紫杉醇及其衍生物在製藥中的應用的製作方法
2023-08-05 12:30:46 3
專利名稱::紫杉醇及其衍生物在製藥中的應用的製作方法
技術領域:
:本發明涉及紫杉醇及其衍生物的用途,特別涉及紫杉醇及其衍生物紫杉垸類化合物在製藥領域中的用途。
背景技術:
:紫杉醇(Paclitaxel,商品名為Taxol(泰素))。其結構式為是1971年美國化學家從短葉紫杉(TaxusBrevifolia)的樹皮中首次獲得的。1992年末,美國FDA首次批准它用於其它化療藥難治的轉移性卵巢癌,後又批准其用於鉑類藥物化療無效的晚期轉移性乳腺癌。目前已在美國、英國、加拿大、瑞典、奧地利等40多個國家上市。我國現有進口和國產製劑(注射劑)用於臨床。紫杉醇的作用機制是導致微管聚合成團塊和束狀並使其穩定,抑制微管網的正常組合。流勢細胞儀檢測結果證實其能產生明顯的G2/M期阻滯,阻止有絲分裂,從而達到抗癌作用。上海第二醫科大學仁濟醫院施安國等人按照美國國立癌症研究所(NCI)八十年代中期制定的對細胞毒類抗腫瘤藥物毒性試驗方案,研究了大鼠腹腔注射紫杉醇連續5天的毒性反應,分別在第8天和第33天各處死一半動物,作血液、生化與病理等檢査。結果表明紫杉醇的毒性是依賴於劑量的,1.16mg/kg劑量組並不產生毒性反應,但5.8mg/kg劑量組出現了嚴重的毒性反應,表現在體重降低、消化系症狀、血液生化指標發生變化。11.6mg/kg劑量組大部分在第1周死亡,存活大鼠經3周恢復期各項指標包括體重、肝功能、血液生化等均已恢復正常。紫杉醇在動物與人類主要由肝臟代謝,ALT、AST值的升高與白蛋白、總蛋白的下降為肝細胞損傷的表現,可作為肝細胞受紫杉醇損害的監測指標。該研究中未發現血液學上的變化,但骨髓塗片中已表現出明顯的抑制作用,可能給藥時間不夠長尚不足以在外周血液中表現出來,儘管這是一個主要限制紫杉醇臨床使用的因素之一,據報導臨床上使用紫杉醇治療後平均7個月(3.518.5個月)各種毒性才能完全表現出來。可見,低劑量的紫杉醇在臨床上是安全的。紫杉醇衍生物為具有以下通式的化合物R1。*/OH或H,及其光學異構體。紫杉醇衍生物如多烯紫杉醇(docetaxel),目前用於治療癌症,用途用法與紫杉醇相同,只是水溶性和抗癌作用比紫杉醇大。其他衍生物是合成紫杉醇和多烯紫杉醇的原料,來源於紅豆杉等植物。痛風(Gout)是體內嘌呤代謝紊亂所引起的一種疾病,表現為高尿酸血症(Hyperuricemia),尿酸鹽在關節、腎及結締組織中析出結晶。痛風的發病率在國外為3%5%,我國30歲以上的男性中20%以上有尿酸過高的情況;而尿酸過高的患者中5%12%會發展為痛風。隨著人們生活水平的提高,這一比例還在不斷升高。痛風發病年齡一般在30歲70歲之間,以男性多(佔95%),男女比例為20:1,是一種"重男輕女"的其中&是H或含l-4個碳的醯基,112是疾病,而且多見於腦力勞動者、偏愛吃肉食、貪酒者以及肥胖者。痛風已由歷史上的"富貴病"發展成為一種現代人常見的"文明病"。痛風發作時出現關節的劇痛和紅腫,伴隨血尿酸水平升高,給病患帶來極大的痛苦。痛風發病的突出臨床表現是劇烈疼痛,關節紅腫發炎;生理上表現為血尿酸濃度異常增高。導致血尿酸增高的主要原因是代謝失常,即嘌呤氧化酶活性增加或腎排除尿酸能力下降。相應地治療痛風的方法是止痛、消炎和降低血尿酸濃度。現有治療痛風的藥物都是50年以前發明的,常用藥物有1治療急性痛風性關節炎的藥物秋水仙鹼目前仍為治療痛風尤其是重症急性發作的有效藥物,腹瀉、嘔吐、腹痛性痙攣是常見的不良反應,並且是毒性的第一指徵,治療有效劑量與其引起胃腸道症狀的劑量相近。非甾體抗炎藥(NSAIDs)可以短期內緩解疼痛,傳統NSAIDs的大部分不良反應尤其是胃腸道毒性是由於其抑制環氧化酶-l(COX-l)引起的。糖皮質激素嚴重急性痛風發作伴有較重全身症狀而秋水仙鹼或NSAIDs治療無效者,可採用或合用糖皮質激素。2防治高尿酸血症的藥物促尿酸排洩藥有丙磺舒、苯磺唑酮、苯溴馬隆等。苯溴馬隆是苯並呋喃衍生物,為近曲小管強效而可逆性的尿酸一陰離子交換劑,能阻斷腎小管對尿酸的再吸收,從而有效降低血尿酸濃度。尿酸生成抑制藥別嘌呤醇及其代謝產物,可抑制黃嘌呤氧化酶,使次黃嘌呤及黃嘌呤不能轉化為尿酸,即尿酸合成減少,進而降低血中尿酸濃度,減少尿酸鹽在骨、關節及腎臟的沉著。雌激素具有促進腎臟排出尿酸的作用,故女性只有在停經後血尿酸水平才升高。目前用於治療痛風藥物所存在的缺陷是毒副作用大,每種藥物對痛風各個致病環節的作用單一。因此,開發毒副作用小並對痛風的各個致病環節具有綜合治療的藥物具有廣闊的應用前景
發明內容本發明的目的是提供紫杉醇及其衍生物的新用途,即在製藥領域中的新應用。實際上,本發明涉及紫杉醇及其衍生物作為製備預防或治療痛風病的藥中的應用。涉及紫杉醇及其衍生物作為製備鎮痛藥中的應用。涉及紫杉醇及其衍生物作為製備預防或治療炎症的藥中的應用。涉及紫杉醇及其衍生物作為製備降低尿酸的藥中的應用。具體地涉及紫杉醇及其衍生物作為製備預防或治療骨關節炎、風溼性關節炎、類風溼性關節炎、痛風性關節炎的藥中的應用;作為製備預防或治療肝炎、結膜炎、心肌炎的藥中的應用;作為製備預防或治療高尿酸血症以及由腫瘤、糖尿病所致繼發性炎症的藥中的應用;作為製備預防或治療感冒或創傷所致疼痛的藥中的應用。上述紫杉醇及其衍生物在治療痛風病的藥中的應用,具體來說可以製備成含有紫杉醇或其衍生物的藥物組合物,劑型可以為注射劑和滴丸劑,還可以製備成注射用粉劑,注射用凍乾粉,片劑,雙層片,速崩片,緩控釋片,膠囊劑,口服液,合劑,軟膠囊,衝劑,顆粒劑,噴霧劑,噴鼻劑,滴眼劑,膏劑,膠布劑,巴布劑等,以上劑型均可按常規方法製得。針對上述症狀的紫杉醇及其衍生物製備的藥劑,根據不同的劑型選擇口服、注射或者外用,具體用量為1100mg/天;優選方案530mg/天;最優選方案注射10mg/天,口服20mg/天,每天1次。以上均以紫杉醇或其衍生物的有效量計。注射液用生理鹽稀釋後靜滴。為了更好地理解本發明的實質,下面將用紫杉醇的藥理試驗及結果來說明其在製藥領域中的新用途。將紫杉醇(海南輕騎海藥股份有限公司,含量99.5%,批號20070818)3g加入250ml聚氧乙烯蓖麻油EL(廣州偉伯化工有限公司,藥用規格,批號20070215)中,充分攪拌5min,再加入無水乙醇250ml,繼續攪拌30min,無菌過濾,分裝得到紫杉醇注射劑,備用。1、紫杉醇防治大鼠急性痛風性關節炎的實驗觀察。A、材料與方法a、供試品紫杉醇注射液,含量為每支30mg,5ml/支,實驗前用生理鹽水配製成0.2mg/ml的溶液。陽性對照藥吲哚美辛片,含量為25mg/片,為重慶科瑞製藥有限責任公司產品,批號070702,實驗前將其研磨成粉末,用蒸餾水配製成2mg/ml的混懸液。給藥劑量按人臨床用藥劑量換算,以60kg人為標準,按照體表面積-劑量換算法計算大鼠給藥等效劑量。紫杉醇的大鼠用量為lmg/kg,給藥容積為0.5ml/100g;吲哚美辛大鼠用量為10mg/kg,給藥容積為0.5ml/100g。b、試劑尿酸鈉,含量為5g/瓶,購自SIGMA公司,批號07304,實驗前用無菌生理鹽水配製成20mg/ml的混懸液。c、實驗動物SD大鼠24隻,SPF級,雄性,體重250300克,由重慶市中藥研究院實驗動物中心提供。動物合格證號SCXK(渝)20070006。d、統計分析各組數據均以;is表示,組間比較採用t檢驗。數據處理在excel及spss10.0軟體中進行。B、實驗方法將24隻大鼠隨機分為模型組、陽性藥物對照組(即B引哚美辛組)和受試藥物組(即紫杉醇組),每組8隻。大鼠痛風性關節模型的製備大鼠適應性飼養後,先預防給藥2天,第3天給藥前(上午)造模3組均予尿酸鈉懸液0.08ml右側踝關節腔內注射(將大鼠麻醉,以無菌操作方法,在大鼠右側踝關節背側,從45度方向插入至脛骨肌腱內側,將尿酸鈉注入到關節腔),每隻動物僅注射l次。供試品(紫杉醇1mg/kg),於每天下午14點到16點尾靜脈注射給藥1次;n引哚美辛片10mg/kg於每天下午13點半灌胃給予1次,連續5天(即造模前給藥2次,造模後再給藥3次),模型組尾靜脈注射給予相同容積的生理鹽水。觀察大鼠右後足踝關節外觀(有無腫脹及腫脹時間、程度),肢體活動情況等。造模前及造模後第一天、第二天、第三天、第四天分別用軟尺測量各組大鼠右後足踝關節周徑(均於注射給藥後約30min,口服給藥後約lh測定),並按如下公式計算各時間點腫脹率。腫脹率(%)=(造模後踝關節周徑一造模前踝關節周徑)/造模前踝關節周徑xlOOn/。C、實驗結果a、一般體徵各組大鼠在造模後23小時內,右後足踝關節均出現不同程度的紅腫,局部皮溫增高,大鼠行走遲緩,患側足爪巻曲,患肢不願著力負重,個別甚至出現跛行,其中紫杉醇組、吲哚美辛組大鼠局部症狀較模型組明顯減輕。造模後第二天,吲哚美辛組和紫杉醇組大鼠右側踝關節紅腫發熱症狀較模型組明顯減輕。造模後第三天及第四天,B引哚美辛組、紫杉醇組大鼠局部紅腫程度較模型組明顯減輕。b、右後足踝關節周徑測量結果造模前各組大鼠右後足踝關節周徑無顯著性差異(p〉0.05)。造模後第一天,紫杉醇組和n引哚美辛組大鼠右後足踝關節周徑較模型組減小(p<0.05)。造模後第二天、第三天及第四天,紫杉醇組和吲哚美辛組大鼠右後足踝關節周徑較模型組明顯減小(pO.Ol)。結果見表l。表l大鼠右後足踝關節周徑(S±s,n=8)tableseeoriginaldocumentpage8注#:p〈0.05vs模型組"pO.01vs模型組c、右後足踝關節腫脹率統計結果結果見表2。表2大鼠右後足踝關節腫脹率(;±s,n=8)tableseeoriginaldocumentpage8注#:p<100%C、實驗結果a、一般體徵各組大鼠在造模後lh內,右後足均出現不同程度的腫脹,局部皮溫增高,稍發紅,大鼠行走遲緩,患側足爪巻曲,患肢不願著力負重,個別甚至出現跛行,腫脹程度隨時間延長逐漸加重,4h左右達到高峰,6h左右稍有減輕。其中U引哚美辛組、紫杉醇組大鼠局部症狀較同期模型組明顯減輕。b、右後足腫脹率統計結果造模後0.5h(注射給藥後0.5h,口服給藥後lh),紫杉醇組大鼠右後足腫脹率較模型組減小(p<0.05)。造模後2h,紫杉醇組和吲哚美辛組大鼠右後足腫脹率較模型組明顯減小(p<0.01)。造模後4h,紫杉醇組和吲哚美辛組大鼠右後足腫脹率較模型組明顯減小(pO.Ol)。造模後6h(注射給藥後0.5h,口服給藥後1h),紫杉醇組和吲哚美辛組大鼠右後足腫脹率較模型組明顯減小(pO.Ol)。造模後24h,紫杉醇組和吲哚美辛組大鼠右後足腫脹率較模型組明顯減小(p<0.01)。結果見表3。D、結論本實驗成功複製了角叉菜膠誘發的大鼠急性足腫脹模型,並以吲哚美辛為陽性對照藥,初歩觀察了紫杉醇對該模型的防治作用。結果提示,lmg/kg紫杉醇對模型大鼠的足腫脹有明顯的抑制作用,與模型組相比,差異顯著。表3大鼠右後足腫脹率(^±s,n=8)tableseeoriginaldocumentpage10注#:pO.05vS模型組;##:p<0.01VS模型組3、紫杉醇對尿酸的影響A、材料和方法a、SD大鼠50隻,SPF級,雄性,體重250300克,由重慶市中藥研究院實驗動物中心提供。動物合格證號SCXK(渝)20070006。b、實驗藥物腺嘌呤購自上海伯奧生物科技有限公司;別嘌呤醇購自浙江海正藥業有限公司;紫杉醇由重慶市中藥研究院製備。c、實驗方法將50隻大鼠隨機分為模型組、鹽水組、別嘌呤醇組、紫杉醇組、對照組,每組10隻。所有動物自由飲水,適應環境l周后開始實驗。對照組予常規飼料;其餘各組均予含腺嘌呤2§^8.(1)的飼料飼餵;除模型組不予藥物外,其餘各組均分別予相對應之藥物,其中別嘌呤醇組予別嘌呤醇62.5mg/(kg'd)(溶於4mL生理鹽水)灌胃;紫杉醇組給予紫杉醇lmg/(kg'd)腹腔注射;鹽水組予等體積的生理鹽水灌胃。各實驗組動物分別於實驗前、實驗第3天、實驗第7天取血。d、監測指標血清尿酸測定BECKMAN生化分析儀測定。e、統計方法組間比較為多因素方差分析。B、結果實驗前、實驗後3d、實驗後7d血尿酸指標測定。見表4。表4實驗前後血尿酸指標(^±s)pmol/Ltableseeoriginaldocumentpage11注與治療前比較tpO.01;與模型組比較AP0.01;與鹽水組比較#PO.01。表4顯示實驗前各組之間血尿酸測定結果無明顯差異(PX).05),具有可比性。實驗後第3d血尿酸變化情況模型組第3d丌始血尿酸水平升高,與對照組相比有非常顯著性差異(PO.01),提示造模成功。各對應藥物治療組與模型組相比有非常顯著性差異(PO.Ol)。各對應藥物治療組與鹽水組相比有非常顯著性差異(PO.Ol)。實驗後第7d血尿酸變化情況與第3d類似。表明紫杉醇具有顯著降低血尿酸作用。4、紫杉醇對冰醋酸致痛小鼠的影響A、材料與方法a、材料動物昆明種小鼠30隻,雌雄各半,體重1822g,由重慶市中藥研究院實驗動物中心提供。藥物紫杉醇注射液,含量為每支30mg,5ml/支,實驗前用生理鹽水配製成0.2mg/ml的溶液。陽性對照藥吲哚美辛片,含量為25mg/片,為重慶科瑞製藥有限責任公司產品,批號070702,實驗前將其研磨成粉末,用蒸餾水配製成2mg/ml的混懸液。冰醋酸由上海試劑四廠生產,批號070630。紫杉醇的用量為lmg/kg,給藥容積為0.5ml/100g;吲哚美辛用量為10mg/kg,給藥容積為0.5ml/100g。b、方法小鼠疼痛模型、動物分組及用藥取小鼠30隻,隨機分為3組,設模型組、陽性對照組(剛哚美辛10mg/kg)和紫杉醇組(lmg/kg),供試品(紫杉醇1mg/kg)於每天下午14點到16點腹腔注射給藥1次;吲哚美辛片10mg/kg於每天下午13點半灌胃給予l次,連續2天,模型組腹腔注射相同容積的生理鹽水。於末次給藥後30min各鼠均腹腔注射0.6%冰醋酸0.1ml/kg致小鼠疼痛模型,觀察各組小鼠扭體反應發生的潛伏期及30min內扭體次數。c、統計方法計量資料用;士s表示,組間比較用t檢驗。實驗數據釆用SPSSIO.O統計軟體處理。B、結果紫杉醇對冰醋酸致化學性刺激的鎮痛作用(扭體法)結果見表5。由表5可知,紫杉醇能明顯延長冰醋酸致痛小鼠扭體反應的潛伏期,減少30min內扭體的次數,與模型組比較,具有顯著性差異(PO.Ol,PO.Ol)。表5紫杉醇對冰醋酸致痛小鼠的影響(x±s,n=10)tableseeoriginaldocumentpage12注與模型組比較,PO.01本實驗結果表明,紫杉醇能延長冰醋酸致痛小鼠扭體反應的潛伏期,減少小鼠扭體的次數,具有顯著鎮痛作用。同樣地,紫杉醇的衍生物由於結構類似,具有相同的官能團,適應症相同,因而可以達到同樣的藥理效果。從以上結果,可以得出本發明的優點在於(1)本發明對已知化合物紫杉醇及其衍生物發掘了新的醫藥用途,開拓了一個新的應用領域。(2)本發明的紫杉醇及其衍生物低劑量使用時安全無毒副作用,藥理作用強,預示著很好的藥用前景。(3)本發明的紫杉醇及其衍生物對痛風致病的各個環節如炎症、疼痛、尿酸過高等均有療效,是能夠對痛風進行綜合治療的藥物。(4)本發明產品原料來源豐富,製備工藝簡單,可以做成口服劑型、注射劑型等,使用方便。(5)本發明的產品具有顯著的鎮痛、抗尿酸所致炎症和降低血液中尿酸的濃度,對痛風具有顯著治療作用。具體實施例方式下面將通過具體的試驗來說明本發明,但本發明的內容完全不局限於此。實施例1紫杉醇注射劑紫杉醇3g聚氧乙烯蓖麻油EL250ml無水乙醇250ml製備方法將紫杉醇加入聚氧乙烯蓖麻油EL中,充分攪拌5分鐘,再加入無水乙醇,繼續攪拌30分鐘,無菌過濾,分裝。實施例2紫杉醇滴丸基質PEG4000和丙二醇按重量比8:l配製。冷凝劑為甲基矽油201-100(廣東訕頭西隴化工廠生產,批號06040701)。取紫杉醇3g,加溶劑無水乙醇5倍量溶解,按處方比例加入27g熔融的基質中,在攪拌條件下回收溶劑;滴制條件為料罐溫度90'C,滴罐溫度10(TC,滴頭內外徑為1.6mm/3.1mm,滴距10cm,滴速45d/min,冷凝劑甲基矽油溫度為0°C。每粒0.2g,含紫杉20mg,每瓶50粒。權利要求1、紫杉醇及其衍生物在製備預防或治療痛風病的藥中的應用。2、紫杉醇及其衍生物在製備鎮痛藥中的應用。3、紫杉醇及其衍生物在製備預防或治療炎症的藥中的應用。4、紫杉醇及其衍生物在製備降低尿酸的藥中的應用。全文摘要本發明涉及紫杉醇及其衍生物在製藥領域中的新用途。該產品低劑量使用時安全無毒副作用,藥理作用強,能對痛風的各個致病環節如炎症、疼痛、尿酸過高等進行綜合治療。文檔編號A61P19/00GK101292975SQ20081006988公開日2008年10月29日申請日期2008年6月25日優先權日2008年6月25日發明者毅張,徐嘉紅,李恆華,楊大堅,鍾國躍,黃小平申請人:重慶市中藥研究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