從化哪裡可以看風景(從化有一個地方)
2023-07-15 07:23:05 2
在從化有一個地方,
隱於竹林果樹之間;
建於山水溪流之旁;
藏隱深山,卻又不絕於人世
……
它就是——
南平靜修小鎮
看多了繁華街市的燈紅酒綠
你是否嚮往著一處靜謐之地
在其中尋找一絲
遠離城市喧囂的安靜呢?
今天,就讓小編帶你走進這
步步為景、處處如畫的
南平靜修小鎮
四處新建的遊覽小景觀、紀念黎民表的進士亭、雙雙陪伴的木棉雙塘、休閒舒適的客廳、美麗的雙橋匯、浪漫的同心橋,還有貫穿整個村莊清澈見底的鳳溪和沿著鳳溪而建的棧道……經過悉心打造的南平村,讓人眼前一亮,一路上的一景一物都能讓人為之駐足。
貫穿整個南平村的鳳溪,
因其在鳳凰山下而得名。
這條溪流很特別,
廣州地區大部分河流都是向南、向東流,
但南平村的鳳溪則是向北流。
隨著越來越多的遊客喜歡到鳳溪來戲水,一條長2.8公裡、溯流而上的棧道由此而誕生。步入棧道,一條蜿蜒的石板路看不到盡頭,兩旁是村民種植藤蔓蔬菜而形成的天然籬笆牆。
漫步在棧道中,
可謂是一步一景。
每隔幾十米就有一處
用青磚、鵝卵石、麻石、木頭
和綠色植物建成的小景,
每一處都不同。
棧道沿鳳溪而建,
在臨近溪水旁,
能看到特意開設的親水平臺。
還有用竹子打造的休憩平臺。
來到這裡的遊客只需下行十多級臺階,
即可與鳳溪來個親密接觸。
客廳公園處 愜意舒坦穿過村口牌坊,
來到棧道與村道的交匯處,
躍然出現了兩座橋,
一新一舊兩橋匯集在一起,
因而取名為「雙橋匯」。
沿著村道往前走,
便是擁有350多年歷史的古龍眼樹,
當地村民稱之為「龍眼王」。
據南平村相關負責人介紹,
這裡將會圍繞著「龍眼王」
建一個小公園,
為過往的遊客提供一處休息的地方。
一路走進村裡,
會發現村民們的房前
增設了不少供人憩息的地方,
這就是南平客廳。
利用村民家門前的空地或者泥地,
用竹子搭建起一個小涼亭,
增設一些桌椅,
不僅使村莊變得更加美觀,
還可供村民和遊客坐下休息,
一舉兩得。
木棉雙塘裡
交相輝映
南平村的木棉雙塘,
位於村內的木棉社。
每提起這兩個美麗的池塘,
南平村的村民都頗為自豪。
村民邱伯介紹,木棉雙塘前面都建有祠堂,很久以前是村裡的祖太公留給他三個兒子的,「現在經過修葺之後,這裡變得很漂亮,我們平時有空都會到這裡走走。」邱大叔說。
木棉雙塘四周有不少石凳石椅,
引來了不少遊客和村民前來休息閒聊。
有的在下象棋,
有的在喝茶聊天,
有的獨自一人坐在長板凳上
一坐就是一下午……
看著池塘裡盛開的荷花,
呼吸著清新的空氣,
這樣愜意的生活,
實在令人嚮往。
古亭山水間 訴說故事南平靜修小鎮縈繞著濃厚文墨色彩,
還與其源遠流長的文脈息息相關。
在小鎮內,有五個亭子與小鎮的山環水繞、荷塘飄香、明山秀水交相輝映,構成一幅和諧的鄉村風情畫卷。
五個亭子分布在小鎮的每個位置,
包括竹韻亭、韶峒亭、
鳳溪亭、荔香亭、進士亭。
一座座亭子玲瓏別致、古色古香,
十分引人注目。
這些亭子有的是
紀念從化文化史上的重要名人,
有的帶著傳說故事,
凸顯當地特色……
時至今天,
它們已經固化成小鎮的
一種象徵、一種文化、一種人文精神。
這些亭子素雅而又裝飾古樸,
閒庭興步其間,
悠然之情濃烈得讓人心醉。
山間道路上滿是驚喜南平村的同心橋、姻緣樹、
「豬籠入水」、紅楓樹
也是值得一看的。
在同心橋,
橋上橋下兩邊都有鐵索,
而鐵索上掛滿了很多鐵鎖。
據說,
無數情侶到此都會買愛情鎖
與伴侶一齊將其鎖於橋上,
然後將鑰匙扔到河裡,
象徵兩人的愛情矢志不渝,
讓彼此的愛情鎖在心裡。
橋下有一棵大樹,
遠遠看去就如兩個人抱在一起,
被人稱為「姻緣樹」。
因此,南平村特意在姻緣樹旁
豎立了巨石雕刻的月老像,
為前來盟誓的情侶做見證。
再往上遊走,
在鳳溪旁有一棵兩人合抱的秋楓樹,
它的樹頭看上去長得特別像豬的嘴巴。
南平村村民稱其為「豬籠入水」,
寓意財源滾滾。
半山腰上,
8棵百年楓樹傲然挺拔,
在夕陽的襯託下,
高大的楓樹被火紅的楓葉所籠罩著,
像一隻火紅的鳳凰,
邊欣賞紅葉邊坐在涼亭裡品茶,
必定是別有一番滋味。
如今的南平村,
一步一景,環境宜人。
對於吃貨來說,這裡有著名的雙殼槐枝,各式各樣的水果、美味的農家菜。 對於遊客來說,動,則有棧道蜿蜒,聽溪水潺潺不絕於耳;靜,則可安坐名堂,閒看雲捲雲舒。
這裡從細微處入手,
將「靜修」元素滲透在角角落落裡,
每個小細節都非常走心,
每個角落都分外的別致。
如果你想尋回
嚮往已久的淡泊與寧靜
南平靜修小鎮
將是你的不二之選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