車輪外傾角調節裝置製造方法
2023-07-27 23:32:31 2
車輪外傾角調節裝置製造方法
【專利摘要】本實用新型提供一種車輪外傾角調節裝置,至少包括上擺臂、螺栓、轉向節,所述轉向節與上擺臂之間通過螺栓連接,其特徵在於:所述轉向節上擺臂安裝孔為長圓孔或長方形孔;所述螺栓為偏心螺栓;所述安裝孔周邊制有與偏心螺栓相配合的臺階;所述臺階有兩個,對稱分布在所述安裝孔兩側;所述偏心螺栓的偏心部分為偏心墊片,與螺帽鄰接;所述偏心墊片與兩個臺階間隙配合。通過優化轉向節和連接螺栓的結構,可以通過調節轉向節與上擺臂之間的偏心螺栓,增大後輪外傾角調整範圍。
【專利說明】車輪外傾角調節裝置
【技術領域】
[0001]本實用新型涉及汽車製造領域,特別是涉及一種車輪外傾角調節裝置。
【背景技術】
[0002]雙橫臂式懸架一般在運動型的轎車、SUV後懸架上應用的比較多,懸架採用上下不等長搖臂設置,兩搖臂通過壓裝軸套與轉向節連接,共同吸收橫向力,因此橫向剛度大。車輛行駛一段時間後,軸套產生塑性變形,造成後輪四輪參數不易調整,超出規定要求。此懸架結構要求零部件尺寸控制精度高,並且只能通過下擺臂偏心螺母對後輪外傾角、前束角進行調整,調整量較小,無法彌補軸套塑性變形量,造成後輪外傾角不合格,導致輪胎出現偏磨現象,同時輪胎偏磨車輛只能更換零部件,人員維修困難、成本高,顧客產生嚴重抱怨。
【發明內容】
[0003]本實用新型要解決的問題是提供一種車輪外傾角調節裝置,克服現有技術中只能通過下擺臂調整螺母和偏心螺栓對外傾角、前束角進行調整,且調整量小的不足;同時避免輪胎偏磨車輛更換零部件,降低維修困難及成本。
[0004]為解決上述技術問題,本實用新型採用的技術方案是:一種車輪外傾角調節裝置,至少包括上擺臂、螺栓、轉向節,所述轉向節與上擺臂之間通過螺栓連接,其特徵在於:所述轉向節上擺臂安裝孔為長圓孔或長方形孔;所述螺栓為偏心螺栓。
[0005]進一步,所述螺栓的偏心部分為偏心墊片;所述偏心墊片與螺帽固定連接或一體製成;所述安裝孔側邊制有與螺栓相配合的臺階;所述偏心墊片與臺階組成平面高副。
[0006]進一步,所述臺階有兩個,對稱分布在所述安裝孔兩側;所述偏心墊片位於兩個臺階之間,與兩個臺階間隙配合。
[0007]進一步,所述偏心墊片為圓形,所述螺栓的螺杆部分的軸心與偏心墊片的圓心之間的距離為偏心墊片直徑的0.13-0.145倍;所述安裝孔寬度大於所述螺栓的螺杆部分的外徑,小於偏心墊片的直徑;所述安裝孔的長度為偏心墊片直徑的0.63-0.645倍。.[0008]進一步,所述安裝孔長度為18.5mm,寬度為12.5mm,兩端為半徑6.25mm的半圓形;所述偏心墊片直徑為29mm ;所述螺栓的螺杆部分的軸心與偏心墊片的軸心之間的距離為4mm ;所述螺栓的螺杆部分的外徑為12mm。
[0009]進一步,所述螺栓與所述安裝孔之間設置有墊片,所述墊片大小與偏心墊片一樣。
[0010]本實用新型具有的優點和積極效果是:
[0011]通過優化轉向節和連接螺栓的結構,可以通過調節轉向節與上擺臂之間的偏心螺栓,增大後輪外傾角調整範圍;同時降低了操作人員工作強度和維修成本。
【專利附圖】
【附圖說明】
[0012]圖1為本實用新型結構示意圖
[0013]圖2為本實用新型轉向節上擺臂安裝孔結構示意圖[0014]圖3為本實用新型偏心螺栓結構示意圖
[0015]圖4為圖3的左視圖
[0016]其中:
[0017]1.轉向節2.偏心螺栓
[0018]3.安裝孔4.偏心墊片
[0019]5.墊片6.臺階
[0020]7.上擺臂
【具體實施方式】
[0021] 本實用新型將現有轉向節上擺臂安裝孔由圓孔更改為可調結構的長圓孔或長方形孔,並將連接螺栓改為偏心螺栓。如圖1、2、3、4所示,轉向節I與上擺臂7之間通過偏心螺栓2連接;所述偏心螺栓2的偏心部分為偏心墊片4,形狀為圓形,與螺帽鄰接,可以與螺帽一體製成也可固定連接;所述轉向節I與上擺臂7之間的安裝孔3為長圓孔,所述長圓孔周邊制有與偏心螺栓2相配合的臺階6 ;所述臺階6有兩個,對稱分布在安裝孔3兩側,所述兩個臺階6之間的距離為29mm ;所述安裝孔3長度為18.5mm,高度為12.5mm,兩端為半徑6.25mm的半圓形;所述偏心螺栓2的偏心墊片4直徑為29mm,與兩個臺階6間隙配合;所述偏心螺栓2的螺杆部分的軸心與偏心墊片4的軸心之間的距離為4mm ;所述偏心螺栓2的螺杆部分外徑為12_。在偏心螺栓2與安裝孔之間還可以增加墊片5 ;所述墊片5與所述偏心墊片4的大小規格一樣。
[0022]調整車輪外傾角的時候,現有技術的調整範圍為-1.35°~-2.35°,若後輪外傾還無法調整到標準範圍,通過旋轉偏心螺栓2和墊片31,繼續增大外傾角,如圖1所示,通過向左/右旋轉偏心螺栓2 (大約40° ),偏心螺栓2導杆相對可調轉向節長圓孔位移為2X (14.5-12) =5mm,即外傾角度變化為0°~1.17°,從而使後輪外傾角調整範圍為-0.18。~-2.35。。
[0023]以上對本實用新型的有限實例進行了詳細說明,但所述內容僅為本實用新型的較佳實施例,不能被認為用於限定本實用新型的實施範圍。凡依本實用新型申請範圍所作的均等變化與改進等,均應仍歸屬於本實用新型的專利涵蓋範圍之內。
【權利要求】
1. 一種車輪外傾角調節裝置,至少包括上擺臂、螺栓、轉向節,所述轉向節與上擺臂之間通過螺栓連接,其特徵在於:所述轉向節上擺臂安裝孔為長圓孔或長方形孔;所述螺栓為偏心螺栓。
2.根據權利要求1所述的裝置,其特徵在於:所述螺栓的偏心部分為偏心墊片;所述偏心墊片與螺帽固定連接或一體製成;所述安裝孔側邊制有與螺栓相配合的臺階;所述偏心墊片與臺階組成平面高副。
3.根據權利要求2所述的裝置,其特徵在於:所述臺階有兩個,對稱分布在所述安裝孔兩側;所述偏心墊片位於兩個臺階之間,與兩個臺階間隙配合。
4.根據權利要求3所述的裝置,其特徵在於:所述偏心墊片為圓形,所述螺栓的螺杆部分的軸心與偏心墊片的圓心之間的距離為偏心墊片直徑的0.13-0.145倍;所述安裝孔寬度大於所述螺栓的螺杆部分的外徑,小於偏心墊片的直徑;所述安裝孔的長度為偏心墊片直徑的0.63-0.645倍。?
5.根據權利要求1至4任意一項所述的裝置,其特徵在於:所述安裝孔長度為18.5mm,寬度為12.5mm,兩端為半徑6.25mm的半圓形;所述偏心墊片直徑為29mm ;所述螺栓的螺杆部分的軸心與偏心墊片的軸心之間的距離為4_ ;所述螺栓的螺杆部分的外徑為12_。
6.根據權利要求2至3任意一項所述的裝置,其特徵在於:所述螺栓與所述安裝孔之間設置有墊片,所述墊片大小與偏心墊片一樣。
【文檔編號】B62D17/00GK203460927SQ201320463663
【公開日】2014年3月5日 申請日期:2013年7月30日 優先權日:2013年7月30日
【發明者】張躍輝, 徐彩明, 智立勃, 馬洪雨, 張欣立, 劉勇, 陳建, 李勇, 白學豐, 劉偉 申請人:天津博信汽車零部件有限公司