摩託車的空氣濾清裝置的製作方法
2023-08-11 07:47:31 1
專利名稱:摩託車的空氣濾清裝置的製作方法
技術領域:
本發明涉及一種空氣濾清裝置,特別是涉及一種裝設於摩託車上的摩託車的空氣濾清裝置。
背景技術:
一般摩託車需要藉由導入外界空氣以提供引擎燃燒來產生動能,不過由於空氣中的灰塵及雜質過多,必須利用配置在摩託車上的空氣濾清器,來達到潔淨空氣的效果。
如圖1所示,以往普遍裝設於摩託車上用於過濾空氣的一濾
清器11,藉由連接一軟管12用以將外部空氣匯入該濾清器11中,再經內部過濾處理後,把新鮮空氣輸送至引擎(圖未示),不過,由於該軟管12為一獨立的構件,需再與該濾清器ll組接,其過程較為複雜,而且,該軟管12的質地脆弱,較容易受到外在因素的影響而損壞,造成維護上的不便。
如圖2、 3、 4所示,為解決上述的困擾,相關業者即開發出一種不再外接其他構件來導入空氣的空氣濾清器13,該空氣濾清器13包括有一第一外殼14、 一可與該第一外殼14結合在一起的第二外殼15、 一可蓋合於該第一外殼14的一第三外殼16,及一設置於該第一外殼14上的穿管17,該空氣濾清器13形成有一第一空間18,及一第二空間19,且該穿管17連通該第一、二空間18、19,藉由如圖4所示的進氣口 191、 192,可將外部空氣導入於該第二空間19內予以沉澱,再經由該穿管17匯入該第一空間18內,
進行過濾空氣的動作,最後再將過濾完的新鮮空氣傳送至引擎(圖
未示)0
縱然該空氣濾清器13解決了如圖1所示的濾清器11所造成維護上的困擾,不過,該空氣濾清器13在組裝的過程中,仍需要將該第一、二、三外殼14、 15、 16組合在一起,組裝作業繁複且成本較高,而且,由於一般該第一、三外殼14、 16之間是利用墊圈(圖未示)來加強彼此之間的密合程度,但是,該第一、三外殼14、 16的接合處彎曲且不平整,導致該墊圈無法完全緊密貼合該第一、三外殼14、 16上而產生些許空隙,使空氣中的灰塵與雜質透過空隙進入內部,導致該空氣濾清器13防水與防塵的功效降低。
發明內容
因此,本發明的目的,是提供一種減少組合構件且強化防水防塵功效的摩託車的空氣濾清裝置。
於是,本發明的摩託車的空氣濾清裝置,包含一第一殼體單元、 一第二殼體單元,及一第三殼體單元。
該第一殼體單元包含一基壁、 一自該基壁周緣向上延伸的第一圍繞壁、 一自該基壁向上延伸且其兩側緣連接該第一圍繞壁的隔板,及穿設在該隔板上的一通氣管,該基壁、第一圍繞壁與隔板界定出一第一空間及一第二空間,其中,該第一圍繞壁具有一連接部,且該連接部上形成有一缺口 。
該第二殼體單元可與該第一殼體單元結合在一起且包括可與該第一殼體單元的第一圍繞壁相抵靠組合的一第二圍繞壁。
該第三殼體單元與該第一圍繞壁的連接部界定出一第三空
4間,且該第三殼體單元包括與該第一殼體單元的基壁連接的一底壁、自該底壁兩側緣向上延伸且分別連接該連接部兩側緣的一第一側壁,及一第二側壁,其中,該第一側壁形成有一進氣孔。
本發明的功效在於,藉由該第一殼體單元與該第三殼體單元結合在一起,克服如現有需額外增添蓋體而提高成本及增加組裝作業上的困擾,而且,該第一圍繞壁流線平整的設計,可提高與該第二圍繞壁抵靠組合時的緊密貼合度,較不易產生空隙,提升整體空氣過濾品質。
圖1是一立體圖,說明現有濾清器的結構-,
圖2是一分解示意圖,說明現有另一種空氣濾清器的結構;圖3是一部份立體圖,說明該空氣濾清器的本體的結構;圖4是一示意圖,說明空氣濾清器的內部結構;圖5是一分解圖,說明本發明摩託車的空氣濾清裝置的較佳實施例;
圖6是一部分俯視圖,說明該較佳實施例的第一殼體單元與第三殼體單元的結構;及
圖7是一部分立體分解圖,說明該較佳實施例的隔板分離的態樣。
具體實施例方式
有關本發明的前述及其他技術內容、特點與功效,在以下配合參考附圖的較佳實施例的詳細說明中,將可清楚的呈現。
參閱圖5,本發明摩託車的空氣濾清裝置的較佳實施例,包含
5一第一殼體單元2、 一第二殼體單元3,及一第三殼體單元4。
參閱圖6,該第一殼體單元2包含一基壁21、 一自該基壁21 周緣向上延伸的第一圍繞壁22、自該基壁21向上延伸且其兩側緣 連接該第一圍繞壁22的一隔板(隔版)23,及穿設在該隔板23上 的一通氣管24,該基壁21、第一圍繞壁22與隔板23界定出一第 一空間51及一第二空間52,其中,該第一圍繞壁22具有一連接 部221,且該連接部221上形成有一如圖7所示的缺口 222。
參閱圖5,該第二殼體單元3可與該第一殼體單元2結合在一 起且包括可與該第一殼體單元2的第一圍繞壁22相抵靠組合的一 第二圍繞壁31,及一設置在該第二圍繞壁31之內且可供一濾棉(圖 未示)裝設的固定座32。
參閱圖6,該第三殼體單元4可與該第一圍繞壁22的連接部 221界定出一第三空間53,且該第三殼體單元4包括與該第一殼體 單元2的基壁21連接的一底壁41,及自該底壁41兩側緣向上延 伸且分別連接該連接部221兩側緣的一第一側壁42,及一第二側 壁43,其中,該第一側壁43形成有一如圖7所示的進氣孔44。
參閱圖7,該第一殼體單元2的隔板23具有二分別位於兩側 且與該第一圍繞壁22固接的固定部231,及一供該通氣管24穿設 且可卡制於該二固定部231上的活動部232,而且該第三殼體單元 4更包括有二個設置在該第一側壁42上的擾流板45。
利用該隔板23的活動部232可分離地脫離該固定部231,使 該第一殼體單元2的通氣管24可隨著該活動部232進行抽換的動 作,並且可依照不同的進氣需求更換不同的孔徑大小的通氣管24, 不需另外再購置新的空氣濾清裝置,有效降低更換通氣管24的成 本花費,而且,藉由設置在該第一側壁42上的擾流板45,可擾亂
6自該進氣孔44導入的氣流,並滯留迴旋於如圖6所示的第三空間 53,藉此可有效阻擋外界的灰塵及雜質。
值得一提的是,該摩託車的空氣濾清裝置更包含一可緊貼密 合於該第一殼體單元2的第一圍繞壁22與如圖5所示的墊圈6, 該墊圈6可組合於該第一圍繞壁22與該第二圍繞壁31之間,由於 該第一圍繞壁22與該第二圍繞壁31的接合處較習知流線且平整, 使該墊圈6可較緊密地貼合該第一圍繞壁22與該第二圍繞壁31, 不易產生空隙。
藉由該第一殼體單元2與該第三殼體單元4結合在一起,使 該第一殼體單元2僅需與該第二殼體單元3組合,免去現有組裝步 驟繁複的困擾,而且,該摩託車的空氣濾清裝置自該進氣孔44吸 收外界空氣,依序經由該第三空間53、第二空間52與第一空間51 沉澱與過濾灰塵與雜質,相較於現有僅利用兩個空間過濾,該摩託 車的空氣濾清裝置的空氣過濾品質較佳。
歸納上述,本發明的摩託車的空氣濾清裝置,利用該第一殼 體單元2與該第三殼體單元4結合在一起,克服如現有需額外增添 蓋體而提高成本及增加組裝作業上的困擾,而且,該第一圍繞壁 22流線平整的設計,可提高與該第二圍繞壁31抵靠組合時的緊密 貼合度,較不易產生空隙,提升整體空氣過濾品質,故確實能達到 本發明的目的。
上述僅為本發明的較佳實施例而已,不能以此限定本發明實 施的範圍,依本發明權利要求及發明說明內容所作的簡單的等效變 化與修飾,仍屬本發明專利涵蓋的範圍內。
附圖標記
2第一殼體單元 21基壁22第一圍繞壁1041底壁
221連接部42第一側壁
222缺口43第二側壁
23 隔板44進氣孔
24通氣管51第一空間
3第二殼體單元1552第二空間
31第二圍繞壁53第三空間
32 固定座6墊圈4第三殼體單元
8
權利要求
1. 一種摩託車的空氣濾清裝置,包括一第一殼體單元,包括一基壁、一自該基壁周緣向上延伸的第一圍繞壁、一自該基壁向上延伸且其兩側緣連接該第一圍繞壁的隔板,及穿設在該隔板上的一通氣管,該基壁、第一圍繞壁與隔板界定出一第一空間及一第二空間,其中,該第一圍繞壁具有一連接部,且該連接部上形成有一缺口;一第二殼體單元,可與該第一殼體單元結合在一起且包括可與該第一殼體單元的第一圍繞壁相抵靠組合的一第二圍繞壁;及一第三殼體單元,與該第一圍繞壁的連接部界定出一第三空間,且該第三殼體單元包括與該第一殼體單元的基壁連接的一底壁、自該底壁兩側緣向上延伸且分別連接該連接部兩側緣的一第一側壁,及一第二側壁,其中,該第一側壁形成有一進氣孔。
2. 如權利要求1所述的摩託車的空氣濾清裝置,其特徵在於, 隔板具有二分別位於兩側且與第一圍繞壁固接的固定部,及一供通 氣管穿設且可卡制於所述二固定部上的活動部。
3. 如權利要求1所述的摩託車的空氣濾清裝置,其特徵在於, 還包括一可組合於第一殼體單元的第一圍繞壁與第二殼體單元的 第二圍繞壁之間的墊圈。
4. 如權利要求1所述的摩託車的空氣濾清裝置,其特徵在於, 第三殼體單元還包括有至少一設置在第一側壁上的擾流板。
全文摘要
一種摩託車的空氣濾清裝置,包含一第一殼體單元、一第二殼體單元,及一第三殼體單元;該第一殼體單元包含一基壁、一第一圍繞壁、一隔板,及一通氣管;該第二殼體單元可與該第一殼體單元結合在一起且包括可與該第一殼體單元的第一圍繞壁相抵靠組合的一第二圍繞壁;該第三殼體單元包括一底壁、一第一側壁,及一第二側壁;利用該第一殼體單元與該第三殼體單元結合在一起,克服如現有需額外增添蓋體而提高成本及增加組裝作業上的困擾,而且,該第一圍繞壁流線平滑的設計,可提高與該第二圍繞壁抵靠組合時的緊密貼合度,較不易產生空隙。
文檔編號F02M35/02GK101487431SQ20081000346
公開日2009年7月22日 申請日期2008年1月17日 優先權日2008年1月17日
發明者李三吉, 李俊敬 申請人:光陽工業股份有限公司