玉觀音開光後注意事項和禁忌(玉觀音開光的方法)
2023-08-05 08:21:56 2
佩戴玉觀音吊墜要注意什麼
1.佩戴玉觀音吊墜不要外露。2.洗澡時要除下來。3.睡覺時也要除下來。
佩戴 玉觀音需要注意什麼,有什麼禁忌
說到玉器,人們較為喜愛的是佩戴一些有象徵意義的玉石,比如玉觀音,玉佛,玉貔貅等等,那麼如何選擇上等的玉石和佩戴玉石呢?中國和田玉網裡有很多的關於玉石方面的文章,大家可以登陸看看,中國和田玉網今天就教大家正確的佩戴玉觀音,有部分人或許會有點誤解,以為玉石的佩戴只要開光就行,沒有什麼需要講究的,那錯了,因為玉石的不同選擇和不同的佩戴會有不同的效果。舉一個簡單例子,觀音不是女生所佩戴的,玉觀音是男生佩戴,女生適合佩戴玉佛和其他的玉石,所以大家以後在選購玉石的時候需要考慮到這一點。
既然玉器的佩戴有這麼多的講究,那麼部分人會覺得不可思議,其實還有更使人不可思議的事呢,為什麼有些人戴上玉觀音和玉佛,好多不順的事呢?那和很多的因素有關,中國和田玉網提醒大家:首先人身不潔,不要直接貼肉身;不能戴佛像洗澡、進廁所;不能戴佛像有男女事;不能戴佛像向人鞠躬行禮;不能帶佛像睡覺;不能帶佛像出入聲色所;不能帶佛像殺害動物等等。只有注意以上的幾點,才可以把玉石的功效發揮出來。開光玉觀音、佛能避邪、擋災,能夠聚財和護身保平安,尤其本命年、逢九年時能打通流年關節,疏通流年運勢,逢兇化吉,保平安健康,具有招財招福兼聚財之功效,同時對佩戴者還可保佑其子孫吉祥、富貴、健康。
那麼所佩戴的玉石是否一定要請那些對佛學、佛理有著極高修為的高僧或法師來做,平常人對觀音、佛「開光」可以嗎?按照佛法、佛理,對觀音、佛的開光有好多細節和程序上的要求,開光方法有多種,但最重要的是開光者必須要具有對佛學、佛理有著極高修為才能做到!中國和田玉網在這裡教大家一種簡單的開光法:(1)將菩薩用紅布包起,用香火供奉7日,每日上香三支,三拜起身,拜菩薩要時要心無雜念,無欲無求。(2)7日後清早沐浴乾淨身,然後跪在佛前念七七四十九遍南無阿彌陀佛,然後揭開紅布起身就可以佩戴了。相信你通過以上的教法去做,就能夠把不正確的佩戴所造成的不順有所改善,把玉石的效果發揮得更好。
滿意請給分。
佩戴玉觀音的禁忌,麻煩懂的朋友進來!!
阿彌陀佛 所謂女帶觀音男帶佛都是對佛門的褻瀆,做為佛門弟子我為你的做法感到氣憤 最近幾年,一些不太明白佛理的人們,為了自己及家人和朋友平安吉祥,想依賴佛教吉祥物作為「護身符」。一些工藝品廠家便趁機迎合人們的心理需要,用佛菩薩像做徽章、金卡等「護身符」,還宣揚「男帶觀音女帶佛」,甚至有人在金戒指上鑄佛像,不僅帶著佛菩薩像去廁所等不淨之處,還用帶佛像戒指的手摸不淨之處,(曾有人把掛在身上的佛像掉到廁所)。
佛經中雲,若人上廁之後,不洗手持經拜佛,得無量罪,死後入廁中蟲。那麼持佛像入廁之罪就更大了。
若佩之拜佛,亦不合宜,佩之拜人,則彼此折福。
由此可見,佩佛菩薩像徽章無福而招罪,並無護身作用。而佛在經中多次提到讓人稱念佛菩薩聖號,從未說讓人身上佩戴佛像。
欲得佛法實益,須向恭敬中求。敬請十方大德善信,尊敬三寶,同得實益
玉觀音吊墜佩戴禁忌 佩戴玉觀音的禁忌有哪些
阿彌陀佛
不要聽民間傳說隨意佩戴佛菩薩像,那是非常不恭敬,佛菩薩是要安放在上位恭敬誠心供奉的,真想保佑自己平安,就要止惡行善,依教奉行。
既然信佛,就要按佛經和祖師大德的講解來,不要亂聽亂學,佛教也沒有本命佛的說法。
印光大師---(隨意佩戴佛像),佩之拜人,則彼此折福。
前三日接到《歧路指歸》二本,見後附之徽章,頗不謂然。民國二年(編註:1913年)北京法源寺道階法師做佛誕紀念會,以釋迦佛像為徽章,光絕不知其事。事後道階來普陀,送光一徽章,光痛斥其褻瀆。至十二年(編註:1923年)仍復如是。上海亦仿而行之,今居士亦仿而行之。作俑之罪,始於道階。道階尚能講經,而於恭敬尊重,完全不講,亦可嘆也。彼會中所來之一切人員,各須身佩一徽章。若佩之拜佛,亦不合宜。佩之拜人,則彼此折福。然現在由道階提倡,已成通規。光亦知此事不易收拾,然以居士過愛,不能不為一說耳。(《印光法師文鈔·三編·卷二·復鄔崇音居士書》)
再錄一代大德李炳南老居士的開示:
現今之善男信女及在家居士,多以玉制佛像、觀音像掛件為護身符,不僅不戴在衣服外,還緊貼皮膚,入廁不摘,洗澡也不摘,褻瀆之罪絕非淺淺!還妄想依此植福消災,豈有如願之理?!更有傳言所謂『男戴觀音女戴佛』之說!印光大師乃大勢至菩薩化身,於此弊端之始就極陳其過,鑑於此流弊之泛濫,特錄大士之法語示眾!唯願大眾惜福,莫遭罪業!(所引即為印祖《復鄔崇音居士書》)
請問,帶玉觀音,好嗎?
如果你是男的,可以
佩戴玉佛與玉觀音真的避邪嗎?
一種講究。信仰、祝願、祈盼。
戴玉件注意:
防碰、防摔、防火、防汙染、防腥;儘可能避免油漬、汗漬侵入----經常用溫水清洗;避免高溫;不宜與翡翠、寶石同放一起,避免被劃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