桃花源記教案
2023-07-27 14:22:36 1
1、課型:新授課。
2、課時:1課時。
3、教學目標:知識與技能目標:能正確、流利、有感情的朗讀課文,積累文言字詞;理清文章的敘事線索,理解課文內容。
4、過程與方法目標:在誦讀的基礎上,感受桃花源的美,描繪桃花源的美。
5、情感態度與價值觀目標:體會作者對「桃花源」的理想社會的描述,認識其對美好社會的嚮往和追求。
6、教學重點:感受桃花源的美,描繪桃花源的美。
7、教學難點:理解作者筆下的理想社會及作者寄託的思想感情。
8、教學過程:創設情境,導入新課。
9、首先,看PPT欣賞圖片。同學們,當你們看到這樣的美景時,腦海中會想到哪個成語?(引出「世外桃源」這個成語)「世外桃源」這個成語是晉朝陶淵明在《桃花源記》中所描述的一個與世隔絕的,不遭戰禍的安樂而美好的地方。現在我們一起跟著漁人到這個世外桃源去看看。
10、初讀課文,整體感知。學生分享交流——了解作者及寫作背景。
11、陶淵明,東晉著名詩人,字元亮,名潛,世稱靖節先生,因其宅邊曾有五棵柳樹,又自號「五柳先生」,潯陽柴桑(今江西九江市西南)人。
12、本文大約寫於宋永初二年(421年),陶淵明約57歲。他既拒絕過東晉政權的徵召,又拒絕同劉裕的宋政權合作,而以《桃花源詩並記》寄託了自己的社會理想。
關鍵詞: 桃花源 教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