學生觀《庫爾班大叔上北京》觀後感
2023-07-27 20:42:33 2
《庫爾班大叔上北京》是天山電影製片廠2002年出品的電影,獲得了2003年第九屆中國電影華表獎優秀故事片三等獎。下面是相關的觀後感範文,快來圍觀吧。
學生觀《庫爾班大叔上北京》觀後感一:
這個也算是久仰大名如雷貫耳的神片了,地位很高,因為某些需要。看到上集的最後一幕,毛澤東接見庫爾班,掌聲不時響起來。
想起稍前看的央視多年前在巨人史玉柱搞巨人大廈失敗的對話,那些觀眾專家對史玉柱各種BB,史玉柱尷尬無語,無地自容,但他沒有倒下,而是換了一個地方又站了起來,對那些BB的打臉真的是啪啪啪。此處應該有掌聲。
那些年,去北京見太陽,去天安門朝聖,應該是大多數中國人的一個心願,可惜能達到的人並不多。在今天,去北京仍然是很多人的心願,但依然有很多人去不起,不單單是遠和貴,你懂的。
電影沒什麼意思,提兩點八卦,是一領袖專業戶古月老師,不幸幾年前身故了,他的領袖扮相應該是最像的,比唐國強等都要出色。另一點是編劇過華,這位早年的主旋律「專家」,近兩年也趟起了國產恐怖片的混水,著名的爛片包括山寨《活埋》的《異種》。
學生觀《庫爾班大叔上北京》觀後感二:
影片中的庫爾班大叔,代表新疆各族人民受到了毛澤東主席的親切接見,幸福的暖流通過庫爾班大叔融進了我們的血液,緩緩流入心田,令人激奮,令人昂揚,催人奮進。居民在觀看影片的同時,也見證者新疆的變遷,感受著今天幸福、美好的生活。
觀看《庫爾班大叔上北京》後,陳阿姨感慨的說,「我們現在的生活真來之不易呀,感謝毛主席,感謝共產黨,我們一定珍惜現在的幸福生活,把身體鍛鍊好,好好享受國家好政策。」中華民族具有輝煌燦爛、博大精深的文化,資源共享工程利用現代化高新技術手段,將中華民族幾千年來沉澱的各種類型的文化信息資源精華,通過網絡讓人民共享。
通過播放影片,激發了各民族相互包容、相互學習、相互欣賞、緊密團結、和諧共建美好生活的嚮往。只有民族的團結才能有社會的和諧。漢族和其他少數民族兄弟永遠都是一家人。東方社區也會為構建和諧社區做不懈努力。
學生觀《庫爾班大叔上北京》觀後感三:
庫爾班1883年出生在一個貧苦農民家庭,從小過著牛馬不如的生活。解放後,他翻身當家作主,過上了幸福的生活。他懷著對黨和領袖的感恩之情,多次要騎毛驢上北京看望毛主席。1958年6月28日,他作為全國勞動模範在北京中南海受到毛主席的親切接見,實現了他一生中最大的心願。
電影《庫爾班大叔上北京》再現了這一感人故事。當電影畫面呈現庫爾班在巴依(地主)家受壓迫、過著牛馬不如的生活情景時,託乎提汗的眼淚止不住地往下流,懂事的孫女熱依汗古麗·依明江拿起紙巾幫奶奶擦拭;在看到庫爾班翻身得解放,日子一天天好起來時她又多次熱烈鼓起掌來……
一個半小時的電影在人們的眼淚、鼓掌聲中結束。託乎提汗看著銀幕久久不願離去。「我每次看電影,都像是和父親的一次親切見面。有好多話,要對父親說一說。我的病在我家親戚、自治區黨委書記陳全國的關懷下治好了。在黨的富民政策指引下,鄉親們的生活比以前不知要好多少倍!」託乎提汗說,「爸爸,放心吧,我們會把愛黨愛國情懷發揚光大的!
更多相關觀後感推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