鉤藤套種重樓的栽培方法與流程
2023-07-27 16:48:56 3
本發明涉及農業科技技術領域,尤其是一種鉤藤套種重樓的栽培方法。
背景技術:
重樓的原植物為百合科植物七葉一枝花(Paris polyphylla),以根莖入藥,栽後5年可採收,多年生草本。生於海拔1,800-3,200m的林下。喜溫,喜溼、喜蔭蔽,但也抗寒、耐旱,懼怕霜凍和陽光。年均氣溫13-18℃,有機質、腐殖質含量較高的砂土和壤土種植,尤以河邊、箐邊和背蔭山種植為宜。主產雲南、貴州、四川。
重樓被譽為「消炎之王」,具有清熱解毒,消腫止痛,涼肝定驚的功能。作於疔腫癰腫、咽喉腫痛、毒蛇咬傷、跌扑傷痛、驚風抽搐。重樓的剛性需求決定了其需求量並不會隨其價格的變化作出大的變化。我們都知道,雲南白藥作為重樓的主要需求之一,幾乎佔據了重樓需求的半壁江山,加上其他製藥廠,中藥入藥飲片的需求,重樓的年需求量約為950噸左右,這更是決定重樓的需求不會因價格變化而改變。因其野生資源逐年枯竭,家種難度較大,因而又成為野生變家種的樣板和價格風向標性品種,目前價格持續26個月穩定在800元/kg。
鉤藤為本品為茜草科植物鉤藤Uncaria rhynchophylla(Miq.)Miq.ex Havil.、大葉鉤藤Uncaria macrophylla Wall.、毛鉤藤Uncaria hirsutaHavil.、華鉤藤Uncaria sinensis(Oliv.)Havil.或無柄果鉤藤Uncariasessilifructus Roxb.的乾燥帶鉤莖枝。秋、冬二季採收,去葉,切段,曬乾。具有息風定驚,清熱平肝功能。用於肝風內動,驚癇抽搐,高熱驚厥,感冒夾驚,小兒驚啼,妊娠子癇,頭痛眩暈(中國藥典,2010)。鉤藤適應性強,對土壤要求不嚴,在一般土壤中能正常生長,喜溫暖、溼潤、光照充足的環境,在土層深厚、肥沃疏鬆、排水良好的土壤上生長良好。常生長於海拔800m以下的山坡、山谷、溪邊、丘陵地帶的疏生雜木林間或林緣向陽處。鉤藤植物的野生資源主要分布在廣西、廣東、貴州、福建、江西等地。劍河鉤藤為國家地理標誌保護產品,鉤藤Uncaria rhynchophylla(Miq.)Miq.ex Havil.的人工栽培種,是國內多家製藥廠50多個中藥製劑的主要原料,並大量出口於日本、韓國等國家。
技術實現要素:
本發明的目的是:提供一種鉤藤套種重樓的栽培方法,它能顯著提高重樓移栽成活率與經濟產出。
本發明是這樣實現的:鉤藤套種重樓的栽培方法,包括如下步驟:
1)取野生重樓塊莖,用百菌清1000倍稀釋液浸泡3-5分鐘,生根粉30倍稀釋液浸泡40-80秒,自然晾乾3-5分鐘;
2)將經過處理的野生重樓塊莖在鉤藤行間栽種,栽種的株行距為0.3-0.4m。
野生重樓塊莖的移栽選擇在當年9-11月,在次年的5月搭建遮陽率為60-80%的遮陽網。
由於採用了上述技術方案,與現有技術相比,本發明將取野生重樓塊莖經過特定的處理後,移栽至鉤藤行間,這樣的方式顯然提高了重樓的出苗率,提高重樓移栽成活率與經濟產出。本發明簡單易行、成本低廉,使用效果好。
具體實施方式
本發明的實施例:鉤藤套種重樓的栽培方法,其具體過程如下:
試驗地點:貴州省農科院藥用植物保存圃
試驗時間:2014年5月-2016年8月
試驗規模:100㎡
1、鉤藤栽種
2014年5月,從劍河縣優選100株1年生劍河鉤藤苗,移栽試驗基地,株行距0.8m。
2、重樓處理
用百菌清1000倍稀釋液浸泡3分鐘,生根粉30倍稀釋液浸泡1分鐘,稍微晾乾後移栽。
3、重樓移栽
2015年10月,在鉤藤行間栽種野生重樓塊莖,株行距0.3m。
4、田間管理
2016年5月開始,搭建遮陽網,遮陽率60-80%。
結果:2016年4月份統計出苗率達到30%。高於其它方法出苗率的10-2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