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種無線到紅外轉發裝置的製作方法
2023-08-10 18:38:41 2

本實用新型涉及智能家居技術領域,尤其涉及一種無線到紅外轉發裝置。
背景技術:
紅外遙控器是利用波長為0.76~1.5μm之間的近紅外線來傳送控制信號的遙控設備。常用的紅外遙控系統一般分發射和接收兩個部分,發射部分的主要元件為紅外發光二極體,由於其內部材料不同於普通發光二極體,因而在其兩端施加一定電壓時,便發出紅外線;接收部分的主要元件為紅外接收二極體。
紅外遙控的特點是不影響周邊環境、不幹擾其它電器設備。由於其無法穿透牆壁,不同房間的家用電器可使用通用的遙控器而不會產生相互幹擾;因此,現在紅外遙控在家用電器、室內近距離遙控中得到了廣泛的應用。
無線電遙控器是利用無線電信號對遠方的各種機構進行控制的遙控設備。這些信號被遠方的接收設備接收後,可指令或驅動其它各種相應的機械或電子設備,去完成各種操作,如閉合電路、移動手柄、開動電機,之後再由這些機械進行需要的操作。
本案結合實際情況指出,在眾多待解決問題以及具有可拓展技術環節中,仍然存在著很多無線到紅外的缺陷,例如,不便於室內無線控制需求;不便於安裝使用,受電源限制,無法實現紅外設備的遠程控制等缺點。
因此,針對以上方面,需要對現有技術進行合理的改進。
技術實現要素:
針對以上缺陷,本實用新型提供一種方便室內無線控制需求、不受電源限制、方便進行紅外設備的遠程控制的無線到紅外轉發裝置,以解決現有技術的諸多不足。
為實現上述目的,本實用新型採用以下技術方案:
一種無線到紅外轉發裝置,由智能網關、無線收發模塊、紅外發射模塊組成,所述無線收發模塊雙向連接主控晶片並且該主控晶片的一個輸出端與紅外發射模塊相接,其中的無線收發模塊與智能網關無線連接;所述主控晶片的其中三個輸入端分別接入紅外接收模塊、電源模塊以及若干按鍵,其中的電源模塊與電池部分相接。
相應地,主控晶片採用32位單片機STM32F103C8T6晶片,無線收發模塊採用型號為SI4463晶片,紅外發射模塊採用型號為HS-0038晶片;無線收發模塊與控制智能網關或控制智能電器的第三個IC片相接。
所述HS-0038晶片模塊由電容C1、C2、C3、電阻R1、R2以及VD1組成;SI4463晶片模塊與所控制的網關或智能電器之間具有VT3,紅外發射模塊與無線收發模塊之間具有VT1。
本實用新型所述的無線到紅外轉發裝置的有益效果為:
⑴該系統整合了無線收發模塊,方便室內無線控制需求;
⑵通過採用電池供電方式,方便安裝使用,不受電源限制;
⑶可接受物聯網智能網關的控制,方便進行紅外設備的遠程控制;
⑷通過採用三個IC控制實現無線到紅外轉發裝置,便於對轉發裝置進行檢測與維護。
附圖說明
下面根據附圖對本實用新型作進一步詳細說明。
圖1是本實用新型實施例所述無線到紅外轉發裝置的原理示意圖;
圖2是本實用新型實施例所述無線到紅外轉發裝置的電路部分示意圖。
具體實施方式
如圖1-2所示,本實用新型實施例所述的無線到紅外轉發裝置,由智能網關1、無線收發模塊2、紅外發射模塊4組成,所述無線收發模塊2雙向連接主控晶片3並且該主控晶片3的一個輸出端與紅外發射模塊4相接,其中的無線收發模塊2與智能網關1無線連接;
進一步地,所述主控晶片3的其中三個輸入端分別接入紅外接收模塊5、電源模塊6以及若干按鍵8,其中的電源模塊6與電池部分7相接。
相應地,若實現無線到紅外轉發電路系統,主控晶片3採用法半導體公司的32位單片機STM32F103C8T6晶片,無線收發模塊2採用型號為SI4463晶片,紅外發射模塊4採用IC1型號為HS-0038晶片,其中的IC1 HS-0038用於控制由LED1所形成的電路模塊的紅外發射模塊4,其中的IC2 SI4463用於控制具有ANT天線接收端的無線收發模塊2,該無線收發模塊2再與控制智能網關1或控制其他智能電器的IC3 78L05相接,對於IC1 HS-0038晶片控制模塊,由C2、C3、R1、R2、C1以及VD1組成,對於IC2 SI4463晶片控制模塊與所控制的網關或智能電器之間具有VT3,對於紅外發射模塊與無線收發模塊之間具有VT1,通過各個模塊的配置,從而實現無線到紅外轉發裝置。
上述對實施例的描述是為了便於該技術領域的普通技術人員能夠理解和應用本案技術,熟悉本領域技術的人員顯然可輕易對這些實例做出各種修改,並把在此說明的一般原理應用到其它實施例中而不必經過創造性的勞動。因此,本案不限於以上實施例,本領域的技術人員根據本案的揭示,對於本案做出的改進和修改,例如,對於電路元件與電路設計的改進能夠基於本領域技術人員採用技術手段來實現,若通過電路進行改進而沒有產生超出本案之外的有益效果,則都應該在本案的保護範圍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