垃圾簡訊歸哪個部門管(垃圾簡訊暗藏陷阱和黑洞)
2023-07-27 23:24:48 1
多年來,垃圾簡訊一直讓消費者不堪其擾。據上海市消保委最新調查,76%的消費者表示經常收到「106」開頭的垃圾簡訊。106簡訊平臺是垃圾簡訊的最大發送源頭,並且已經不是普通「垃圾」,而是有毒有害「垃圾」。
查詢相關資料可知,106簡訊基於中國移動、中國聯通和中國電信三大運營商提供的簡訊埠發送簡訊。運營106開頭簡訊的企業需要電信管理部門頒發的資質牌照,並且106簡訊發送者也需要進行嚴格的實名認證。照理說,106簡訊會很靠譜,甚至成為制約各類垃圾欺騙簡訊的有力武器。但上海市消保委調查發現,106簡訊魚龍混雜,消費者難辨真假。以消費者反映較多的標註「工商銀行」和「建設銀行」的貸款類簡訊為例,竟然沒有一條是真的。
工商銀行上海市分行表示,工商銀行向客戶發送的各類簡訊在客戶手機端均以95588顯示。建設銀行上海市分行表示,建設銀行簡訊金融業務服務號碼為95533或106980095533,其餘非建設銀行發送。
上海市消保委專門做了一項消費者調查,對於106開頭的標註「工商銀行」的簡訊,9%的被調查者認為由工商銀行發送,16%的被調查者認為其中一部分由工商銀行發送,54%的被調查者不確定是誰發的,只有21%的被調查者認為一定不是工商銀行發送的。
對於這種掛羊頭賣狗肉的106簡訊,如果消費者信以為真,那就可能被不法商家套取個人信息,甚至落入高利貸的陷阱。如果消費者不堪其擾,回復「T」退訂,則可能受到變本加厲的「持續轟炸」。原因在於一旦回復了簡訊,電腦就會確認該號碼有人在正常使用,進而標記為活躍用戶。更有甚者,不法商家還會把這個電話號碼再低價賣給其他同業公司,導致消費者持續受到各種各樣的信息和電話騷擾。
傳統簡訊通過網際網路技術升級後,106簡訊成為陷阱重重的「重災區」。這樣的技術被不法商家使用,成為引誘消費者掉入陷阱的利器。
近期,中國消費者協會就曝光了不法商家利用積分到期,催辦兌換相應商品或服務涉嫌誤導消費的行為。這些所謂積分兌換商城中充斥了大量假冒偽劣產品。如「積分兌換商城」中,用1700積分 188元就能兌換一條原價1888元的「加拿大鵝」羽絨被,而事實上加拿大鵝公司壓根沒有羽絨被產品。
有些106簡訊內的連結是釣魚網站,通過誘導消費者點擊運行含有木馬病毒的軟體安裝包,獲取消費者敏感信息,通過帳號支付、商戶快捷支付等方式盜取消費者帳戶資金。
106簡訊平臺是垃圾簡訊的最大發送源頭,暗藏著坑害消費者的陷阱和黑洞。業內人士指出,清除這些有毒「垃圾」,需要多方統一發力。比如,電信運營商加強對騷擾信息的甄別、攔截,完善簡訊騷擾防護功能,消費者增強舉報維權意識,商家增強自律意識等。但關鍵的一招是,依法依規強化治理,通過協同監管尤其是源頭監管來斬斷利益鏈條,切實提高違法成本,還消費者一個天朗氣清的電信消費環境。
欄目主編:陳璽撼 題圖來源:圖蟲 圖片編輯:徐佳敏
來源:作者:束涵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