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四季網

參觀郭永懷紀念館有感

2023-08-11 07:33:38

  郭永懷為發展飛彈、核彈與衛星事業作出了重要貢獻。小編整理了相關的範文,歡迎欣賞與借鑑。

  20xx參觀郭永懷紀念館有感一:

  中國工程物理研究院「兩彈」模型捐贈給榮成郭永懷事跡陳列館。當天,中物院黨委常委、副院長田東風,中物院型號總指揮、科協主席譚志昕,榮成市委副書記呂劭偉,榮成市委常委、組織部部長、統戰部部長曲衛偉等參加活動。

  郭永懷出生於滕家鎮西灘郭家村,是我國著名的力學家、應用數學家、空氣動力學家,近代力學事業的奠基人之一,是唯一一位在中國原子彈、飛彈和人造地球衛星領域均作出巨大貢獻的科學家。1968年因飛機失事不幸犧牲,終年59歲。1999年,郭永懷被黨中央、國務院和中央軍委授予「兩彈一星功勳獎章」。多年來,榮成一直十分重視郭永懷的事跡宣傳。為更好地讓市民了解他的事跡,2010年,榮成在博物館廣場東側豎立了郭永懷雕像。近年來,又與中科院力學所等單位密切聯繫,為建立郭永懷事跡陳列館打下了基礎。

  今年結合中央提出的「兩學一做」要求,市委、市政府重新將展館建設提上議事日程,組織專業力量,高水平策劃、高標準建設,先後到北京、四川綿陽、梓潼與青海海北州等郭永懷戰鬥和生活過的地方,搜集了大量的文獻資料和歷史文物。郭永懷事跡陳列館位於榮成博物館一層,展覽面積2000平方米,有400多張圖片、200多件珍貴文物資料、6個視頻。根據郭永懷院士的生活工作經歷,陳列館擬劃分為八大板塊,分別是「榮成之子潛心求學」「馳名海外毅然歸國」「兩彈一星功勳卓著」「儒家情懷大師風範」「獻身科學壯烈殉國」「懷瑾佩瑜愛在天際」「高山仰止永遠懷念」以及多媒體教育廳。內容涵蓋了郭永懷的出生、外出求學、歸國、從事力學和國防科學研究,直至犧牲的完整人生軌跡。通過對其一生的展示和部分科研場景的復原,讓人們可以充分了解郭永懷的儒家風範和大師情懷,全面展示了郭永懷院士的卓越功勳。

  當天捐贈的模型為我國第一顆原子彈和第一顆氫彈的模型。呂劭偉在捐贈活動中表示,郭永懷是為「兩彈」事業作出傑出貢獻的偉大科學家,是優秀共產黨員的代表、榮成人民的驕傲。「兩彈」模型是郭永懷事跡陳列館的重要展品,濃縮了「熱愛祖國、無私奉獻、自力更生、艱苦奮鬥、大力協同、勇於攀登」的「兩彈」精神,是對郭永懷卓越貢獻的重要展示。對面向黨員幹部、青少年、社會公眾全面深化黨性教育、科普教育和愛國主義教育,弘揚和培育民族精神具有重大意義。今後,榮成將不斷組織社會各界向郭永懷同志學習,切實發揮郭永懷事跡陳列館的作用,傳遞踐行社會主義核心價值觀的正能量。

  據介紹,郭永懷事跡陳列館是山東省首個院士紀念館,國內展示新中國科學家風採的重要展館,也將成為對社會各界進行國防教育、紅色教育、科普教育的重要場所和踐行社會主義核心價值觀的重要陣地。

  20xx參觀郭永懷紀念館有感二:

  我忘不了53年前在一個陽光明媚的秋日裡,第一次見到導師時的情景。那時,郭先生對我和我的師兄李家春說:「我們這一代,你們及以後的二三代要成為祖國的力學事業的鋪路石子。」作為我國近代力學的奠基人之一,他為此貢獻了畢生精力,在中科院力學所,在中國科大,在九院,在29基地,到處可以看到他的「鋪路石子」精神結出的碩果,而他的教導也成了我一輩子的座右銘。

  在人民大會堂「共和國的脊梁」晚會上,看到描寫九位科學家的節目片斷。令人盪氣迴腸的情節,讓人肅然起敬的言行,給我留下了深刻印象。特別是,在舞臺上,又見到了我的研究生導師郭永懷先生的高大形象,更令我浮想聯翩,心潮難平。

  郭永懷先生是23位「兩彈一星」元勳中唯一的烈士,在回京匯報工作途中的空難奪走了他正在華年的生命,而在空難發生的那一剎那,他與他的警衛員用生命護衛了國家的機密,留下了永世流芳的時代印記!

  在這個世界上,沒有一個地方是愛不能到達的

  多媒體音樂劇《愛在天際》充分詮釋了郭永懷對祖國的深愛、對科學的熱愛、對親人的摯愛,正如劇中人郭永懷所說:「在這個世界上沒有一個地方是愛不能到達的,在這個世界上沒有一個地方是科學不能到達的。」

  在接受導師郭永懷耳提面命的教導的六年間,我了解到,他深沉寡言,不苟言笑,但是他把熾熱的愛埋在心裡,表現在日理萬機的工作中。他默默地率領眾人科研攻關,總是戰鬥在第一線。我見過第一次原子彈爆炸時他在現場監測時待過的掩體,見過他試驗克服熱障的龐大風洞,也知道作為力學所的副所長他為科研人員設計過圖書館的座椅、燈光。

  他說過:「我作為一個中國人,特別是作為革命隊伍中的一員,衷心希望象我們這樣一個大國早日實現四個現代化,早日建成繁榮富強的社會主義國家,耒鼓舞全世界革命人民。」他用行動實踐了他的熱愛和希望。

  我忘不了53年前在一個陽光明媚的秋日裡,第一次見到導師時的情景。那時,郭先生對我和我的師兄李家春說:「我們這一代,你們及以後的二三代要成為祖國的力學事業的鋪路石子。」作為我國近代力學的奠基人之一,他為此貢獻了畢生精力,在中科院力學所,在中國科大,在九院,在29基地,到處可以看到他的「鋪路石子」精神結出的碩果,而他的教導也成了我一輩子的座右銘。

  我也見證了郭先生與師母李佩先生之間堅貞不渝的愛情。在他倆20年的共同生活中,「你中有我,我中有你」,篤愛情深,大愛無疆,在郭先生辭世的47年中,李先生依然對他一往情深!如今李佩先生已經九七高齡,仍有一種「你不回來,我不老」的情懷。這一點,在音樂劇中有生動刻畫,即使只是短短八分鐘的片斷,也感人至深。

  20xx參觀郭永懷紀念館有感三:

  「郭永懷精神是一面永不褪色的旗幟,歷久彌新,永遠都不會過時,為我們榮成廣大黨員幹部提供了寶貴的精神財富。」榮成市委書記江山說。

  撫今追昔珍貴展品講述動人故事

  一進入陳列館,一尊郭永懷漢白玉半身雕塑首先映入眼帘,神態堅毅而安詳,目光深邃。他仿佛仍在思考和關注著我國飛彈航天事業的新發展,期待著湧現出一批批拔尖創新人才。

  「永縈江山堪稱民族脊梁,懷忘九霄不愧中華英魂。」兩側柱子上的嵌名對聯,取自四川綿陽29基地,由國防部原部長張愛萍將軍手書題字的「永懷亭」上,這也是對郭永懷輝煌一生最生動的註腳。

  陳列館中,400多張圖片、200多件珍貴文物資料,展現著郭永懷的傑出貢獻、感人事跡和崇高品格,鑄成一座不朽的精神豐碑,令觀者心生景仰。

  「家窮國貧,只能說明當兒子的無能!作為中國人,我有責任回到祖國。」1956年國慶節的前一天,郭永懷毅然放棄在美國的優越科研條件和生活待遇,動身返回祖國。

  上個世紀50年代初,剛剛成立的新中國仍然受到戰爭的威脅,包括核武器的威脅。1960年,我國105名專家學者組成了一支特殊隊伍。郭永懷被任命為二機部九所副所長,九所正是現在的中國工程物理研究院,當時首要任務是在一無圖紙、二無資料的情況下,迅速掌握原子彈的構造原理,開展原子彈的理論探索和研製工作。

  「兩彈」研製所在的青海二二一基地,海拔3800米,最低氣溫零下40攝氏度。五十多歲的郭永懷和科研人員一起,粗茶淡飯,同甘共苦,他們喝鹼水、住帳篷,睡鐵床,風餐露宿。

  在展館內模擬的核爆區,只見一道紅色的強烈閃光出現在遙遠的羅布泊腹地,接著升起一個巨大火球,驚天動地的響聲震耳欲聾,轟隆隆地滾過天際,剎那間,衝擊波的狂飆席捲了無邊的戈壁灘。

  1964年10月,我國自主研製的第一枚原子彈爆炸成功。當蘑菇雲騰空而起時,全體測試人員歡呼雀躍、一片沸騰,廣大科研人員用青春、汗水乃至生命,換來了新中國原子彈的第一聲爆響。而此時,郭永懷卻因勞累過度癱軟在試驗場,被工作人員架到了臨時帳篷裡。

  隨後,郭永懷又陸續參與了氫彈研製和「東方紅」人造衛星的設計。1968年12月4日,郭永懷在試驗中發現一個重要線索,連夜乘機趕往北京匯報。不幸飛機失事,壯烈殉國。

  找到遺體時,在場每個人都失聲痛哭,他們看到了令人震驚的一幕。郭永懷與警衛員牟方東緊緊抱在一起,費了很大力氣將他們分開後,人們赫然發現一個裝有絕密資料的公文包,就夾在兩人中間,數據資料完好無損。

  大到飛彈,機械,小到一塊破損的懷表複製品,一份舊得發黃的信件……一張張照片,一幕幕場景,一個個可歌可泣的故事,將歷史的記憶鐫刻成為永恆,點燃了愛國熱情。

  觀者或佇立凝視,或埋頭沉思,或側耳傾聽,循著那一件件文物,恍若回到當年的烽火歲月。「在這裡能切身感受我國國防事業開拓者篳路藍縷的艱辛,真實感受郭永懷無私奉獻、以身許國的優秀品格。」榮成黨員幹部說。

更多相關觀後感推薦

同类文章
阿甘正傳英文的觀後感

阿甘正傳英文的觀後感

  阿甘正傳英文的觀後感怎麼寫?《阿甘正傳》這部電影,感覺非常的真實,並且令我感動。以下是小編為您整理的阿甘正傳英文的觀後感相關資料,歡迎閱讀!  阿甘正傳英文的觀後感1  WhenIfirstsawthismovieIdidn'tappreciateitlikeIdonow.Because
愛課程網《學習心理學》觀後感

愛課程網《學習心理學》觀後感

  龐維國教授講課時深入淺出,列舉了很多生活化的例子來說明問題;課堂生動、有趣,語言幽默(比如「開汽車的時候最好不要玩深沉」);講解細緻,抓住要點。  愛課程網《學習心理學》觀後感  觀看愛課程網《學習心理學》的智力技能和動作技能專題,看了一會龐維國老師的講解,我就被他風趣幽默、深入淺出的講
拉貝日記觀後感

拉貝日記觀後感

  《拉貝日記》講的是慘絕人寰的南京大屠殺.影片整片非常壓抑,隨著影片的深入,日軍暴行的深入描寫,觀看的心情也越來越沉重.影片結束以後,心中仍然非常難受.給人的震撼感自然不言而喻.  《拉貝日記》電影觀後感  給我感覺最深的印象就是,這沒有過多的刻畫屠殺的場面,但是同樣讓人感受到1937年南
兒童電影《憤怒的小孩》觀後感

兒童電影《憤怒的小孩》觀後感

  孫小傲因為父母長期在外工作,把全部的精力放在了打工賺錢上面了,無暇照看他。無奈之際,他和爺爺相依為命,誰知他的爺爺整天都把心思花在了找老伴的事情上。孫小傲受到了冷落,內心充滿了彷徨、孤獨和苦悶。  《憤怒的小孩》電影觀後感  前不久,學校組織我們觀看了兒童電影《憤怒的小孩》,隨後我感到了
念書的孩子觀後感800字

念書的孩子觀後感800字

  每天晚上給爺爺讀故事、讀課文,已經是開開生活中不可卻少的一部分。看到爺爺欣慰的笑容,是開開一天中最幸福的時候。但這一切都隨著爺爺的離開而逝去,爺爺的笑容已是開開最珍貴的記憶。  念書的孩子觀後感  還記得那一聲聲童稚的朗讀聲嗎?就是那些天籟之聲溫暖了無數人的心。  每天晚上給爺爺讀故事、
念書的小孩觀後感

念書的小孩觀後感

  這是一個催人淚下的故事,主人公代表著兩個群體:空巢老人與留守兒童。一直以來,我們都未能給予足夠的關注,或者說,我們那風華正茂的一代,在現實的無奈逼迫下,把最需要關心的上一代和下一代滯留在一起,造成了千千萬萬個開開和他的爺爺。  念書的孩子電影觀後感  在電影《念書的孩子》中,九歲的開開從
看念書的孩子觀後感

看念書的孩子觀後感

  路開是一個活潑開朗、孝順懂事又勤奮好學的孩子,每天都給爺爺讀書,雖然錯誤百出,但語氣到位,講的娓娓動聽。他和爺爺相依為命,每天晚上都在等身在遠方的爸爸媽媽打來電話,也許這就是開開的精神支柱吧!開開是不幸的,但他是堅強懂事的,他那種超出同齡孩子的堅強實在是讓人感到心酸。  看念書的孩子觀後
廣州烈士陵園觀後感

廣州烈士陵園觀後感

  大學生參觀廣州烈士陵園有感第1篇  清晨,黨員和我們入黨積極分子一行人踏上了參觀學習廣州起義烈士陵園之旅。時值農曆十一月,寒氣微逼,天空卻明淨無雲,格外清爽。烈士陵園的早晨並不安靜,很熱鬧。一進大門,便看到了許多晨練的老人家,神採奕奕,使整個陵園充滿了活力,看到了生機。  廣州起義烈士陵
教師孔繁森觀後感

教師孔繁森觀後感

  也許,時間會衝淡記憶,但人們絕不會忘記,20世紀90年代,有這樣一位共產黨員,他的理想,他的信念,他的人格,他的情操,使千萬人的心靈為之震撼。  他,就是原中共阿里地委書記孔繁森。他把自己的一腔熱血灑在西藏高原。  教師孔繁森觀後感  有這樣一位英雄,生活在一個萬象更新的年代裡,在世界最
觀孔繁森紀念館有感

觀孔繁森紀念館有感

  參觀孔繁森紀念館有感  來到孔繁森紀念館大門口,門上的幾個由江澤民主席題寫的鎦金大字:「孔繁森同志紀念館」,在陽光照耀直下熠熠生輝。這不僅體現了孔繁森同志紀念館作為山東聊城教育基地的重要地位,也顯示了孔繁森同志的精神永遠閃耀著光芒。進入紀念館,孔繁森同志高大威猛的石像形象就迎入了我們的眼