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種新型水蓄冷系統的製作方法
2023-07-23 06:30:41 1
專利名稱:一種新型水蓄冷系統的製作方法
技術領域:
本實用新型涉及一種製冷蓄冷系統,更具體地說,是涉及空調系統中一種新型水 蓄冷系統。
背景技術:
蓄冷空調技術是指在用電低谷時用製冷製取冷量並儲存在蓄冷裝置中,在需要時 (如用電高峰)把冷量取出來進行利用。由此可以實現對電網的「削峰填谷」,有利於降低 發電裝機容量,維持電網的安全高效運行。目前的蓄冷技術發展迅速,但常用蓄冷系統中結 構複雜、主機低溫設計工況、取冷效率低。
實用新型內容本實用新型的目的在於克服現有技術中的上述缺陷,提供一種新型水蓄冷系統, 可克服現有蓄冷系統所存在的上述缺點,採用常溫製冷主機簡化系統,滿足系統的穩定、潔 淨和持續運行。為實現上述目的,本實用新型提供的技術方案如下構造一種新型水蓄冷系統,包 括製冷主機、蓄冷水池、連接管路、末端盤管,所述製冷主機是由壓縮機、冷凝器、節流閥、蒸 發器依次連接組成,所述蓄冷水池設置有蓄冷入水口、釋冷入水口與蓄冷出水口、釋冷出水 口,所述蓄冷水池的蓄冷入水口、蓄冷出水口用所述連接管路與所述蒸發器連成迴路,所述 蓄冷水池的釋冷入水口、釋冷出水口用所述連接管路與所述末端盤管連成迴路。所述連接管路採用PVC-U工程塑料管。所述蓄冷入水口設置位置高於蓄冷水池的液面,所述蓄冷出水口設置位置靠近蓄 冷水池底部,所述蓄冷入水口位置與蓄冷出水口位置為體對角設置。所述釋冷入水口設置位置高於蓄冷水池的液面,所述釋冷出水口設置位置靠近蓄 冷水池底部,所述釋冷入水口位置與釋冷出水口位置為體對角設置。本實用新型所述一種新型水蓄冷系統的有益效果是在用電低谷期開啟主機,主 機可在高於o°c的溫度下運行,製取低溫水源。可減少低溫製冷主機即零下製冷主機的初投 資。並且低溫水源可直接在蓄冷水池進行循環,避免了蓄冷水池中水溫的不均衡。蓄冷水 池入水口位置高於出水口位置的設計使整個蓄冷水池的水均勻混合,保證水池中的水溫均 衡,不分區,水溫度穩定。改變以往的金屬連接管路採用PVC-U工程塑料管作為連接管道, 保證水質的清潔,減少蓄冷水池的汙垢和沉澱,為系統維護帶來方便。
以下結合附圖和實施例對本實用新型所述的一種新型水蓄冷系統作進一步說 明
圖1是本實用新型所述一種新型水蓄冷系統的結構示意圖。圖2是本實用新型所述一種新型水蓄冷系統中蓄冷水池的結構示意圖。
具體實施方式
附圖標記說明1、製冷主機;2、壓縮機;3、冷凝器;4、節流閥;5、蒸發器;6、蓄冷水池;7、盤管末 端;8、連接管路;9、蓄冷入水口 ;10、釋冷入水口 ;11、與蓄冷出水口 ;12、釋冷出水口。以下是本實用新型所述的一種新型水蓄冷系統的最佳實施例,並不因此限定本實 用新型的保護範圍。參照圖1、2提供一種新型水蓄冷系統,包括製冷主機1、蓄冷水池6、連接管路8、末 端盤管7,所述製冷主機1是由壓縮機2、冷凝器3、節流閥7、蒸發器5依次連接組成,所述 蓄冷水池6設置有蓄冷入水口 9、釋冷入水口 10與蓄冷出水口 11、釋冷出水口 12,所述蓄冷 水池2的蓄冷入水口 9、蓄冷出水口 11用所述連接管路8與所述蒸發器5連成迴路,所述蓄 冷水池2的釋冷入水口 10、釋冷出水口 12用所述連接管路8與所述末端盤管7連成迴路。所述連接管路8採用PVC-U工程塑料管。所述蓄冷入水口 9設置位置高於蓄冷水池6的液面,所述蓄冷出水口 11設置位置 靠近蓄冷水池6底部,所述蓄冷入水口 9位置與蓄冷出水口 11位置為體對角設置。所述釋冷入水口 10設置位置高於蓄冷水池6的液面,所述釋冷出水口 12設置位 置靠近蓄冷水池6底部,所述釋冷入水口 10位置與釋冷出水口位置12為體對角設置。一種新型水蓄冷系統運行步驟在用電低谷期即夜間,開啟製冷主機1,蓄冷水池6中的水直接進入製冷主機1的 蒸發器5,蒸發器5出口冷凍水溫度為2 ;TC,並直接將低溫水源儲存在蓄冷水池6中。此 製冷主機1則在小溫差運行工況下,可實現0°C以上運行,製冷主機1設備結構無需有大的 改變,初投資減小。從蒸發器5中出來的冷凍水從蓄冷水池6的上部進入水池,回水則從蓄冷水池6 下部出,重新回到蒸發器5中,通過連接管路8循環運行,此時為蓄冷水循環。在供冷期即白天,關閉製冷主機1,將蓄冷水池6中的低溫水從水池出水管,通過 連接管路8,進入盤管末端7,與室內空氣換熱,再重新回到蓄冷水池6中。此時為釋冷水循 環。系統的連接管路8採用PVC-U工程塑料管,整個系統的管路輕巧、潔淨,無生鏽腐 蝕,保證蓄冷水池6的水在長期運行後保持水質潔淨。減少對蓄冷水池6的清洗維護等事且。
權利要求一種新型水蓄冷系統,包括製冷主機(1)、蓄冷水池(6)、連接管路(8)、末端盤管(7),製冷主機(1)是由壓縮機(2)、冷凝器(3)、節流閥(4)、蒸發器(5)依次連接組成,其特徵在於,蓄冷水池(6)設置有蓄冷入水口(9)、釋冷入水口(10)、蓄冷出水口(11)、釋冷出水口(12),所述蓄冷水池(6)的蓄冷入水口(9)、蓄冷出水口(11)用所述連接管路(8)與所述蒸發器(5)連成迴路,所述蓄冷水池(2)的釋冷入水口(10)、釋冷出水口(12)用所述連接管路(8)與所述末端盤管(7)連成迴路。
2.根據權利要求1所述的一種新型水蓄冷系統,其特徵在於,所述所述連接管路(8)採 用PVC-U工程塑料管。
3.根據權利要求1所述的一種新型水蓄冷系統,其特徵在於,所述蓄冷入水口(9)設置 位置高於蓄冷水池(6)的液面,所述蓄冷出水口(11)設置位置靠近蓄冷水池(6)底部,所 述蓄冷入水口(9)位置與蓄冷出水口(11)位置為體對角設置。
4.根據權利要求1所述的一種新型水蓄冷系統,其特徵在於,所述釋冷入水口(10)設 置位置高於蓄冷水池(6)的液面,所述釋冷出水口(12)設置位置靠近蓄冷水池(6)底部, 所述釋冷入水口(10)位置與釋冷出水口位置(12)為體對角設置。
專利摘要本實用新型公開了一種新型水蓄冷系統,包括製冷主機、蓄冷水池、連接管路、末端盤管,所述製冷主機是由壓縮機、冷凝器、節流閥、蒸發器依次連接組成,所述蓄冷水池設置有蓄冷入水口、釋冷入水口與蓄冷出水口、釋冷出水口,所述蓄冷水池的蓄冷入水口、蓄冷出水口用所述連接管路與所述蒸發器連成迴路,所述蓄冷水池的釋冷入水口、釋冷出水口用所述連接管路與所述末端盤管連成迴路。在用電低谷期開啟製冷主機,主機可在高於0℃的溫度下運行,製取低溫水源,可減少低溫製冷主機即零下製冷主機的初投資。並且低溫水源可直接在蓄冷水池進行循環,避免了蓄冷水池中水溫的不均衡。還改變了以往的金屬連接管路,採用PVC-U工程塑料管作為連接管道,保證了水質的清潔,減少了蓄冷水池的汙垢和沉澱,為系統維護帶來了方便。
文檔編號F24F5/00GK201731581SQ20102050008
公開日2011年2月2日 申請日期2010年8月12日 優先權日2010年8月12日
發明者謝淑萍, 靳曉洋 申請人:廣東力優環境系統股份有限公司