緬懷英烈不忘初心書信【優秀篇】
2023-08-05 16:41:47 2
一支白菊,三次鞠躬,寄託對逝者的思念,也是讓生者領悟生命的意義。小編整理了 緬懷英烈不忘初心書信,歡迎欣賞與借鑑。
緬懷英烈不忘初心書信【篇一】
銘記歷史緬懷英烈,不忘初心繼續前進。烈士紀念日到來之際,9月30日,省城各界在蘭州市烈士陵園隆重舉行公祭活動,深切緬懷為民族獨立、人民解放和國家富強、人民幸福英勇獻身的烈士。
省領導王三運、林鐸、馮健身、吳德剛、虞海燕、李建華、李榮燦、王璽玉、梁言順、馬世忠、劉萬龍、羅笑虎、嘉木樣·洛桑久美·圖丹卻吉尼瑪、周多明、李慧、馬青林、黃強、夏紅民、楊子興、劉立軍、張津梁、慄震亞、張世珍、張景輝、李沛文、路志強、鄒建雄、袁佔亭、王乘,駐甘部隊領導劉健、徐忠波、楊志斌、李軍,抗戰老兵及省城各界代表一起出席公祭儀式。
松柏頷首,豐碑矗立。蘭州烈士陵園一派肅穆莊重,烈士紀念碑前花團錦簇,紀念碑上「人民英雄永垂不朽」八個鎏金大字格外醒目。
10時整,公祭儀式開始。伴隨著莊嚴高亢的《義勇軍進行曲》,現場各界2000多名代表齊聲高唱中華人民共和國國歌。
國歌唱畢,全場肅立,向為人民解放事業和國家建設事業英勇獻身的烈士默哀。
「我們是共產主義接班人,繼承革命先輩的光榮傳統……」默哀畢,少年兒童面向人民英雄紀念碑,唱響中國少年先鋒隊隊歌,高舉右手、齊敬隊禮,表達他們繼承革命先輩光榮傳統、當好接班人的遠大志向。
深情的《獻花曲》緩緩奏響,18名禮兵託起省委、省人大常委會、省政府、省政協、駐甘人民解放軍和武警部隊、民主黨派、蘭州市委、蘭州市人民政府、蘭州社會各界群眾敬獻的9個花籃,緩步走向烈士紀念碑。
王三運拾級而上,邁步上前,輕輕整理花籃緞帶、鞠躬致意。參加公祭活動的領導緩步繞行,瞻仰烈士紀念碑。省城各界代表依次來到紀念碑前,追思英烈的豐功偉績。
莊嚴的紀念是一次記憶的喚醒,更是一次靈魂的觸動。武警甘肅總隊電視新聞工作站站長屈傑文說:「這裡長眠著為解放蘭州而獻身的革命烈士,站在這塊莊嚴肅穆的土地上,仿佛看到了革命先烈為了中國的解放事業前僕後繼、視死如歸的身影。我們將以革命先烈為榜樣,聽從黨的召喚,忠於黨的事業,努力為中國民族的偉大復興貢獻自己的力量。」老戰士任兆梅表示:「我們緬懷革命烈士的功績,就是要珍惜今天來之不易的生活,繼承他們的遺志,弘揚他們的精神,朝著民族復興之路繼續奮勇前進!」
緬懷英烈不忘初心書信【篇二】
當你外出旅遊沉浸在大自然的美景時,當你津津有味的享受著美味佳餚時,當你取得了榮譽而光榮的登上領獎臺時,你有沒有想過,是誰給了你這一切?毫無疑問,就是那戰爭中堅強不屈、灑遍熱血,的烈士們。
3月15日,我們滿懷期待,來到了溫州市永嘉縣紅十三軍紀念館。紅十三軍是歷時最長、活動最廣的一支革命武裝力量,共有6000人左右,經歷大小戰鬥一百餘次,曾攻克麗水、平陽、縉雲縣城,播下了革命種子。1930年6月,紅十三軍第一團永嘉徐定魁部在進軍海門途中受阻折返回,經樂清隘門嶺時,突遭反動武裝的襲擊,死傷慘重,餘部被俘後被全部殺害,集體埋葬在百崗嶺船山「千人坑」,史稱「隘門嶺事件」。敵人在被俘的紅軍戰士手上,用刀扎個洞,再用繩子把他們串起來,一路押送。其中有一個小紅軍,年僅16歲,有人認為他年紀小,就向蔣淑男認個錯,說不定能留一條活路,可他卻堅決地說:「要殺要剮隨他的便,16年後又是一條好漢!」蔣淑楠氣急敗壞,拿起刀,就把小紅軍的肚子剖開。」一想到他們,我不禁洶湧澎湃,內心激動不已。
山崗上,有一座精美雕像,上面印刻著數位鬥志昂揚的戰士。他們個個拿著刀,用堅定的眼神奮戰,向前衝。如果沒用當年他們的英勇,沒有他們的堅持不懈,哪裡有我們,哪裡有現在美好的時代呢?帶著這種心情,我們抬頭望去,眼前矗立著紅十三軍紀念碑。碑高十米,張愛萍將軍手書的「中國工農紅軍第十三軍紀念碑」十三個金色大字,鐫刻在碑體的青石上。這十三個金色大字,歷經風雨,仍然熠熠生輝。碑下細細鐫刻著的是這座紀念碑血染的年華。同學們各個懷著沉痛的心情,默默地,伴隨著《義勇軍進行曲》的樂聲,緬懷革命先烈,舉行了莊嚴肅穆的儀式。這一刻,我們每個人的心情都不能平靜。腦海裡,仿佛又浮現出了當年炮火硝煙的年代,無數革命先烈面對敵人的屠刀,前僕後繼,視死如歸,拋頭顱,灑熱血的英雄氣概。
導遊帶領我們到了紅十三軍舊址——胡公冕、陳文杰的住所。軍長胡公冕的房間破舊矮小,東西也非常少,一張小床,兩張破椅子。陳文杰的房間稍大,一張床,還有一張方形的木桌。他們兩個的地位已經算高了,可是房間仍然是多麼的簡潔。他們住的只是如此狹小,破舊又簡陋的小屋啊!
至此,我才真真切切的感受到紅軍戰士們的可敬。這一刻,我們不忘先烈,繼承和發揚他們不屈不饒的精神。好好學習,積極進取,早日成才,成為祖國的棟梁。努力吧,為了民族的繁榮昌盛,為了民族的富強,奮鬥!
緬懷英烈不忘初心書信【篇三】
劉胡蘭,她在十五歲就為共產黨主義事業奮鬥,英勇抗敵,堅強無畏地走向死亡。她是一個農村姑娘,她是一個普通的共產黨員。卻用自己寶貴的生命,挫敗了敵人的罪惡陰謀,用自己的青春熱血,書寫一個共產黨員的高尚節操。毛主席曾讚揚她「生的光榮,死的偉大」。毫無疑問的,劉胡蘭使我們學習的對象,只是,這個時代太過平靜,太過忙碌。再尖銳的人也會被這樣擁擠的生活磨洗得麻木與平淡。我們需要像「劉胡蘭」這樣的人來激發那顆一直掩藏在我們內心深處那熾熱而用敏感的心。
烈士們,你們看到了嗎?如今祖國是多麼美麗呀!看著自由自在的白鴿,看著美麗的彩虹,看著我們,看著祖國,你們心裡應該很心慰吧。在美麗富饒的祖國上,你們用自己的堅強與勇氣,用自己的血肉建立了萬裡長城和新中國啦!很好吧,但是如果你聽不見我們的聲音,也就隨便吧。烈士的勇氣是值得我們學習的,儘管如此,我們還在為了幫助人們奮鬥當中!大家幾乎都得到了雷鋒樂於助人的精神,不過我們幫助的都是一些小事,比如借橡皮,鉛筆,告訴別人某題咋做等。劉胡蘭,剛剛也說了,你堅強無畏走向死亡……謝謝!也謝謝雷鋒和烈士們了!
更多相關書信推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