扶手後部芯體、扶手前部芯體及扶手頭部芯體隨著靠背變化而升或降,從而實現了本實用新型的設計目的。
技術方案1:一種能隨靠背自動升降的沙發扶手芯體,由扶手後部芯體、扶手前部芯體及扶手頭部芯體構成,扶手後部芯體一端與扶手前部芯體一端為內斜面且採用第一合頁連接,扶手前部芯體另一端與扶手頭部芯體一端呈臺階面且兩個臺階面採用第二合頁連接構成凹槽。
技術方案2:一種由能隨靠背自動升降的沙發扶手芯體構成的沙發,沙發靠背兩側通過轉軸與扶手後部芯體另一端面靠背合頁連接,柔性扶手麵包覆在沙發扶手芯體上。
本實用新型與背景技術相比,一是結構簡單、製造成本低、使用安全性好;二是實現了沙發扶手隨著靠背傾斜和復位而升或降。
附圖說明
圖1是能隨靠背自動升降的沙發扶手芯體的結構示意圖。
圖2是由圖1構成的沙發扶手示意圖。
圖3是由圖1和2構成的沙髮結構示意圖。
具體實施方式
實施例1:參照附圖1-3。一種能隨靠背自動升降的沙發扶手芯體,由扶手後部芯體2、扶手前部芯體5及扶手頭部芯體8構成,扶手後部芯體2一端與扶手前部芯體5一端為內斜面且採用第一合頁4連接,兩個內斜面在扶手後部芯體2、扶手前部芯體5及扶手頭部芯體8呈水平狀態時構成最大空間的三角形空間3,扶手前部芯體5另一端與扶手頭部芯體8一端呈臺階面且兩個臺階面採用第二合頁6連接構成凹槽7。扶手後部芯體2另一端面設有靠背合頁1。靠背合頁1、第一合頁4和第二合頁6不在同一水平面上。
實施例2:在實施例1的基礎上,一種由能隨靠背自動升降的沙發扶手芯體構成的沙發,沙發靠背兩側通過轉軸與扶手後部芯體2另一端面靠背合頁1連接,柔性扶手面84包覆在沙發扶手芯體上。柔性扶手面84後部凸臺包覆在靠背合頁1,柔性扶手面84前部背部有嵌用凸臺82、面部有弧形凸起83,嵌用凸臺82與扶手前部芯體5和扶手頭部芯體8臺階面構成的凹槽7相匹配。
需要理解到的是:上述實施例雖然對本實用新型的設計思路作了比較詳細的文字描述,但是這些文字描述,只是對本實用新型設計思路的簡單文字描述,而不是對本實用新型設計思路的限制,任何不超出本實用新型設計思路的組合、增加或修改,均落入本實用新型的保護範圍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