嬰兒積食的原因及解決辦法(關於嬰兒積食的七個問題都在這了)
2023-08-11 01:30:47 1
小孩積食之所以引起發燒,主要是因為積食嚴重的時候出現了消化功能紊亂,從中醫的角度來說,就是胃內淤積而化熱;從現代醫學來講,就是出現了急性的胃腸道炎症。這種發燒的情況常見於嚴重的積食,或者是積食合併了微生物感染,患兒不僅有發燒的症狀,還會有明顯的上腹脹痛、噯氣、噁心嘔吐等不適症狀。
怎麼判斷嬰兒積食發燒從患兒的症狀表現可以初步判斷是否為積食發燒。患兒常常是先出現上腹脹、噯氣、噁心嘔吐等不適症狀,嬰兒無法表達不適感,但會因為上腹脹痛等不適而拒絕進食、哭鬧不安。積食嚴重後,會出現發燒的情況。而感冒等呼吸道疾病引起的發燒,會伴隨咳嗽、打噴嚏、流鼻涕等呼吸道症狀。
嬰兒積食發燒一般多少度嬰兒積食發燒大多在38度以上,也就是中低度發熱,出現高熱的機率較小。嬰兒積食發燒屬於內熱,如果沒有合併感染,體溫可能不會很高,物理降溫即可。但如果積食的同時合併了感染,體溫可能超過38.5度,需要適當使用退燒藥。另外,嬰幼兒的體溫容易受到環境因素影響,需要注意室溫、衣物厚度和飲水情況。
嬰兒出現積食發燒,一般在7天內是可以緩解的,具體的退燒時間與積食嚴重程度、是否合併感染、患兒體質、治療護理情況等因素有關。如果只是單純積食,經過適當處理後,大多可以在3到5天內退燒;但如果合併了細菌、病毒等微生物感染,或者是治療照護不當,退燒時間可能會有所延長。
嬰兒積食發燒的症狀積食引起的發燒一般是低燒,很少超過39度。嬰兒積食之後,主要有消化不良、腹部脹滿、噯氣或嘔吐物酸腐、放屁臭、大便乾燥或酸臭、腹瀉等症狀。孩子積食發燒之後,食慾也會變差,小嬰兒往往表現為抗拒進食、躁動不安和不停哭鬧等。
嬰兒積食發燒的解決方法有哪些嬰兒積食發燒,首先應該針對孩子的發燒症狀進行適當的處理,低熱時可以物理降溫,體溫超過38.5度可以使用退燒藥。同時對孩子的積食問題要進行處理,比如按摩,或者在醫生指導下進行小兒推拿、中藥調理等,同時要改善飲食結構,採取清淡易消化的食物,並調整餵養頻次和餵養量,進而緩解積食。
嬰兒出現積食發燒時應及時就醫處理,通常首先遵醫囑服用腸道益生菌,增強胃腸蠕動。當體溫超過38.5℃時,可服用相應的退燒藥物治療,如合併感染可選用抗生素治療。
1、腸道益生菌:如枯草桿菌二聯活菌顆粒、酪酸梭菌活菌膠囊等,腸道的益生菌進入胃腸道以後,能夠改善腸道的菌群分布,促進胃腸蠕動,增強嬰兒胃腸道的消化功能;
2、退燒藥物:可以給嬰兒監測體溫,如果體溫≥38.5℃,可以在醫生的指導下,服用退燒藥來進行治療,如布洛芬混懸液、對乙醯氨基酚口服混懸液,都有較好的退燒效果,能夠快速將體溫降至正常;
3、抗生素:嬰兒由於積食,導致消化不良、機體抵抗力下降,容易使嬰兒出現感染,呼吸道感染,或者消化道感染而導致發燒,就醫明確診斷後,需遵醫囑服用敏感的抗菌素進行治療,如頭孢克洛膠囊、阿莫西林膠囊等,才能從根本上控制感染,從而使發燒得到控制。
此外,還可遵醫囑配合服用消食導滯的中成藥,比如神曲消食口服液、保和丸等,均有助於消除積食現象。嬰兒積食發燒時應該多喝水,也可以使用物理降溫,如溫水擦洗來幫助體溫下降。平時不建議吃得太飽,尤其是晚上吃飯以後活動量比較少,容易出現積食的情況,應根據嬰兒的情況進行餵食
以上藥物僅供參考!請在專業人士指導下合理用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