如何正確選擇適合寶寶的紙尿褲(紙尿褲選不對寶寶受罪)
2023-07-27 08:21:53 2
#如何選擇紙尿褲
大家都知道紙尿褲方便又衛生,但是一定要選擇合適的紙尿褲且正確的使用才行,否則就會造成紅PP等諸多問題。下面以我的經驗從如何選擇到如何使用上給大家一些建議。
1、如何選擇紙尿褲
現在基本市面上的紙尿褲大都採用吸收芯體採用絨毛漿混SAP(高分子吸水樹脂),這是目前吸水性最強且普遍使用的芯體結構,各大品牌的區別在於製作工藝,所以要選SAP顆粒分布均勻,吸水後不易起坨、斷層。吸水樹脂對人沒有基本傷害。吸水樹脂是一種新型功能高分子材料,其中的高吸水性聚合物具有無毒、對人體無刺激、無副作用、不凝血的特點。近年來,吸水樹脂已廣泛應用於醫藥、健康等領域,如衛生巾、嬰兒紙尿褲、餐巾紙、醫用冰袋等,一句話總結就是:成分是十分安全的~
那麼應該如何選擇呢?我從以下幾點給大家總結一下
安全性
紙尿褲長時間與嬰童私處接觸,其安全性是重中之重。現行國標要求紙尿褲應潔淨,不掉色,防漏底膜完好,無硬塊質,無破損。除了對菌落指標有要求,對絨毛漿中的可遷移螢光物重金屬含量,以及高吸收性樹脂殘留單體(丙烯酸)和PH值也有規定。
吸收性
嬰兒紙尿褲的吸收性由滑滲量、回滲量、滲漏量三大指標體現。滑滲量指液體流經紙尿褲表層時未被吸收的體積,國標要求滑滲量≤20ml;回滲量是紙尿褲吸收一定液體後,在一定壓力下,返回面層的溶液質。國標要求回滲量≤10g;滲漏量為紙尿褲吸收一定液體後,在一定壓力下,透過防漏底膜的溶液質量,國標要求滲漏量≤0.5g。僅符合國標要求是不夠的,通常市場上正規紙尿褲產品的滑滲量、滲漏量數值都較小,產品間差異主要體現在回滲量上。較小的回滲量是綜合設計水平、工藝控制能力的體現,有效控制回滲量,考驗著一個紙尿褲品牌的研發能力。
舒適性
紙尿褲不漏尿頗為重要,透氣性也是消費者關注的重點。吸收尿液後,熱氣和溼氣聚集在紙尿褲裡,透氣不佳易產生悶熱感,嚴重還會導致屁屁紅腫、發炎,產生尿布疹等。市面上幾乎所有紙尿褲都會強調其透氣性優良。背層是紙尿褲中發揮透氣作用的重要部分,使用微孔透氣膜材料的紙尿褲明顯舒適於不透氣的膜材料。舒適感也和紙尿褲結構有關,結構決定吸水性和透氣性,吸水性和透氣性越強舒適度越高,另外面層直接和皮膚接觸,親膚感越強,舒適度越高。
合體性
吸收性是靜止狀態下的測量指標,而穿著紙尿褲的嬰兒常常是好動的,這時就會有側漏的問題產生。側漏與嬰兒的睡姿有關,而提高紙尿褲的合體性則能減少側漏。立體護圍和彈性腰圍設計有防側漏的效果。紙尿褲的設計也應人性化,滿足嬰兒的需求,面層U型剪裁相比長方形剪裁更符合人體工學。
創新性
消費者對紙尿褲給予更多期望,除滿足嬰兒外,也需要它為看護者帶來便利。如尿顯設計、新生兒的肚臍保護設計、方便穿脫外出攜帶等。
2、如何正確使用紙尿褲
每個階段的寶寶在使用紙尿褲時,父母應該注重的點都是不同的。0-1個月的新生兒排洩次數多,平均每天更換10-12次紙尿褲,紙尿褲的吸水性不是最重要的,要購買透氣性強、伸縮性好的紙尿褲,讓處於快速生長期的寶寶穿著舒服。不要購買過多的新生兒尺寸,因為寶寶很快就會穿不下,而且有些出生時就是大個子的寶寶,很可能一開始就穿不了。
除勤換紙尿褲外,紙尿褲的尺碼也要經常更換,以確保合身。不必急於給寶寶用大一號的紙尿褲,不僅不舒適,還容易側漏。6個月後大多寶寶開始進食固體食物,排洩量也隨之增大,對吸收性和舒適度的綜合要求變高,需要吸收性強且防側漏的紙尿褲,這時的寶寶每次睡覺的時間會變得更長,最好購買能吸收他一整晚尿液的紙尿褲。
為了避免寶寶溼疹。寶寶大便後需要馬上更換紙尿褲,而小便則可以2—3小時換一次,建議在每次餵奶前後、大便後、睡覺前、醒來時,判斷是否需要更換紙尿褲。通常來說0-1個月新生兒階段的寶寶,每天更換紙尿褲的次數為10-12次,1-5個月為8-10次,6個月後可減少到8次。
綜上所述,只要大家選擇正規品牌通過正規途徑買的紙尿褲且正確使用及時給寶寶更換,都是沒有問題的,我家寶寶基本上用的品牌就是大王、尤妮佳、好奇、幫寶適、花王、BBC這幾款,會根據季節不同來更換尿不溼的厚度,但基本上都是以上幾個品牌,供姐妹們參考啦~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