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種新型吹塑螺杆的製作方法
2023-07-31 20:36:41 2
本實用新型涉及注塑技術領域,特別是涉及一種新型吹塑螺杆。
背景技術:
現有的吹塑PVC薄膜使用的普通螺杆不論螺杆直徑大小,定量段的螺槽深度在2.2-2.5mm。壓縮段的螺槽深度是從加料段螺槽深度逐漸變淺過度至定量段的螺槽深度起壓縮作用。由於螺槽較淺物料在機筒受過度的剪切摩擦發熱導致物料未分解,使螺杆負荷增大,電耗上升,所以現有螺杆的生產產量低、塑化能力差,擠出壓力不穩定,是其本身結構所存在的無法解決的矛盾。
技術實現要素:
為了解決上述技術問題,本實用新型提供了一種結構新穎、提高產量、塑化效果好的新型吹塑螺杆。
本實用新型所要解決的技術問題通過以下技術方案來實現:
本實用新型的一種新型吹塑螺杆,包括螺杆部,和置於所述螺杆部前段的注塑部,以及置於所述螺杆部後端的連接部,所述注塑部和所述螺杆部插入注塑機筒內,並通過所述連接部固定,所述螺杆部分為三部分,包括第一螺杆部、漸變螺杆部和第二螺杆部,所述第一螺杆部、漸變螺杆部和第二螺杆部各佔所述螺杆部總長度的三分之一。
進一步的,所述第一螺杆部置於所述螺杆部的右端靠近連接部設置,所述第二螺杆部置於所述螺杆部的左端靠近注塑部設置,所述漸變螺杆部置於所述第一螺杆部和所述第二螺杆部之間。
進一步的,所述漸變螺杆部由右至左的螺距呈逐漸增大的趨勢設置。
進一步的,所述漸變螺杆部最右端的螺距與所述第一螺杆部的螺距相等;所述漸變螺杆部最左端的螺距與所述第二螺杆部的螺距相等。
進一步的,所述第二螺杆部的公稱直徑大於所述第一螺杆部的公稱直徑。
進一步的,所述第一螺杆部與連接部之間設置有螺紋狀的止逆環。
本實用新型的一種新型吹塑螺杆的有益效果:
本實用新型的吹塑螺杆具有產量高、塑化好、壓力穩定、節約能源,試驗證明在與現有技術相同的轉速下可提高產量80%並使能耗大為降低。
上述說明僅是本實用新型技術方案的概述,為了能夠更清楚了解本實用新型的技術手段,並可依照說明書的內容予以實施,以下以本實用新型的較佳實施例並配合附圖詳細說明如後。
附圖說明
圖1是本實用新型的一種新型吹塑螺杆的結構示意圖。
1、注塑部;2、第二螺杆部;3、漸變螺杆部;4、第一螺杆部;5、止逆環;6、連接部。
具體實施方式
下面結合附圖和實施例,對本實用新型的具體實施方式作進一步詳細描述。以下實施例用於說明本實用新型,但不用來限制本實用新型的範圍。
參見圖1所示,一種新型吹塑螺杆,包括螺杆部,和置於螺杆部前段的注塑部1,以及置於螺杆部後端的連接部6,注塑部1和螺杆部插入注塑機筒內,並通過連接部6固定,螺杆部分為三部分,包括第一螺杆部4、漸變螺杆部3和第二螺杆部2,第一螺杆部4、漸變螺杆部3和第二螺杆部2各佔螺杆部總長度的三分之一。
第一螺杆部4置於螺杆部的右端靠近連接部6設置,第二螺杆部2置於螺杆部的左端靠近注塑部1設置,漸變螺杆部3置於第一螺杆部4和第二螺杆部2之間。
本實用新型的漸變螺杆部3由右至左的螺距呈逐漸增大的趨勢設置。
具體的,漸變螺杆部3最右端的螺距與第一螺杆部4的螺距相等;漸變螺杆部3最左端的螺距與第二螺杆部2的螺距相等。第二螺杆部2的公稱直徑大於第一螺杆部4的公稱直徑。
其中,本實用新型在第一螺杆部4與連接部6之間設置有螺紋狀的止逆環5。
本實用新型的一種新型吹塑螺杆的有益效果:
本實用新型的吹塑螺杆具有產量高、塑化好、壓力穩定、節約能源,試驗證明在與現有技術相同的轉速下可提高產量80%並使能耗大為降低。
以上所述僅是本實用新型的優選實施方式,並不用於限制本實用新型,應當指出,對於本技術領域的普通技術人員來說,在不脫離本實用新型技術原理的前提下,還可以做出若干改進和變型,這些改進和變型也應視為本實用新型的保護範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