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種託盤輸送迴轉結構的製作方法
2023-08-05 15:10:01

本實用新型涉及單鏈循環輸送領域,尤其是涉及一種單鏈託盤輸送迴轉結構。
背景技術:
隨著人工成本的增加,為克服用工荒的問題,現在許多飯店都用上了自動傳菜設備。但市面上目前使用的傳菜設備大部分都是採用雙鏈條輸送結構,完成對菜餚託盤的水平、豎直及轉彎輸送的。但雙鏈條存在佔用面積大,成本高的問題。因此,是否可以採用單鏈條的形式來完成對託盤的水平、豎直及轉彎輸送,以減小輸送鏈的佔用面積及減少成本,是目前菜餚輸送行業內急需解決的問題。採用單鏈循環輸送需要解決兩個問題,一是要保證託盤一直處於上下、左右運動而不發生翻轉,二是要保證託盤在運行時保持平穩性,防止放置在託盤上的菜餚發生晃動。尤其是在拐彎變向的位置處,託盤更容易晃動。
技術實現要素:
本實用新型的目的是提供一種託盤輸送迴轉結構,解決現有鏈條輸送託盤時,託盤在拐彎位置處運行不平穩的問題。
本實用新型解決其技術問題所採用的技術方案是:一種託盤輸送迴轉結構,包括支架,位於支架頂部的第一驅動齒輪,由第一驅動齒輪帶動的迴轉鏈條,迴轉鏈條上安裝有一組託盤;所述託盤為L型懸臂結構,託盤的上端通過銷軸固定在迴轉鏈條上,託盤的底部且位於銷軸的正下方位置處設置有導向輪;所述第一驅動齒輪的下方還設置有隨第一驅動齒輪同步轉動的導向齒輪,導向齒輪的大小和齒數與第一驅動齒輪相同,且導向齒輪圓心軸到驅動齒輪圓心軸的距離與銷軸中心線到導向輪中心線的距離相適配。
進一步的,所述導向齒輪位於第一驅動齒輪的前下方,且在導向齒輪的上方設置有弧形導軌。
具體的,所述第一驅動齒輪連接設置有驅動軸,驅動軸與驅動電機連接;所述導向齒輪連接設置有從動軸,所述驅動軸上還設置有第二驅動齒輪,所述從動軸上設置有從動齒輪,第二驅動齒輪和從動齒輪的大小和齒數相同,第二驅動齒輪和從動齒輪間設置有驅動鏈條。
為保證導向輪能夠順利的進入導向齒輪的卡齒內,所述迴轉鏈條上升側且位於導向齒輪的外側設置有導向彈片,所述導向彈片與託盤外側邊的運動軌跡相適配。
為保證導線彈片的可靠性,所述導向彈片為弧形彎曲結構,導向彈片的底部固定在支架上,在導向彈片的兩側靠近底部固定點位置處還設置有夾持片,夾持片與導向彈片間留有變形間隙。
本實用新型的有益效果:本實用新型通過在第一驅動齒輪的下方設置同步導向齒輪,用於與託盤下方的導線輪配合,使託盤運行到頂部後進行橫向移動時,不會繞銷軸固定點轉動,從而保證託盤運行的平穩性,防止放置在託盤上的菜餚發生傾斜或者晃動,從而提高託盤輸送的穩定性。所述導向齒輪位於第一驅動齒輪的前下方,為了能夠更好的與託盤的尺寸配合,同時,也避免同一平面布置,佔用面積大的問題。所述導向彈片能夠在託盤運行時,給託盤底部一個向內的推力,使導向輪能夠順利的進入導向齒輪內。
以下將結合附圖和實施例,對本實用新型進行較為詳細的說明。
附圖說明
圖1為本實用新型的結構示意圖。
圖2為本實用新型中第一驅動齒輪與導線齒輪的配合關係圖。
圖3為本實用新型中託盤的立體結構示意圖。
具體實施方式
實施例,如圖1至3所示,一種託盤輸送迴轉結構,包括支架10,位於支架10頂部的第一驅動齒輪1,由第一驅動齒輪1帶動的迴轉鏈條2,迴轉鏈條2上安裝有一組託盤3。所述託盤3為L型懸臂結構,託盤3的上端通過銷軸固定在迴轉鏈條2上,託盤3的底部且位於銷軸的正下方位置處設置有導向輪4;所述第一驅動齒輪1的下方還設置有隨第一驅動齒輪1同步轉動的導向齒輪5,導向齒輪5的大小和齒數與第一驅動齒輪1相同,且導向齒輪5圓心軸到驅動齒輪1圓心軸的距離與銷軸中心線到導向輪4中心線的距離相適配,使得當與銷軸連接處的迴轉鏈條上的鏈節進入第一驅動齒輪1上的齒內時,所述導向輪4同步進入導向齒輪5相應的齒內,即銷軸與導向輪一直處於同一豎直方向上,使託盤3不會繞銷軸發生轉動。
所述導向齒輪5位於第一驅動齒輪1的前下方,防止兩齒輪間發生幹涉,且在導向齒輪5的上方設置有弧形導軌6,使導向輪4運行到齒頂時,導向輪4位於弧形導軌6內,防止託盤3的底部向前翹起而使導向輪脫粒導向齒輪。
為了可以很好的保證第一驅動齒輪1與導向齒輪5同步運行,所述第一驅動齒輪1連接設置有驅動軸101,驅動軸101與驅動電機7連接;所述導向齒輪5連接設置有從動軸501,所述驅動軸101上還設置有第二驅動齒輪102,所述從動軸501上設置有從動齒輪502,第二驅動齒輪102和從動齒輪502的大小和齒數相同,第二驅動齒輪102和從動齒輪502間設置有驅動鏈條8。
為保證託盤上升到頂部時,導向輪能夠順利的進入導向齒輪內,所述迴轉鏈條2上升側且位於導向齒輪5的外側設置有導向彈片9,所述導向彈片9與託盤3外側邊的運動軌跡相適配。所述導向彈片9為弧形彎曲結構,導向彈片9的底部固定在支架10上,在導向彈片9的兩側靠近底部固定點位置處還設置有夾持片11,夾持片11與導向彈片9間留有變形間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