伏爾加河上的縴夫什麼時候畫的(伏爾加河上的縴夫名畫背後你所不知道的故事)
2023-08-01 02:51:28 1
伏爾加河上的縴夫什麼時候畫的?今年的電影《隱入塵煙》,相信給很多人,尤其是沒有北方農村生活經歷的朋友,帶來了很大的震撼電影的批判現實手法,在好評如潮的同時,也遭到了許多指責和批評,今天小編就來說說關於伏爾加河上的縴夫什麼時候畫的?下面更多詳細答案一起來看看吧!

伏爾加河上的縴夫什麼時候畫的
今年的電影《隱入塵煙》,相信給很多人,尤其是沒有北方農村生活經歷的朋友,帶來了很大的震撼。電影的批判現實手法,在好評如潮的同時,也遭到了許多指責和批評。
很多人懷疑這是假的,電影在誇大農民的苦難。還有人聽到電影被送去國外參展的消息,認為這是靠揭露傷疤換取關注等等。
歷史有時候就是這樣,在某個片段上,驚人的重複或者相似。早在1873年,俄國畫家列賓的名作《伏爾加河上的縴夫》所遭遇的,比今天《隱入塵煙》遭遇的更加誇張。
油畫描繪了被烈日炙烤的焦黃的河岸上,一隊蓬首垢面、衣衫襤褸的縴夫拖著沉重的腳步拉著貨船,在酷日下精疲力竭的向前掙扎。
他們中有老有少,個個都衣著破爛、面容憔悴。領頭的是一位鬍鬚斑白的老者,眼睛深陷,堅毅的面孔透出飽經風霜的智慧,但愁苦的表情仍然顯示了他對於艱苦生活的無奈。
走在最後的縴夫低著頭垂著手,麻木地隨著隊伍向前挪動,似乎已經習慣了這樣日日苦役般的生活。隊伍中還有一個較為突出的形象,
是處在隊伍中部的一位少年,可以看出他才開始這樣的工作不久,皺著眉頭還不太習慣,他直起腰想用手鬆一松肩頭緊勒的縴繩,畢竟年輕,還不甘心忍受這樣的苦楚。
其餘的縴夫都彎著腰低著頭,似乎已沒有多餘的力氣再來表現點什麼,在他們身上剩下的,惟有貧苦、艱難與無奈。
完成這副作品的時候,畫家只有27歲。這副作品被當時沙皇的兒子弗拉基米爾 亞歷山德羅維奇大公買走,實際上,這幅畫在有了草稿的時候,就是這位大公出錢資助,列賓才能完成的。
這幅畫被大公送去在歐洲維也納參加博覽會,獲得了轟動效應。而在俄國國內,這幅畫被稱為俄國繪畫的奇蹟。亞歷山德羅維奇大公在參加完展覽會會後,就把它懸掛在皇宮之中,作為皇室收藏的藝術珍品。
在俄國國內,這幅畫作卻是冰火兩重天的待遇。作家陀思妥耶夫斯基曾經盛讚這幅畫,認為這幅畫最大的特點就是逼真。
還有很多人認為列賓和果戈裡一樣,是偉大的藝術思想家。但是這幅畫,同樣受到了許多俄國上層人士的批評。他們認為,列賓這是在弄虛作假,俄國怎麼會有這種苦難?
「這幅油畫,就像裹腳布一樣,又髒又臭。列賓就是一個毫無愛國心的傢伙,他拿著國家給發的工資,卻用這樣一幅骯髒的東西,去歐洲到處炫耀,以出賣虛構的苦難,來獲得對他自己的讚賞。」
這是當時的俄國交通部長捷列諾伊,對於《伏爾加河上的縴夫》公開直接的批評。還有許多人認為畫中的縴夫,是畫家自己虛構想像出來的,俄國那麼富裕強大,哪裡會有這種苦難?
自從人類誕生,苦難是我們最不受歡迎的賓客,但是他卻很少缺席。無論哪一個時代,似乎,都可以見到他的身影。出於個人自身認知和立場的關係,很多人會選擇無視或者拒絕相信苦難的存在。
然而苦難畢竟存在,我們無需痛恨它,更不用掩蓋它,決不能美化它,而是要正視它,思考它,改善它。苦難不是一個人造成的,解決苦難也不會是一個人的事情。將現實的某個截面拿出來,特寫,深化,引發思考,正是藝術的一個重要作用。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