無葉片式氣動風扇的製作方法
2023-08-10 22:52:56 2
本實用新型屬於風扇技術領域,具體涉及一種無葉片式氣動風扇。
背景技術:
風扇進入人類社會已經100多年了,由最初的機械風扇發展到電風扇,風扇領域的技術一直沒有取得較大的突破。現在的風扇主要採用葉片轉動的方式製造風壓,使人們感覺到涼風,但是這種風扇的風量往往與葉片的大小有關,如果需要較大的風量,風扇的整體體積就會越大,同時電風扇的整體電能利用效率也很低,不夠節能環保。
技術實現要素:
本實用新型的目的是提供一種無葉片式氣動風扇,體積小,結構簡單,無需耗電,節能環保。
為實現上述目的,本實用新型所採用的技術方案是:包括底座、支架、風穴和面板,支架坐設於底座上,風穴設於支架上,風穴為一側設有開口的罩體,面板設於所述開口處,面板與風穴間形成便於出風的孔隙,面板上設有便於進氣的進氣口。
優選的,所述風穴的內壁上與進氣口位置對應處設有凹槽。
優選的,所述凹槽呈Y型,Y型凹槽由多個圓滑的自由曲面構成。
優選的,所述風穴呈一面設有開口的柱狀,面板呈圓盤狀,進氣口設於圓盤狀面板的圓心位置處,凹槽設於柱狀風穴的底面內壁上,Y型凹槽的開叉部位位於所述底面的圓心位置處。
優選的,所述氣動風扇還包括螺栓,螺栓設於風穴的兩側以連接風穴與支架並通過調節螺栓的鬆緊調整風穴的角度。
優選的,所述進氣口外連有氣槍。
採用上述技術方案後,本實用新型具有以下積極效果:
(1)本實用新型中的無葉片式氣動風扇,通過在風穴內設置Y型凹槽,用氣槍從進氣口處通入壓縮空氣,壓縮空氣會衝擊凹槽,在風穴中形成氣流,通過風穴與面板之間的孔隙將風輸送出來,該氣動風扇無需製造傳統風扇的葉片,大大降低了風扇製造工藝的複雜程度,且無需外接電源進行電力驅動,更加節能環保;
(2)因Y型凹槽位於風穴內壁偏向於一側,所以吹出的風具有一定角度,通過螺栓的鬆緊程度可以調節風穴的角度,使吹出的風朝需要方向吹送,調節方式簡單。
附圖說明
圖1為本實用新型的無葉片式氣動風扇結構圖;
圖2為圖1所示無葉片式氣動風扇除去面板後結構圖。
其中:1、底座,2、支架,3、風穴,4、面板,5、進氣口,6、凹槽,7、螺栓。
具體實施方式
下面結合附圖和具體實施方式對本實用新型作進一步詳細說明。
在本實用新型中,除非另有明確的規定和限定,術語「安裝」、「相連」、「連接」、「固定」等術語應作廣義理解,例如,可以是固定連接,也可以是可拆卸連接,或成一體;可以是機械連接,也可以是電連接;可以是直接相連,也可以通過中間媒介間接相連,可以是兩個元件內部的連通或兩個元件的相互作用關係。對於本領域的普通技術人員而言,可以根據具體情況理解上述術語在本實用新型中的具體含義。
如圖1-2所示,為本實用新型的無葉片式氣動風扇,包括底座1、支架2、風穴3、面板4和螺栓7,底座1為一個圓形座,支架2呈半圓環狀,支架2開口朝上的坐設於底座1上。風穴3呈一面設有開口的柱狀罩體,風穴3的兩側通過螺栓7連接在支架2上,可以通過調整螺栓7的鬆緊程度來調整風穴3的角度,具體的為,旋鬆螺栓7時,風穴3可以以螺栓7為旋轉軸轉動以此調節角度。面板4呈圓盤狀,面板4設於所述開口處,面板4與風穴3的四周外壁之間形成孔隙便於出風。
面板4上設有進氣口5,進氣口5位於圓盤狀面板4的圓心位置處,進氣口5外連有氣槍,對風穴3內吹送壓縮空氣。風穴3的底面內壁上設有凹槽6,凹槽6呈Y型,Y型凹槽6由多個圓滑的自由曲面構成。Y型凹槽6的開叉部位位於所述底面的圓心位置處,使凹槽6的位置與進氣口5位置對應。
本實用新型的無葉片式氣動風扇工作情況如下:將氣槍插入到進氣口5上,打開壓縮空氣,壓縮空氣通過氣槍衝擊凹槽6,在風穴3中形成氣流,通過風穴3與面板4四周的孔隙將風輸送出來。通過旋轉螺栓7,可對風穴3吹風角度進行調節。
對本領域的技術人員來說,可根據以上描述的技術方案以及構思,做出其它各種相應的改變以及形變,而所有的這些改變以及形變都應該屬於本實用新型要求的保護範圍之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