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種懸掛式柔性動態牽引器的製造方法
2023-08-10 18:39:36
一種懸掛式柔性動態牽引器的製造方法
【專利摘要】本發明公開了一種懸掛式柔性動態牽引器,包括懸掛支撐架和顛簸底盤:底盤的前、後兩側構成以轉動軸為中心的槓桿機構,所述槓桿機構連接驅動傳動機構實現前上後下或前下後上的顛簸式運動;懸掛於支撐架體上的頸椎固定套和/或腰椎固定套設有懸掛高度調節機構。通過懸掛固定病患部位和腳底低幅高頻顛簸升降的有機結合,利用人體自重對腰椎或頸椎進行動態柔性牽引,使得病患部位在牽引狀態和鬆緩狀態之間反覆切換,使之得到有效鍛鍊和恢復,實現對腰椎和頸椎病患的治療。
【專利說明】—種懸掛式柔性動態牽引器
【技術領域】
[0001 ] 本發明涉及一種對頸椎或腰椎進行牽弓I治療的器具。
【背景技術】
[0002]頸椎病的治療方法分非手術治療和手術治療兩種,而牽引是非手術治療中治療頸椎病的主要緩解症狀手段。有效的牽引能解除頸部肌肉痙攣、緩解疼痛症狀、增大椎間隙和椎間孔、有利於已外突的髓核及纖維環組織穩定、緩解和解除神經根受壓與刺激、促進神經根水腫吸取、解除對椎動脈的壓迫、促進血液循環、有利於局部淤血腫脹及增生消退、鬆懈黏連的關節囊、改善和恢復鉤椎關節、調節小關節錯位和椎體滑脫、調整和恢復已被破壞的頸椎內外平衡、恢復頸椎的正常功能。頸椎牽引器就是根據這個原理設計而成的方便患者在家中使用的頸椎病治療用品。
[0003]腰椎的牽引原理也基本類似,通過立式小力度牽引對患腰進行持續支撐定位,防止上半身對間盤組織的再次回壓,以便解除人體上身對腰椎間盤的壓迫。
[0004]但是現有的牽引治療器具都是對頸椎或腰椎進行靜態硬性支撐,其症狀緩解進程慢,緩解周期長,效果不明顯,配合藥物治療才有可能達到根治的目的。
【發明內容】
[0005]為了解決上述弊端,本發明所要解決的技術問題是,提供一種對頸椎或腰椎進行牽引治療的器具,能夠快速有效地緩解症狀。為了解決上述技術問題,本發明採用的技術方案是,一種懸掛式柔性動態牽引器,其特徵在於,包括懸掛支撐架和顛簸底盤:所述顛簸底盤包括供人站立的底盤及扶手機構,所述底盤前後方向的中心線上裝置轉動軸,底盤的前、後兩側構成以轉動軸為中心的槓桿機構,所述槓桿機構連接驅動傳動機構實現前上後下或前下後上的顛簸式運動;所述顛簸底盤設有控制機構連接所述驅動傳動機構控制顛簸頻率和顛簸時間;
[0006]所述懸掛支撐架位於所述顛簸底盤上方,包括懸掛於支撐架體上的頸椎固定套和/或腰椎固定套,還包括懸掛高度調節機構。
[0007]上述技術方案中,所述顛簸時間根據患者體感調整掌握。優選地,所述顛簸頻率為60?180次/分鐘。以一次前上後下(或前下後上)運動為一次計算。
[0008]顛簸幅度是指底盤上下升降時,底盤與基準水平面之間的垂直距離的變化幅度,可以通過設置驅動傳動機構的行程進行控制或調節;或者通過限制底盤的上下升降行程而實現。同時,在底盤所構成槓桿機構中,使用者在底盤上的站位越靠近所述轉動軸,其顛簸幅度越小。優選地,所述顛簸幅度為1.5?3.0cm0
[0009]本發明的有益效果在於,通過懸掛固定病患部位和腳底低幅高頻顛簸升降的有機結合,利用人體自重對腰椎或頸椎進行動態柔性牽引,使得病患部位在牽引狀態和鬆緩狀態之間反覆切換,使之得到有效鍛鍊和恢復,實現對腰椎和頸椎病患的治療。從目前的使用情況統計,患者站在底盤上做好懸掛,開機10?20分鐘即能有明顯的症狀緩解效果;每天使用I?3次,堅持使用一年,無需藥物配合治療即可達到根治的目的。
[0010]下面將結合附圖和【具體實施方式】對本發明做進一步說明。
【專利附圖】
【附圖說明】
[0011]圖1為實施例1整體結構原理示意圖;
[0012]圖2為實施例1驅動機構原理示意圖(側向);
[0013]圖3為實施例2驅動機構原理示意圖(側向);
[0014]圖4為實施例3驅動機構原理示意圖(側向);
[0015]圖5為實施例4驅動機構原理示意圖(側向)。
【具體實施方式】
[0016]實施例1:參見附圖,反映本發明的一種具體結構,所述懸掛式柔性動態牽引器包括懸掛支撐架和顛簸底盤及其顛簸控制機構:所述顛簸底盤包括供人站立的底盤I及扶手機構4,所述底盤I前後方向的中心線上通過裝置轉動軸201,轉動軸201兩端由軸承座支撐,底盤I的前、後兩側構成以轉動軸201為中心的槓桿機構,所述槓桿機構連接驅動傳動機構實現前上後下或前下後上的顛簸式運動:所述驅動傳動機構包括上端固接轉動軸201或底盤I的擺動臂206,擺動臂206的下端裝置轉輪205在基板3上往復滾動;擺動臂206通過連杆203鉸接由電機驅動的偏心輪202 ;所述顛簸控制機構連接驅動偏心輪202的電機,使用者通過控制面板7控制顛簸頻率和顛簸時間。顛簸幅度是指底盤I上下升降時,底盤I與基準水平面之間的垂直距離的變化幅度,本例中顛簸幅度由偏心輪的偏心度決定。作為本例的優選方案,為確保顛簸幅度不會超過安全值,所述底盤I下方的轉動軸201兩側設有限位支撐柱204。在上述槓桿機構中,使用者在底盤I上的站位越靠近所述轉動軸201,其顛簸幅度越小。
[0017]所述懸掛支撐架位於所述顛簸底盤上方,包括懸掛於支撐架體6上的頸椎固定套9,還包括懸掛高度調節機構:本例中懸掛高度調節由裝置在支撐架體6內腔內的懸掛索8和懸掛索收卷器5完成。也可以採用其他公知的方式來完成懸掛高度調節。
[0018]實施例2:與實施例1的不同之處在於,所述驅動傳動機構包括分別位於轉動軸301兩側的下拉裝置303和復位拉簧302,裝置於底盤21下方的基板33上。下拉裝置303可以由電機、氣缸等驅動,實現底盤21前上後下或前下後上的顛簸式運動。
[0019]實施例3:與實施例1的不同之處在於,所述驅動傳動機構包括固接於底盤31下的三角支架404,三角支架404的底角上裝置轉輪405,三角支架404通過連杆403鉸接由電機驅動的偏心輪402。拖動底盤31繞轉動軸401往復轉動形成顛簸式運動,轉輪405在基板33上往復滾動。
[0020]實施例4:與實施例1的不同之處在於,所述驅動傳動機構包括分別位於轉動軸501兩側的凸輪裝置503和復位壓簧502,裝置於底盤41下方的基板43上。凸輪裝置503在電機驅動下旋轉,上頂底盤41時復位壓簧502收縮,反之則復位壓簧502舒張上頂,實現底盤41前上後下或前下後上的顛簸式運動。
[0021]本發明描述的上述實現方式僅是為了清楚的說明本發明的技術方案,而不能理解為對本發明作出任何限制。本發明在本【技術領域】具有公知的多種替代或者變形,在不脫離本發明實質意義的前提下,均落入本發明的保護範圍。
【權利要求】
1.一種懸掛式柔性動態牽引器,其特徵在於,包括懸掛支撐架和顛簸底盤:所述顛簸底盤包括供人站立的底盤及扶手機構,所述底盤前後方向的中心線上裝置轉動軸,底盤的前、後兩側構成以轉動軸為中心的槓桿機構,所述槓桿機構連接驅動傳動機構實現前上後下或前下後上的顛簸式運動;所述顛簸底盤設有控制機構連接所述驅動傳動機構控制顛簸頻率和顛簸時間; 所述懸掛支撐架位於所述顛簸底盤上方,包括懸掛於支撐架體上的頸椎固定套和/或腰椎固定套,還包括懸掛高度調節機構。
2.如權利要求1所述的一種懸掛式柔性動態牽引器,其特徵在於,所述顛簸式運動的顛簸幅度為1.5?3.0cm。
3.如權利要求1所述的一種懸掛式柔性動態牽引器,其特徵在於,所述顛簸頻率為60?180次/分鐘。
4.如權利要求1-3任一項所述的一種懸掛式柔性動態牽引器,其特徵在於,所述驅動傳動機構包括上端固接轉動軸或底盤的擺動臂,擺動臂的下端裝置轉輪在基板上往復滾動;擺動臂通過連杆鉸接由電機驅動的偏心輪。
5.如權利要求4所述的一種懸掛式柔性動態牽引器,其特徵在於,所述底盤下方的轉動軸兩側設有限位支撐柱。
6.如權利要求1-3任一項所述的一種懸掛式柔性動態牽引器,其特徵在於,所述驅動傳動機構包括分別位於轉動軸兩側的底盤下拉裝置和復位拉簧,裝置於底盤下方的基板上。
7.如權利要求1-3任一項所述的一種懸掛式柔性動態牽引器,其特徵在於,所述驅動傳動機構包括固接於底盤下的三角支架,三角支架的底角上裝置轉輪,三角支架通過連杆鉸接由電機驅動的偏心輪。
8.如權利要求1-3任一項所述的一種懸掛式柔性動態牽引器,其特徵在於,所述驅動傳動機構包括分別位於轉動軸兩側的凸輪裝置和復位壓簧,裝置於底盤下方的基板上。
【文檔編號】A61F5/042GK104224422SQ201410439826
【公開日】2014年12月24日 申請日期:2014年9月1日 優先權日:2014年9月1日
【發明者】餘志遠, 餘本友 申請人:瀏陽市餘氏機械科技有限公司