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央電視臺雞年春節聯歡晚會觀後感+完整視頻
2023-07-27 14:33:18
難忘的央視春晚伴隨著我們跨進一個新的春天。下面是中央電視臺雞年春節聯歡晚會觀後感,也許對你有幫助哦。
20xx中央電視臺雞年春節聯歡晚會觀後感一:
春晚很俗,確實很俗很俗,鏡頭所到之處儘是所有人都拼盡全力要弘揚中國優秀傳統或傳統美德,卻總給我一種感覺:所有檯面上的這些人喊這些空話都已經喊到累了。春晚主持人總是說著很俗氣的祝福語。如「團聚」,「熱情好客」,「過年好」,「祝大家新年好」,「我們給您拜年啦」。聽得我一點也熱情不起來。
電視上越想要表現出來的,應該就是現實中我們越缺少的。
不過我們可以理解它的良苦用心。因為電視臺有自己的傳播目的和它的媒體職能,它所費心營造的「虛擬世界」會影響我們(觀眾)認知這個現實世界。
但現在信息渠道早就已經遠遠不只電視這種傳統媒體了。所以就我們平時在其他地方(如:新浪微博,今日頭條,等諮詢端)獲得的信息(當然這裡不能包括謠言),我們可以這樣認為:春晚它所要呈現的是一種理想化的中國。
為了烘託節目效果,現場叫好的人應該都是安排好的,這點沒啥,《我是歌手》經常這樣幹。
看到這段話,覺得很形象...「由於文明包皮的絕緣副作用,那些神經已經日見萎縮」
語言類節目如相聲小品不說真話,絕對不敢大膽諷刺任何東西。好的、有建設性的劇本應該都被一些神秘的「老頭老太太」(節目審查組)斃掉了。所以建議大家還是選擇看郭德綱的相聲吧,好歹我們還能借他之口說出自己心中所想。
央視想要我們做到怎麼怎麼樣,我們現在就不怎麼怎麼樣,而且還要罵它為何如此虛偽,俗氣,老套。然而它難道不是我們平時的樣子嗎?不敢輕易改變,因為怕承擔不了改變的代價。
我門在奢求央視做出改變之際,有想過自己要活的與昨天不同嗎?
最後一句話太裝比了,不過為保證完整性,就不刪改了。
仔細想來,春晚愈來愈不能引起的我的觀看興趣,甚至讓我感到厭惡,與我對於春節的感受愈來愈淡有很大關係。
小時候還可以給親戚磕磕頭,拿拿壓歲錢,而且那個時候每年都可以吃餡裡包著或1圓、或5毛或1毛硬幣的餃子,所以我每次都先用筷子戳破一整碗的餃子皮看裡面有沒有硬幣,然後再失望地一個一個把它們吃完。
那個時候吃到硬幣的快樂應該和現在在微信上搶到紅包差不多。不過很難等同。就像是那個時候玩彈珠輸了一局要比現在玩英雄聯盟(一種網路遊戲)輸一局要難過得多。
現在春節時雪下得越來越淺,雪人都堆不起來。也是導致我對於春節的感受愈來愈淡的原因。每年回家之前都暗下決心:「今年一定要堆一個超級大的雪人」,不過每年都不了了之。
對於春節的美好的回憶我可以寫5000+字,但是都不能將那種「感覺」(就是現在央視極力渲染的:團聚、熱情、歡樂)挽回,難到這就是成長的代價?
那個時候天是藍的,水是可以喝的,春晚小品還是有趙本山的,餃子裡是可以吃到硬幣的。
20xx中央電視臺雞年春節聯歡晚會觀後感二:
吃過年夜,分完壓歲錢,我們早早的守在了電視機的面前,等待《春節聯歡晚會》的到來。「來了」,妹妹大聲地叫道,大家的目光瞬間轉向了電視。
春晚的主持人有六位:朱軍、李詠、董卿、撒貝寧和李思思,這次春晚比以往所有的春晚都要好。開場節目是由48位主持人聯唱《歡歌賀新春》,緊接著就是一個個有趣的節目,有歌曲:鳳凰傳奇唱的《中國味道》,王力宏唱的《十二生肖》,孫楠唱的《淨土》等;有相聲:《這事兒不賴我》,《敗家子》,《東西南北大拜年》等;有小品:《今年的幸福2》,《大城小事》,《我要上春晚》……
我最喜歡的就要數秦海璐、王茜華、孫濤、方清平表演的小品《你攤上事了》,寫了孫濤扮演的保安和秦海璐扮演的公司趙總經理,因為一張進門證件,發生了衝突的故事。保安始終堅持原則——沒有牌不讓進,連公司的趙總理也不讓進,後來,來了一個討債人,卻把自己的牌給了她,讓她進去等等。我相信,小品《你攤上事兒了》會真的攤上事兒的,攤上大事兒的,攤上最受全國觀眾喜愛春晚節目評選中獎的大事!
這件事使我想起了以前,我當組長的時候,大家都到我這來背書,我經常給男同學寬一點,給女生嚴厲一些,所以傍晚留下來的都是女生,後來老師在抽查中發現了這種情況把我這個組長給撤了,看見這個小品想起這件事,真覺得後悔,要是當時我對每一個同學都嚴格要求,那現在我就還是一個組長。所以我想對每個人說:「做事要認真,要稱職,不能有一點馬虎。」
時間就像流水,眨眼就過去了,我耳邊響起了最後一場表演《難忘今宵》的歌聲,新的一天開始了,新的一年開始了,新的一個學期開始了,在新的一年裡我又長了一歲,所以在新的學期裡我一定會更努力的,爭取考出好成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