香港城市大學是什麼大學(揭秘香港城市大學)
2023-07-15 00:05:15
來源:東莞時間網-i東莞
4月22日上午,香港城市大學(東莞)奠基儀式在東莞市松山湖科學城隆重舉行,標誌著香港城市大學(東莞)合作辦學項目進入嶄新階段。
不久的將來,這裡將矗立起一座人文與山水薈萃、科研與產業交融的高水平創新型大學。
那麼,香港城市大學(東莞)建設規模多大,什麼時候開始招生,都設置了哪些專業,未來的學校是什麼樣子……帶著這些問題,記者為廣大讀者解密。
項目總投資額26億元人民幣
香港城市大學(東莞)項目,位於東莞松山湖科學城內,珠三角環線和莞佛高速交叉口東南面,離莞佛高速松山湖出口僅百米,區位優越,交通便利。項目總投資額26億元人民幣,佔地面積約523.9畝,分兩期建設。另外在校園周邊還預留200畝用地支持學校未來發展。
校園所在的松山湖科學城地塊,目前已經在區域層面形成「生態綠核—創新圈層—服務圈層—產業圈層」的結構布局大科學裝置、科研機構和高新技術企業聚集,創新要素集聚的優勢明顯。
可以看到,項目地塊臨近的科研機構及高新企業,都是如雷貫耳的「大咖」級。比如,有國之重器散裂中子源以及南方光源、材料實驗室等大型研發機構,這非常有助於推動創新發展。企業方面,周邊涵蓋華為終端總部、中集智谷、中以研發基地、華為實驗室、易事特等高新企業,有利於產學研一體化發展和創新鏈條的完善,加強人才「造血」能力。
大學2023年正式招生共設4個學院
4月21日上午,東莞召開大灣區綜合性國家科學中心先行啟動區(松山湖科學城)政策發布會,解讀《關於加快推進大灣區綜合性國家科學中心先行啟動區(松山湖科學城)建設的若干意見》(以下簡稱《若干意見》),重磅發布松山湖科學城發展總體規劃、科學功能規劃和空間總體規劃綱要。
可以說,松山湖科學城是新時期東莞參與粵港澳大灣區國際科技創新中心建設和代表國家參與國際競爭與合作的重要戰略平臺。
其中,東莞將加快大灣區大學(松山湖校區)、香港城市大學(東莞)的建設進程,促進一流研究型大學建設取得新進展。
2019年,經過充分溝通和協商,東莞市委、市政府以及東莞理工學院、香港城市大學就合作辦學達成共識,明確了以「大學 大學」模式,由兩所高校作為辦學主體,合作舉辦具有獨立法人資格的辦學機構「香港城市大學(東莞)」。
2020年,東莞市人民政府、東莞理工學院和香港城市大學籤署合作協議,共同舉辦香港城市大學(東莞)。
香港城市大學(東莞)合作辦學項目是東莞市全面貫徹落實「一國兩制」方針、落實國家建設粵港澳大灣區重大戰略部署、推進粵港澳高等教育合作發展、服務粵港澳大灣區高質量發展的重要舉措。
據了解,香港城市大學(東莞)將依託香港城市大學優質的教育基礎,對標世界一流大學的標準引進和配備科研和師資團隊,引進先進教育理念和模式,開展本科生和研究生培養,設立理學院、工程學院、醫學及生命科學院、管理學院共4個學院,於2023年先行開設計算機科學與技術、信息工程、材料科學及工程、機械工程、能源與環境系統工程等學科專業,教學管理按照香港城市大學的教學質量監督體系以及評核標準,確保與香港城市大學的辦學質量一致。
可以看到,香港城市大學(東莞)的科學方向,立足大灣區產業優勢,聚焦新一代信息技術、高端裝備製造、新材料、新能源、生命科學和生物技術,對於東莞打造大灣區先進位造業中心、建設大灣區綜合性國家科學中心先行啟動區,有著重要的帶動支撐作用。
在校園的規劃設計方面,大學按照智慧校園、因地制宜、可持續發展和國際化標準的總體建設要求,以「於山水中成畫卷,於山水外為城郭」的設計主題,融合「合一」「智慧」「多元」「傳承」「生態」等設計理念,致力呈現出一所獨具匠心的國際一流大學校園。
文字:李金健
攝影:東莞市大學籌建辦 供圖
編輯:符德明
本文來自【東莞時間網-i東莞】,僅代表作者觀點。全國黨媒信息公共平臺提供信息發布及傳播服務。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