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種邊坡復綠美化裝置及美化方法
2023-07-15 02:36:36 2
一種邊坡復綠美化裝置及美化方法
【專利摘要】本發明涉及邊坡復綠,尤其涉及一種邊坡復綠的裝置和方法。一種邊坡復綠美化裝置,它包括一組頭尾搭接的條帶式低碳鋼絲網,每個條帶式低碳鋼絲網內設有尼龍布的條狀袋,其中裝滿彩色植生混凝土,條帶式低碳鋼絲網之間搭接連接。一種美化裝置的邊坡復綠的美化方法,它包括:先在已平整的坡面上掛三維網或低碳鋼絲網,通過錨釘進行固定,然後在上噴射底色植生混凝土;接著將條帶式低碳鋼絲網,採用L型錨釘及綁紮鋼絲與三維網或低碳鋼絲網和邊坡進行固定,通過改變條帶式低碳鋼絲網的形狀、噴射的草種顏色的不同來實現覆綠效果的多樣變化。本發明實現覆綠效果的多樣變化,實現字體、顏色分割條帶、漸變等各類邊坡效果,得到一個立體美觀的風景邊坡。
【專利說明】一種邊坡復綠美化裝置及美化方法
【技術領域】
[0001]本發明涉及邊坡復綠,尤其涉及一種邊坡復綠的裝置和方法。
【背景技術】
[0002]出於邊坡開挖量、水土保持和經濟性的要求,巖石邊坡一般屬高陡邊坡,無植物生長的條件,綠化時需要客土。方法是先在巖坡上掛三維網,再採用特定配方的含有草種的植生砼,用噴錨機械設備及工藝噴射到巖坡上,植生砼凝結在巖坡上後,草種從中長出,覆蓋坡面。對於個別不平順的坡面,為保證鐵絲網貼附坡面,必須增加錨釘密度。對風化程度較高的鬆散類坡面,要求增加錨釘並以木(竹)制釘子加以輔助,以保證三維網與坡面的牢固彡口口 ?
[0003]但由於噴射施工採用單一品種草籽,且不便於其它顏色草種混搭,一般這樣做完工程,最後得到的都是平整片面的綠化效果,只能體現出邊坡的防護性,安全性,但景觀的美化性無法體現,造成邊坡綠化單調,越來越不符合現在城市發展的需要。有的把各種植物的籽混合在一起,雖然能形成色彩「斑斕」的效果,但是色彩雜亂無章,而且因為各種植物混在一起,由於生長特性不同,培育困難。
【發明內容】
[0004]本發明旨在克服現有技術的缺陷,提供一種邊坡復綠美化裝置及美化方法。本發明實現覆綠效果的多樣變化,可以實現字體、顏色分割條帶、漸變等各類邊坡效果,得到一個立體美觀的風景邊坡。
[0005]為了解決上述技術問題,一種邊坡復綠美化裝置,它包括一組頭尾搭接的條帶式低碳鋼絲網,每個條帶式低碳鋼絲網內設有尼龍布的條狀袋,其中裝滿彩色植生混凝土,條帶式低碳鋼絲網之間搭接連接。
[0006]一種所述美化裝置的邊坡復綠的美化方法,它包括:
先在已平整的坡面上掛三維網或低碳鋼絲網,通過錨釘進行固定,然後在上噴射底色植生混凝土;
接著將條帶式低碳鋼絲網,採用L型錨釘及綁紮鋼絲與三維網或低碳鋼絲網和邊坡進行固定,通過改變條帶式低碳鋼絲網的形狀、噴射的草種顏色的不同來實現覆綠效果的多樣變化,相鄰兩個鋼絲網有1cm重疊並分別用鐵絲連接。
[0007]通過本發明的美化裝置變化形狀、噴射的草種顏色的不同來實現覆綠效果的多樣變化,可以實現字體、顏色分割條帶、漸變等各類視覺效果,得到一個立體美觀的風景邊坡。
【專利附圖】
【附圖說明】
[0008]下面結合附圖對本發明作進一步的說明:
圖1為所述美化裝置示意圖;
圖2為本發明的美化裝置使用狀態示意圖;
圖3為本發明的美化裝置使用狀態的剖面示意圖。
【具體實施方式】
[0009]如圖1所示,一種邊坡復綠美化裝置,它包括一組頭尾搭接的條帶式低碳鋼絲網4,每個條帶式低碳鋼絲網內設有尼龍布的條狀袋5,其中裝滿彩色植生混凝土 8,條帶式低碳鋼絲網之間搭接連接。
[0010]再請結合圖2和圖3,一種所述美化裝置的邊坡復綠的美化方法,它包括:
先在已平整的坡面上掛三維網或低碳鋼絲網1,通過錨釘2進行固定,然後在上噴射底色植生混凝土 3 ;
接著將條帶式低碳鋼絲網4,採用L型錨釘6及綁紮鋼絲7與三維網或低碳鋼絲網I和邊坡進行固定,通過改變條帶式低碳鋼絲網的形狀、噴射的草種顏色的不同來實現覆綠效果的多樣變化,相鄰兩個鋼絲網有1cm重疊並分別用鐵絲連接。
[0011]L型錨杆6選用Φ6-8鋼筋打制,長度100-200 cm,按照Im間距進行條帶式低碳鋼絲網的固定。
【權利要求】
1.一種邊坡復綠美化裝置,其特徵在於,它包括一組頭尾搭接的條帶式低碳鋼絲網,每個條帶式低碳鋼絲網內設有尼龍布的條狀袋,其中裝滿彩色植生混凝土,條帶式低碳鋼絲網之間搭接連接。
2.一種如權利要求1的美化裝置的邊坡復綠的美化方法,其特徵在於,它包括: 先在已平整的坡面上掛三維網或低碳鋼絲網,通過錨釘進行固定,然後在上噴射底色植生混凝土; 接著將條帶式低碳鋼絲網,採用L型錨釘及綁紮鋼絲與三維網或低碳鋼絲網和邊坡進行固定,通過改變條帶式低碳鋼絲網的形狀、噴射的草種顏色的不同來實現覆綠效果的多樣變化,相鄰兩個鋼絲網有1cm重疊並分別用鐵絲連接。
【文檔編號】E02D17/20GK104452779SQ201310422436
【公開日】2015年3月25日 申請日期:2013年9月17日 優先權日:2013年9月17日
【發明者】許海巖, 原飛, 謝非, 許利捷, 蘇亞鵬, 葉志翔 申請人:中國二十冶集團有限公司