金屬複合玻璃鋼層狀船體的製作方法
2023-07-23 06:47:51 1
專利名稱:金屬複合玻璃鋼層狀船體的製作方法
技術領域:
本實用新型提供一種金屬複合玻璃鋼層狀船體,是對現有船體結構的改進,屬於船體結構技術領域。
背景技術:
以高分子複合材料(玻璃鋼)替代資源短缺的金屬、木材,開發生產新一代民用船舶是國家「新十五計劃」中的重點項目,也是國際民船產業發展的主流方向。目前國內、外生產的玻璃鋼船舶,均是沿襲傳統的玻璃鋼產品材料、工藝,以合成樹脂、玻纖增強材料及無機填料複合成型。其船體的剛韌性、抗衝擊強度與鋼質船體相比相差甚遠。一些有較高強度要求的船舶產品生產製造只能沿用鋼質船體,金屬複合玻璃鋼材料的研發及應用仍處初級階段,未能實現工業化應用。
發明內容
本實用新型提供一種金屬複合玻璃鋼層狀船體,解決了現有玻璃鋼船體剛韌性、抗衝擊強度差的問題。
本實用新型的技術解決方案如下以金屬纖維及亞納米金屬粉末為實體增強材料、以玻纖及碳纖織物為結構增強材料,經高分子合成材料(聚酯樹脂、環氧樹脂)複合固化模塑成型,形成高密度金屬複合玻璃鋼船體。船體的複合結構為以聚酯樹脂糊形成的船體飾面膠衣層為內層,以玻纖、碳纖織物形成的結構增強層為中層,以金屬纖維及亞納米金屬粉末形成的剛性實體增強層(逐層複合應用)為外層,構成複合的層狀船體結構。
本實用新型的積極效果在於屬複合技術工藝在玻璃鋼船舶製造中推廣應用將極大的提高玻璃鋼船體的剛韌性和抗衝擊強度,開創又一代新材料、新工藝、新產品,為玻璃鋼民船產業的發展創造了新的契機。
圖1為本實用新型結構原理圖。
具體實施方式
根據圖1所示,船體本體由以聚酯樹脂糊形成的船體飾面膠衣層3為內層,以玻纖、碳纖織物形成的結構增強層為中層2,以金屬纖維及亞納米金屬粉末形成的剛性實體增強層1為外層,構成複合的層狀船體結構。
權利要求1.一種金屬複合玻璃鋼層狀船體,其特徵在於以聚酯樹脂糊形成的船體飾面膠衣層為內層,以玻纖、碳纖織物形成的結構增強層為中層,以金屬纖維及亞納米金屬粉末形成的剛性實體增強層為外層,構成複合的層狀船體結構。
專利摘要本實用新型提供一種金屬複合玻璃鋼層狀船體,其特徵在於以聚酯樹脂糊形成的船體飾面膠衣層為內層,以玻纖、碳纖織物形成的結構增強層為中層,以金屬纖維及亞納米金屬粉末形成的剛性實體增強層為外層,構成複合的層狀船體結構。採用金屬複合玻璃鋼結構極大的提高玻璃鋼船體的剛韌性和抗衝擊強度,具有重量輕,成本低,結實耐用等特點。
文檔編號B32B1/00GK2688607SQ200420011818
公開日2005年3月30日 申請日期2004年4月16日 優先權日2004年4月16日
發明者徐偉光 申請人:長春奧倫帕克科技發展有限公司