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種帶顯示器的編碼器的製作方法
2023-07-31 21:58:26 5

本實用新型涉及電子產品領域,屬於傳感器方面,尤其涉及一種帶顯示器的編碼器。
背景技術:
國內外所有編碼器都不能動態的顯示編碼器和客戶需要的參數,生產者不能直觀通過數據了解編碼器的工作情況;客戶不能直觀了解設備的正常工作情況,給檢測和維修帶來很多不便,浪費了大量社會資源。
技術實現要素:
針對現有技術存在的以上技術缺陷,本實用新型提供了一種帶顯示器的編碼器,通過顯示器顯示編碼器的各個參數,讓操作者一目了然;通過可見的數據進行生產和操作,以提高工作效率、節省時間和成本;同時,通過這些數據了解編碼器的工作狀態,以利於設備的維修和檢測。
本實用新型的目的是通過以下技術方案來實現的:
一種帶顯示器的編碼器,包括編碼器主體3、主軸6、固定墊塊9、碼盤11、光電二極體8、安裝有電子元器件的電路板、梅花卡環12與外殼18;所述編碼器主體3、固定墊塊9與碼盤11通過所述主軸6依次串接,所述碼盤11經固定墊塊9與梅花卡環12固定;所述光電二極體8設置在所述編碼器主體3上並與安裝有電子元器件的電路板電連接;還包括顯示器19,所述顯示器19設置在外殼18上並通過外殼18與所述安裝有電子元器件的電路板電連接,通過所述顯示器19顯示編碼器的各個參數。
優選地,所述安裝有電子元器件的電路板包括第一電路板14與第二電路板15,所述顯示器19、第二電路板15與第一電路板14依次電連接,所述光電二極體8與所述第一電路板14電連接。
優選地,所述編碼器主體3上還設置有主軸孔33、光電二極體槽32、電路板固定孔35、安裝固定孔36、環形防水密封槽34與外殼安裝孔31;所述光電二極體槽32與電路板固定孔35設置在所述編碼器主體3靠近碼盤11的一側;所述安裝固定孔36設置在所述編碼器主體3遠離碼盤11的一側;所述環形防水密封槽34設置在所述編碼器主體3的中部且比所述光電二極體槽32遠離所述碼盤11之處;所述外殼安裝孔31設置在所述編碼器主體3上且比所述環形防水密封槽34靠近安裝固定孔36之處。
優選地,所述固定墊塊9上設置有頂絲安裝孔91,所述頂絲安裝孔91為兩個直角頂絲安裝孔。
優選地,還包括靜光柵10、空心支柱13與軸承;所述靜光柵10設置在所述光電二極體8上並且設置在光電二極體8與碼盤11之間;所述空心支柱13設置在所述第一電路板14、第二電路板15與編碼器主體3之間並由螺釘17穿過所述空心支柱13固定;所述軸承包括第一軸承2與第二軸承7;所述第一軸承2、第二軸承7設置在所述編碼器主體3的主軸孔33內,所述編碼器主體3通過所述第一軸承2、第二軸承7與所述主軸6連接。
優選地,所述安裝有電子元器件的電路板設置有螺釘孔16,通過螺釘17與所述編碼器主體3連接,所述螺釘孔16與所述電路板固定孔35相對應。
優選地,所述主軸6上邊還設置有卡環槽5,所述卡環槽5設置在所述主軸6遠離安裝有電子元器件的電路板的一端。
優選地,還包括卡環1,所述卡環1設置在所述卡環槽5內。
優選地,所述外殼18上設置有顯示器接線孔181、通孔183和信號線出線孔182,所述顯示器接線孔181設置在所述外殼18的底端,所述通孔183與所述外殼安裝孔31相匹配;所述信號線出線孔182設置在所述外殼18的底端。
優選地,還包括信號線定位螺栓組20,所述信號線定位螺栓組20通過信號線出線孔182設置在外殼18上。
與現有技術相比,本實用新型帶顯示器的編碼器至少具有以下優點:
本實用新型外部集成一塊顯示器,可以顯示出編碼器在工作狀態下的脈衝數、角度,電流,電壓,溫度等參數,還能根據客戶的需求定製客戶想要的距離、米數、角度、轉速等參數,讓操作者一目了然。通過可見的數據進行生產和操作,大大提高工作效率,節省時間和成本。通過這些數據了解編碼器的工作狀態,便於設備的維修和檢測。
附圖說明
圖1為本實用新型提供一種帶顯示器的編碼器的爆炸效果示意圖;
圖2為本實用新型提供的編碼器主體的俯視圖。
【主要部件/組件】
1:卡環;
2:第一軸承;
3:編碼器主體;
31:外殼安裝孔;
32:光電二極體槽;
33:主軸孔;
34:環形防水密封槽;
35:電路板固定孔;
36:安裝固定孔;
4:環形密封圈;
5:卡環槽;
6:主軸;
7:第二軸承;
8:光電二極體;
9:固定墊塊;
91:頂絲安裝孔;
10:靜光柵;
11:碼盤;
12:梅花卡環;
13:空心支柱;
14:第一電路板;
15:第二電路板;
16:螺釘孔;
17:螺釘;
18:外殼;
181:顯示器接線孔;
182:信號線出線孔;
183:通孔;
19:顯示器;
20:信號線定位螺栓組。
具體實施方式
下面結合附圖和實施例對本實用新型作進一步詳述,以下實施例只是描述性的,不是限定性的,不能以此限定本實用新型的保護範圍。
結合圖1所示對本實用新型進行進一步說明,本實用新型包括編碼器主體3、主軸6、固定墊塊9、碼盤11、梅花卡環12、第一電路板14、第二電路板15、卡環1、第一軸承2、第二軸承7、環形密封圈4、光電二極體8、靜光柵10、空心支柱13、螺釘17、外殼18、顯示器19和信號線定位螺栓組20,其中:
所述主體3上設置有電路板固定孔35、主軸孔33、光電二極體槽32、環形防水密封槽34和外殼安裝孔31。
所述固定墊塊9上設置有兩個成直角的頂絲安裝孔91。
所述安裝有電子元器件的電路板包括第一電路板14和第二電路板15,兩個電路板上設置有螺釘孔16。
所述主軸6遠離電路板的一端設置有卡環槽5。
所述外殼18上設置有與外殼安裝孔相匹配的通孔183(圖1未示出)、信號線出線孔182和顯示器接線孔181。
請參考如圖2所示的編碼器主體3的俯視圖,編碼器主體3上還設置有用來安裝固定編碼器的安裝固定孔36。
如圖1所示,第二軸承7設置在主軸孔33內,第二軸承7設置在靠近安裝固定孔36的一側。第一軸承2設置在主軸孔33內,第一軸承2設置在靠近第一電路板14的一側。主軸6穿過第二軸承7和第一軸承2並與編碼器主體3連接,主軸6上設置有卡環槽5的一端和編碼器主體3上設置的安裝固定孔36同側。卡環1卡在卡環槽5內將主軸6卡住。將環形密封圈4套進環形防水密封槽34內,環形密封圈4的作用是為了防止液體進入編碼器內部。固定墊塊9從主軸6上遠離卡環槽5的一端套進,頂絲通過頂絲安裝孔91將固定墊塊9和主軸6固定在一起。
光電二極體8設置在光電二極體槽32內,靜光柵10和光電二極體8連接設置,靜光柵10固定在光電二極體8與碼盤11之間。碼盤11從主軸6遠離卡環槽5的一端套進,碼盤11和主軸6的連接處塗抹有UV紫外線固化膠,然後梅花卡環12從主軸6遠離卡環槽5的一端套進卡住,並塗抹UV紫外線固化膠,梅花卡環12和固定墊塊9將碼盤11夾緊固定。上述雙重固定的方式使碼盤更加結實穩定,不容易發生位移或者脫落。
螺釘17通過螺釘孔16後穿過空心支柱10擰在電路板定位孔35內,將第一電路板14、第二電路板15和主體5固定在一起,光電二極體32和第一電路板14電連接,第二電路板15和第一電路板14電連接。
顯示器19通過接線孔181和第二電路板15電連接,然後將顯示器19固定在外殼18上,信號線定位螺栓組20通過信號線出線孔182固定在外殼18上,將編碼器信號線通過信號線定位螺栓組20引出然後與外界連接。最後將外殼18套在編碼器主體3上,通孔183與外殼安裝孔31對齊,然後通過螺絲固定。再通過安裝固定孔36將編碼器安裝固定在其他設備上即可。
本實用新型帶顯示器的編碼器的使用方法如下:
將所述編碼器和機器固定連接後,通過信號線和電子設備連接,機器開始工作後,編碼器也開始工作,同時,顯示器顯示所述編碼器在工作狀態下的脈衝數、角度、電流、電壓、溫度等參數,還能根據客戶的需求定製客戶想要的距離、米數、角度、轉速等參數。
以上,僅為本實用新型較佳的具體實施方式,但實用新型的保護範圍並不局限於此,任何熟悉本技術領域的技術人員在本實用新型揭露的技術範圍內,可輕易想到的變化或替換,都應涵蓋在本實用新型的保護範圍之內。因此,本實用新型的保護範圍應該以權利要求書的保護範圍為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