萬聖節孩子們吃什麼(寶寶萬聖節吃什麼食物)
2023-08-01 09:29:32
萬聖節是傳統的節日,萬聖節這天的聚會非常多,還非常的熱鬧,而且在萬聖節還有很多的傳統食物吃,那寶寶萬聖節吃什麼食物?今天,wed114結婚網小編為大家帶來適合寶寶萬聖節吃的食物推薦。為了讓寶寶也能感受到萬聖節的節日氛圍,家長們可以做一些與萬聖節相關的美食,下面我們一起來看看適合寶寶萬聖節吃的食物推薦吧!
寶寶萬聖節吃什麼食物
南瓜沙拉
原料:
南瓜200克,蛋黃醬3-4大勺,杏仁片、肉桂粉、鹽、胡椒適量。
做法:
(1)將杏仁片放在模板上,用烤爐(或微波爐)烤3-4分鐘。
(2)把南瓜放在微波爐專用容器中,放進微波爐中輕輕加熱後,用手壓碎。
(3)加入蛋黃醬、肉桂粉後攪拌。再放入鹽、胡椒。盛在碗裡,再撒上烤好的杏仁片。
薏米南瓜粥
原料:
南瓜40克,大米40克,薏仁15克,枸杞5克,清水,冰糖適量。
做法:
(1)大米、薏米提前浸泡5小時備用。南瓜去皮切小丁。
(2)鍋中水燒開,放進大米和薏仁,大火煮沸,再改小火慢煮1小時。
(3)然後放進南瓜丁,煮熟至粥稍有黃色,放糖關火。
寶寶萬聖節吃什麼食物?今天,wed114結婚網小編為大家帶來適合寶寶萬聖節吃的食物推薦。為了讓寶寶也能感受到萬聖節的節日氛圍,家長們可以做一些與萬聖節相關的美食。
南瓜豆豉雞
南瓜,雞翅,豉油雞汁,姜,料酒,姜粉,醬油,土豆澱粉,香油,香辣豆豉醬。
(1)南瓜頂部刻成花紋,將南瓜做成煲狀,將中間的瓜子取出,將南瓜洗淨備用。
(2)雞翅洗淨剁成小塊,小鍋中加入適量涼水,放入剁好的雞塊和幾片生薑,煮開後撈出,用溫水衝去表面浮沫備用。
(3)焯過水的雞翅中依次加入料酒、姜粉、醬油、豉油雞汁(即醬燒雞汁)、土豆澱粉、香油、香辣豆豉醬,拌勻備用。
(4)將拌好的雞塊裝入已經準備好的南瓜中,放入蒸鍋中大火蒸45分鐘到一個小時,根據雞塊的多少決定哦!
百合蒸南瓜
老南瓜約600克,鮮百合100克,白糖等。
(1)將老南瓜挖囊去皮洗淨,切片,縱向切成薄片,皮的方向朝下置於碗內,有助於保持瓜形。
(2)將鮮百合洗淨後放入南瓜中,加入白糖。放入蒸籠蒸熟即可。
(3)將碗內的南瓜倒扣在碟子上,將碗拿開。
南瓜米粉蒸肉
南瓜1個(重約1000克),豬五花肉400克,紹酒1茶匙,醬油1湯匙,甜麵醬10克,炒米粉70克,雞粉、白糖、蔥薑末各適量。
(1)先將南瓜洗淨削去外皮,用小刀在瓜蒂處開一個小蓋子,挖出瓜瓤。
(2)五花肉洗淨,切成大厚片,放在碗內,加入紹酒、醬油、甜麵醬、白糖、雞粉、蔥薑末拌勻。
(3)再放入炒米粉拌勻,裝入南瓜中,蓋上蓋子,上旺火蒸2小時取出,盛入湯盆內即可。
萬聖節吃什麼食物
可能這是在西方傳統萬聖節中,唯一不甜的零食。鹹鹹的口感,略帶堅果的味道,西方人常喜歡用美國的Millbrook牌杜佳(Tocai Friulano)葡萄酒來搭配飲用。這種葡萄酒常帶有熱帶水果的香氣,充盈在鼻尖,但當它進入口中,香氣又會變化成桃子、杏仁的味道。更有意思的是,出產這款葡萄酒的哈德遜河谷(Hudson Valley)就在美國著名的「無頭谷」(Sleepy Hollow)和著名的「無頭養馬人」附近。
南瓜派
南瓜派,是萬聖夜的節慶食品,特別是在美國。南瓜派是美國南方的深秋到初冬的傳統家常點心,平常就有在吃,特別在萬聖夜的前後,成為一種應景的食物。
關於南瓜派還有一個故事,是說一個名叫 JACK 的人,是個醉漢且愛惡作劇。一天 JACK 把惡魔騙上了樹,隨即在樹樁上刻了個十字,恐嚇惡魔令他不敢下來,然後 JACK 就與惡魔約法三章,讓惡魔答應施法讓JACK 永遠不會犯罪為條件讓他下樹。 JACK 死後,其靈魂卻既不能上天又不能下地獄,於是他的亡靈只好靠一根小蠟燭照著指引他在天地之間倘佯。這根小蠟燭是在一根挖空的蘿蔔裡放著,稱作「JACK LANTERNS」。據說愛爾蘭人到了美國不久,即發現南瓜不論從來源和雕刻來說都比蘿蔔勝一籌,於是南瓜就成了萬聖節的寵物。南瓜派也成為了萬聖節的應景食物。
熱蘋果西打
這是一種將蘋果酒加熱再加入肉桂、丁香、糖熬煮而成的飲料,在歐美的冬天十分盛行。熱紅酒的做法與其頗為類似,就是把蘋果酒換成紅酒。 酸酸甜甜的熱飲,幫你趕走冬天的寒冷,讓你全身都暖洋洋的,特別幸福。
太妃糖蘋果
太妃糖蘋果是英國萬聖節時的一種傳統食品,明治維新期間傳至日本,在日本漫畫中也多有呈現,因此也經常被誤認為是日式食物,在日本漫迷中被稱為「蘋果糖」。太妃糖蘋果原本是萬聖節之夜大人因循「不給糖就搗蛋」習俗送給孩童的禮物,但後來發生多起有人在蘋果中加入刀片造成傷害的事件,致使送蘋果的習俗漸漸消失。傳統的太妃糖蘋果是由太妃糖作為塗層,的原料已經日趨多元化,最常見的有果仁、巧克力豆、奶油焦糖、果脯等。
粟米糖
粟米糖是在美國和加拿大的糖果,主要是在秋季的萬聖節流行。粟米糖是Wunderlee糖果公司在19世紀80年代創建。糖果是模仿玉米粒;三種顏色。每片約3倍的一個玉米粒。糖果是主由糖,玉米糖漿,人工色素和粘合劑。傳統粟米糖片是三種顏色:黃色廣泛年底,錐形橙色中心,白鰭尖。
粟米糖的製作方法較為古老,起源於何時已無從查考。據《齊民要術》轉引崔浩《食經》中,製作方法更為簡單,只須將黍米炊成飯與麥芽攪勻,放在容器過一夜得汁水,煎濃就成飴。
先將粟米浸透,蒸成飯,攤涼拌入麥芽,放在容器發酵一晝夜左右,然後將發酵成糖汗的粟米飯,倒入鐵鑊裡用文火煎至稠糊狀,倒進面盆裡冷卻凝固,趁餘熱將逐漸凝固的糖汁拿起,似拉拉麵那般在木杈上反反覆覆地拉著,拉的時間越長糖越白,然後用手捏成糖條,用剪刀剪成一顆顆的粟米糖。因粟米糖見風就烊,須立即拌入炒米海,裝進瓷器彩瓶內或餅乾箱內,隨時都可食用。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