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四季網

關於《大明宮》紀實紀錄片的觀後感

2023-07-27 22:28:22 4

  大明宮像一個人,從嬰孩到白髮蒼蒼的老人到壽終正寢,它見證了大唐最輝煌也最落魄的時候。小編整理了相關的觀後感範文,歡迎欣賞與借鑑。

  關於《大明宮》紀實紀錄片的觀後感一:

  隨著暑期告一段落及60年大慶的日益臨近,我們內牛滿面驚喜地發現,影市已幾乎是清一色國產紅色主旋律大片的天下--b聯和院線網也馬不停蹄地組織了新幾輪的影片首映,有幸參加周五晚的《大明宮》首映,不過這次主創人員並未到場,影院為坐落於浦東八佰伴的新世紀影城,院方提供的抽獎很有特色--n桶爆米花--b自己除了眼福本該再無口福,不過看片搭子讓自己的字典在這一夜添加了兩個新詞:「全家」和「元氣麵包」,很好味,鞋帶先壞元氣呆死阿那大娃元氣呆死嘎--b

  自己不太喜歡在觀影前了解過多影片的相關信息,正如我寫的影評較少涉及劇透一樣,有些東西還是自己去體會比較好。當然事後對自己喜歡的片子會去查找相關攻略,了解多視角的看法及臺前幕後的八卦花絮。雖曾鬼使神差地貴為歷史課代表,不過鑑於自己大腦容量有限,所以底子和某些歷史暴差的童鞋無異,望文生義想當然認為大明宮講的是明朝那些事兒--b

  看影片疑似電視電影的畫面就感覺是用數字攝像機拍攝的,片子採用旁白加真人表演情景再現的形式再現大明宮內發生的一段段歷史大事件,時間跨幅幾乎是整個唐朝計200多年。在90多分鐘有限時間內自然只能蜻蜓點水把各個事件一筆帶過一下。而片中大明宮的建築差不多全由CG製成,由於多是遠景和全景,基本看不出太大破綻,只是稍微感覺有點假,因為P的看上去過分完美了點。

  看到20分鐘左右時,搭子扭過頭來,表情詫異面部扭曲地問到,「這個是紀錄片嗎?」我一邊對其敏銳的洞察力pf的五體投地,一邊堅定地點了點頭--b不過後來無意間看到本片海報赫然標著「歷史劇情大片」的字樣,實有誤導之嫌。搭子聞之,如同心中巨石放下含笑九泉般在之後去了蘇州兩次合計5分27秒整--b

  導演之前拍過一部《圓明園》,估計也是差不多形式。想來現在的學生上歷史等課時藉助多媒體可以形象直觀地學習相關知識,而本片無疑是一本絕佳的教材。雖然有些觀眾對於流水帳式的事件回放並不感冒,或出於對紀錄片本身的不屑,不過自己仿佛又回到青春年少的校園時光--b在這個特殊的教室上了一節生動的歷史課。看到E+cup的武媚娘時和搭子對視後相互會心一笑,還有那長相頗粽子寶塔糖好時巧克力的圍棋棋子。以上一切表明,只要用心,編導一定能拍出感人至深的好電影;同樣只要用心,觀眾也一定可以從一本正經中規中距的表演裡找到雷人的笑點--b看時也不由思考,對於不愛江山愛美人愛藝術的君主是該怒斥其為只為一己之好不顧民生的昏君還是暗自讚嘆他活出真性情真我風採的那份勇氣。

  總之影片客觀扼要詳實地介紹了大明宮的全貌及唐朝的興衰史,可看性尚可。當然我們不能沉浸在曾經的盛世過往的輝煌裡,未來的道路是光明而崎嶇的,要一步步紮實穩當地走下去,退朝

  關於《大明宮》紀實紀錄片的觀後感二:

  大唐,這一個在國人心目中最為神聖的朝代,這一個令世人最為景仰的朝代,這一個造就了無數傳奇的朝代,如今或許只能在那泛黃的紙上依稀地探尋出往日的盛世氣象。

  繁華落盡,一切已煙消雲散。那充滿著詩人慷慨情懷的唐詩,而今只能在學堂裡聽著稚童讀誦出來,詩中那激揚的氣魄已不復尋;那羅衣飄飛的曼妙舞蹈,那盛世絲竹管弦的美妙交響,卻早已經湮沒在漫漫的歷史長河之中,或許殘留了一絲的吉光片羽;那威嚴宏偉的皇家建築,那玲致精巧的宮闕樓閣,都已成斷壁殘垣,在風吹日曬之中銘刻著世間變遷。

  大明宮,那盛世大唐所最雍容大氣的皇宮,那象徵著大唐氣度的皇宮,如今只是在西安北部殘存著過往歲月的一些遺蹟。三倍於凡爾賽宮,五倍於故宮,十二倍於克裡姆林宮,十三倍於羅浮宮,大明宮這座世界歷史上規模最大的磚木結構宮殿群落,我們只能通過這些具體的數字和抽象的比較在腦海中想像那恢宏的氣勢,那莊嚴的氣魄。

  不過由著名導演金鐵木執導的大型紀錄片《大明宮》通過聲色影像把我們帶回了那一個美麗而奢華的朝代,那一個一去不復返的盛世帝國。

  歷史總是記錄在那泛黃的書畫之中,畫紙上那滾滾煙塵的金戈鐵馬,那羅衣飛揚的美麗仕女,那身著奇裝異服的眾多使節,那輕歌曼舞、絲竹管弦齊響的熱鬧筵席,那滿布著皎皎梨花的瑰麗春景,使世人一下子就置身於那神奇的大唐氣象中。紀錄片《大明宮》就在那一幅幅充滿著滄桑歷史氣息的泛黃古畫的交錯展現中開始講述了那一段盛世繁華夢。

  影片精要濃縮了大唐自太宗玄武門之變到黃巢之亂近三百年的歷史,也清晰地交代了大明宮從設計、建造,完工到被毀的整個過程。大明宮這座充滿著大唐記憶的宮殿,這座與大唐命運細細相關的宮殿,在現實中已難覓其往昔的驚豔景象。但影片通過精良的特效技術,用一種近乎還原真實的方法,向我們展現了那一場史詩般的盛宴。《夜宴》的美術班底,《赤壁》的特技團隊,來自美國好萊塢的特技專家,我國最負盛名的古建專家,把大明宮的恢弘氣象展現地淋漓盡致。仿航拍做出來的特效鏡頭,全方位清晰地展示了大明宮的各個布景和位置,讓觀眾從畫面中形象地感受到大明宮的磅礴氣勢和盛世大唐的雍容氣度。

  大明宮以及其內的丹鳳門、含元殿、宣政殿、紫宸殿、蓬萊殿、含涼殿、玄武殿、麟德殿、三清殿、太液池等亭臺樓閣和殿宇廳堂都有各自的特色,但建築已消失,單純地通過文字和語言描述又不直觀,影片運用特效真實還原了各個宮殿的具體形象。朝陽從東方冉冉升起,官員們進入那大明宮的正門--丹鳳門,龐大的宮門與渺小的官員形成鮮明的對比,那帶著一點金色的陽光投射在丹鳳門上更添一種神聖與威嚴。在介紹含元殿這個大明宮的主殿時,特效鏡頭運用地更是令人讚嘆。雖然不是真實拍攝,但真的讓人有種置身於盛世大唐的幻境之中。含元殿全景的展現,仰拍視角的特效的運用,更加烘託了含元殿的龐大和雄偉。含元殿棲鳳閣畫面上的移鏡頭、推鏡頭與特寫鏡頭的交替使用,把棲鳳閣的高大和造型的獨特都完美地呈現了出來。

  畫面上的精彩展現是影片的一大亮點,但是演員與劇情上巧妙地融合,也使影片增色不少。不同於金鐵木曾執導的《圓明園》中的演員設置,只是作為影片的陪襯,而《大明宮》裡的演員角色的安排更是有血有肉。影片沒有從明星中選角,但正是這樣,反而保證了盛唐人物的精神風範。霸氣而嫵媚的武則天,睿智開明的唐太宗,精通音律樂舞的楊玉環,文採橫溢的李白,片中大多數人物,大至帝王皇后,小到宮娥士兵,都能反映出盛唐的風範,給人留下了深刻的印象。特別是楊貴妃這個形象的塑造,非常有突破性。導演打破了人們一貫認為的"環肥燕瘦",找了苗條的白雨飾演楊玉環。她那濃鬱的古典美的外表與清秀娟慧的氣質讓人耳目一新,美妙的舞蹈更是讓人讚嘆不已。導演突出了楊貴妃的能詩善舞的諸多方面的才藝以及聰慧伶俐、善解人意的性格。玄宗與臣子下棋時陷入困境,貴妃以貓和局,挽救了玄宗的敗局。這個細節對人物形象的塑造真讓人拍案叫絕。演員紮實的表演功底,編劇對歷史嚴謹的考證和還原,導演對真實歷史的注重,使得影片講述的內容既有了歷史的依據,避開了瞎編亂謅之嫌,同時又有了鮮活生命力,吸引了觀眾的眼球。

  鬥轉星移,輝煌與榮耀總是像那一江春水般漸漸消失與遠去。大明宮像一個人,從嬰孩到白髮蒼蒼的老人到壽終正寢,它見證了大唐最輝煌也最落魄的時候。當那影片中響起那沉悶,憂傷,哀婉的音樂聲,當長安的老百姓為了躲避戰亂四處逃竄,當大明宮被殘暴的農民軍洗劫的時候,當看到貪婪的官軍爭貨相攻,縱火焚燒,宮室裡坊,十焚六七的時候,一種無緣由的苦澀不由地湧上心頭。在昏黃的夕陽下,殘破的宮殿附近雜草叢生,日落大明宮,或許也意味著大唐的國運將近。

  金碧輝煌的宮殿,萬國歸附的氣勢,海納百川的氣度,百花齊放的文明......隨著大明宮的消失,大唐帝國的覆滅,這一切也儼然成了歷史中那虛無縹緲的塵煙。

  盛世大唐夢,夢落大明宮,回望大唐,回望大明宮,其實這份泱泱大國的情節一直縈繞著我們,這是我們歷史記憶深處最絢麗的一筆。大唐,留給我們的實在是太多太多......。

同类文章
阿甘正傳英文的觀後感

阿甘正傳英文的觀後感

  阿甘正傳英文的觀後感怎麼寫?《阿甘正傳》這部電影,感覺非常的真實,並且令我感動。以下是小編為您整理的阿甘正傳英文的觀後感相關資料,歡迎閱讀!  阿甘正傳英文的觀後感1  WhenIfirstsawthismovieIdidn'tappreciateitlikeIdonow.Because
愛課程網《學習心理學》觀後感

愛課程網《學習心理學》觀後感

  龐維國教授講課時深入淺出,列舉了很多生活化的例子來說明問題;課堂生動、有趣,語言幽默(比如「開汽車的時候最好不要玩深沉」);講解細緻,抓住要點。  愛課程網《學習心理學》觀後感  觀看愛課程網《學習心理學》的智力技能和動作技能專題,看了一會龐維國老師的講解,我就被他風趣幽默、深入淺出的講
拉貝日記觀後感

拉貝日記觀後感

  《拉貝日記》講的是慘絕人寰的南京大屠殺.影片整片非常壓抑,隨著影片的深入,日軍暴行的深入描寫,觀看的心情也越來越沉重.影片結束以後,心中仍然非常難受.給人的震撼感自然不言而喻.  《拉貝日記》電影觀後感  給我感覺最深的印象就是,這沒有過多的刻畫屠殺的場面,但是同樣讓人感受到1937年南
兒童電影《憤怒的小孩》觀後感

兒童電影《憤怒的小孩》觀後感

  孫小傲因為父母長期在外工作,把全部的精力放在了打工賺錢上面了,無暇照看他。無奈之際,他和爺爺相依為命,誰知他的爺爺整天都把心思花在了找老伴的事情上。孫小傲受到了冷落,內心充滿了彷徨、孤獨和苦悶。  《憤怒的小孩》電影觀後感  前不久,學校組織我們觀看了兒童電影《憤怒的小孩》,隨後我感到了
念書的孩子觀後感800字

念書的孩子觀後感800字

  每天晚上給爺爺讀故事、讀課文,已經是開開生活中不可卻少的一部分。看到爺爺欣慰的笑容,是開開一天中最幸福的時候。但這一切都隨著爺爺的離開而逝去,爺爺的笑容已是開開最珍貴的記憶。  念書的孩子觀後感  還記得那一聲聲童稚的朗讀聲嗎?就是那些天籟之聲溫暖了無數人的心。  每天晚上給爺爺讀故事、
念書的小孩觀後感

念書的小孩觀後感

  這是一個催人淚下的故事,主人公代表著兩個群體:空巢老人與留守兒童。一直以來,我們都未能給予足夠的關注,或者說,我們那風華正茂的一代,在現實的無奈逼迫下,把最需要關心的上一代和下一代滯留在一起,造成了千千萬萬個開開和他的爺爺。  念書的孩子電影觀後感  在電影《念書的孩子》中,九歲的開開從
看念書的孩子觀後感

看念書的孩子觀後感

  路開是一個活潑開朗、孝順懂事又勤奮好學的孩子,每天都給爺爺讀書,雖然錯誤百出,但語氣到位,講的娓娓動聽。他和爺爺相依為命,每天晚上都在等身在遠方的爸爸媽媽打來電話,也許這就是開開的精神支柱吧!開開是不幸的,但他是堅強懂事的,他那種超出同齡孩子的堅強實在是讓人感到心酸。  看念書的孩子觀後
廣州烈士陵園觀後感

廣州烈士陵園觀後感

  大學生參觀廣州烈士陵園有感第1篇  清晨,黨員和我們入黨積極分子一行人踏上了參觀學習廣州起義烈士陵園之旅。時值農曆十一月,寒氣微逼,天空卻明淨無雲,格外清爽。烈士陵園的早晨並不安靜,很熱鬧。一進大門,便看到了許多晨練的老人家,神採奕奕,使整個陵園充滿了活力,看到了生機。  廣州起義烈士陵
教師孔繁森觀後感

教師孔繁森觀後感

  也許,時間會衝淡記憶,但人們絕不會忘記,20世紀90年代,有這樣一位共產黨員,他的理想,他的信念,他的人格,他的情操,使千萬人的心靈為之震撼。  他,就是原中共阿里地委書記孔繁森。他把自己的一腔熱血灑在西藏高原。  教師孔繁森觀後感  有這樣一位英雄,生活在一個萬象更新的年代裡,在世界最
觀孔繁森紀念館有感

觀孔繁森紀念館有感

  參觀孔繁森紀念館有感  來到孔繁森紀念館大門口,門上的幾個由江澤民主席題寫的鎦金大字:「孔繁森同志紀念館」,在陽光照耀直下熠熠生輝。這不僅體現了孔繁森同志紀念館作為山東聊城教育基地的重要地位,也顯示了孔繁森同志的精神永遠閃耀著光芒。進入紀念館,孔繁森同志高大威猛的石像形象就迎入了我們的眼