無洩漏流體閥門的製作方法
2023-05-24 19:41:36 3
專利名稱:無洩漏流體閥門的製作方法
技術領域:
本實用新型涉及一種閥門,尤其是一種用於各種流體輸送的閥門。
目前在各種氣、液體特別是有毒氣、液體的輸送裝置及設備中,所使用的閥門全部為截止閥形式的閥門,即在閥體內進出口中間設有一個錐體閥芯,閥芯與閥杆相接,閥杆的另一端位於閥體外,並裝有手輪,通過旋轉手輪即可達到開、關的目的。這種結構形式的閥門難以密封,由於手輪和閥杆經常轉動,流體沿閥杆自閥體內流出,造成流體的洩漏,在實踐中即使頻繁更換閥門,也不能杜絕流體的洩漏,即造成汙染,又提高生產成本,給生活和生產帶來極大不便。
本實用新型的目的是提供一種無洩漏的流體閥門。
本實用新型的技術解決方案是一種無洩漏流體閥門,設有筒體4,筒體4的一端接有進嘴5,另一端接有出嘴10,筒體4內設有可軸向移動和轉動的能將進嘴5的內孔封死的塞6,塞6的內部裝有一個相對於塞6可轉動的調節閥筒7,調節閥筒7與出嘴10的內端頭匹配,調節閥筒7上還設有與塞6上的孔14相對應的與調節閥,筒7內腔相通的孔15,塞6上還還設有鐵瓦8,在筒體4外套有可轉動的手輪1。手輪1內設有與鐵瓦8相對應的永磁體2。
所述的手輪1內還設有彈簧12和鋼珠13,筒體4上設有與鋼珠13相匹配的凹坑。
本實用新型與現有技術相比,由於在進嘴與出嘴之間設有一個筒體,筒體內腔與筒外隔絕,杜絕了流體自閥門處洩漏現象,具有無洩漏,不汙染、降低維修成本等優點。
以下結合附圖和具體實施方式
對本實用新型做進一步描述。
圖1是本實用新型具體實施方式
的主視圖;圖2是
圖1所示的A-A剖視圖。
如
圖1所示4為筒體兩端加工有螺紋並用螺母9將進嘴5和出嘴10扭緊固定,為了防止洩漏,可加有密封墊。這種結構即可保證在進嘴5與出嘴10之間由筒體4全部密封。筒體4內的塞6右端為錐體狀,容易將進嘴5的內孔封死。左端為圓柱狀,與筒體4內孔相配,並可轉動和軸向移動。調節閥筒7置於塞6內,也可相對於塞6轉動。調節閥筒7的右端加工有與其內腔16相通的孔15,塞6上與調節閥體7右端的孔15相對應處加工有孔14。在塞6的左端圓柱上鑲嵌有兩塊對稱的鐵瓦8,調節閥筒7的左端加工成90度角的凸狀,出嘴10的右端加工成90度角的凹狀與調節閥筒7的左端相匹配(參看
圖1)。套在筒體4外的手輪1內鑲嵌有兩個對稱的與鐵瓦8相對應的永磁體2,手輪1內還裝有兩個對稱的彈簧12和鋼珠13,筒體4外加工有與鋼珠13相匹配的凹坑。
其工作過程為如
圖1所示將進嘴5與出嘴10接在管路中,通過筒體4將閥體內外隔絕,當需要打開閥門時,撥動手輪1向左側移動,由於永磁體2吸引塞6上的鐵瓦8,因此塞6帶動調節閥筒7一起向左側移動,此時塞6的錐體部分脫離進嘴5的內孔將進嘴5打開。由於此時調節閥筒7上的孔15與塞6上的孔14沒有重合、流體只能自進嘴5的內孔進入筒體4內而不能自出嘴10的內孔流出。只有當撥動手輪1向左移動使調節閥筒7的左端與出嘴10的右端相吻合時,再轉動手輪1,由於永磁體2吸引鐵瓦8,塞6也隨之轉動,此時調節閥筒7由於與出嘴10相吻合而不能轉動,當塞6轉動到孔14與孔15相重合時進嘴5的內孔與出嘴14的內孔才連通。達到打開閥門的目的,當需要關閉閥門時,首先轉動手輪使孔14與孔15錯開位置,即切斷流體通路,再撥動手輪向右移動並使塞6的錐體封死進嘴5的內孔,同時彈簧12將鋼珠13彈進筒體4上的凹坑中定位。
本實用新型不只限於上述實施方式,任何可能的實施方式均屬於本實用新型的基本思想。
權利要求1.一種無洩漏流體閥門,其特徵在於設有筒體[4],筒體[4]的一端接有進嘴[5],另一端接有出嘴[10],筒體[4]內設有可軸向移動和轉動的能將進嘴[5]的內孔封死的塞[6],塞[6]的內部裝有一個相對於塞[6]可轉動的調節閥筒[7],調節閥筒[7]與出嘴[10]的內端頭匹配,調節閥筒[7]上還設有與塞[6]上的孔[14]相對應的與調節閥筒[7]內腔相通的孔[15],塞[6]上還設有鐵瓦[8],在筒體[4]外套有可轉動的手輪[1],手輪[1]內設有與鐵瓦[8]相對應的永磁體[2]。
2.根據權利要求1所述的無洩漏流體閥門,其特徵在於所述的手輪[1]內還設有彈簧[12]和鋼珠[13],筒體[4]上設有與鋼珠[13]相匹配的凹坑。
專利摘要本無洩漏流體閥門,設有筒體4,筒體4的一端接有進嘴5,另一端接有出嘴10,筒體4內設有可軸向移動和轉動的能將進嘴5的內孔封死的塞6,塞6的內部裝有一個相對於塞6可轉動的調節閥筒7,調節閥筒7與出嘴10的內端頭匹配,調節閥筒7上還設有與塞6上的孔14相對應的與調節閥筒7內腔相通的孔15,塞6上還設有鐵瓦8,在筒體4外套有可轉動的手輪1,手輪1內設有與鐵瓦8相對應的永磁體2。
文檔編號F16K1/00GK2216173SQ9423014
公開日1995年12月27日 申請日期1994年8月30日 優先權日1994年8月30日
發明者於富春 申請人:於富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