角管式熱水鍋爐的製作方法
2023-08-02 08:07:21 2
專利名稱:角管式熱水鍋爐的製作方法
技術領域:
本實用新型涉及熱能工程應用技術領域,尤其涉及角管式鍋爐的結構。
背景技術:
現有鍋爐包括爐體,在爐體的左側下部設置進煤口,在爐體的右側下部設置煙氣出口,在所述爐體內設置加熱管,在所述加熱管的右側設置對流管,爐體還設置落灰裝置,落灰裝置包括落灰口、轉軸和翻板,轉軸設置在落灰口內,翻板連接在轉軸上。由於落灰裝置的結構不合理,翻板不轉,易造成堵塞。另外,煙氣的排放先經加熱管上升,然後再經對流管下降,最後從煙氣出口排出,煙氣在爐膛內停留時間較長,爐膛斷面熱負荷較大(劣質煤的煤灰熔點約為900°C ),對流管縱向衝刷轉彎處容易結灰,然後形成結焦,使得鍋爐無法運行。
發明內容本實用新型的目的是為了克服現有技術的不足,提供一種避免結焦的角管式熱水鍋爐。本實用新型的目的是這樣實現的:角管式熱水鍋爐,包括爐體,在爐體的左側下部設置進煤口,在爐體的右側下部設置煙氣出口,爐體還設置落灰裝置,落灰裝置包括落灰口、轉軸和翻板,翻板與轉軸連接,所述爐體內設置成排布置的第一冷渣管、第二冷渣管、第三冷渣管和第四冷渣管,爐體內還設置分配集箱、第一集箱和第二集箱,分配集箱設置在落灰裝置的上方,第一集箱和第二集箱分別設置在分配集箱的上方,各第一冷渣管和第二冷渣管的進水端分別與第一集箱連接,各第一冷渣管和第二冷渣管的出水端分別與分配集箱連接;各第三冷渣管和第四冷渣管的進水端分別與分配集箱連接,各第三冷渣管和第四冷渣管的出水端分別與第二集箱連接,形成雙迴路的冷渣管。本實用新型通過以上設計,煙氣沿雙迴路的冷渣管後,煙氣衝刷由上向下,提高自清灰的能力,從煙氣出口排出,爐內截面熱負荷降低,爐內溫度低於900°C,溫度達不到煤灰的熔點,從而避免了爐膛結焦堵塞的現象,保證了鍋爐長期運行。為了進一步防止結焦,爐體的出口設置雙迴路冷凝室。為了防止高溫灰的堵塞,所述轉軸支撐在落灰口的外側,翻板設置在落灰口的下方。
圖1為本實用新型的一種結構示意圖。圖2為圖1中A部放大圖。圖中,I爐體,2進煤口,3冷凝室,4第一集箱,5第二集箱,6煙氣出口,7落灰裝置,7-1落灰口,7-2轉軸,7-3翻板,8分配集箱,9第一冷渣管,10第二冷渣管,11第三冷渣管,12第四冷渣管。
具體實施方式
如圖1、2所示,本實用新型主要包括爐體1,爐體I的出口設置雙迴路冷凝室3,在爐體I的左側下部設置進煤口 2,在爐體I的右側下部設置煙氣出口 6。爐體I還設置落灰裝置7,落灰裝置7包括落灰口 7-1、轉軸7-2和翻板7-3,轉軸7_2支撐在落灰口 7_1的外側,翻板7-3與轉軸7-2連接,翻板7-3設置在落灰口 7-1的下方。爐體I內設置成排布置的第一冷渣管9、第二冷渣管10、第三冷渣管11和第四冷渣管12,爐體I內還設置分配集箱
8、第一集箱4和第二集箱5,分配集箱8設置在落灰裝置7的上方,第一集箱4和第二集箱5分別設置在分配集箱8的上方,各第一冷渣管9和第二冷渣管10的進水端分別與第一集箱4連接,各第一冷渣管9和第二冷渣管10的出水端分別與分配集箱8連接。各第三冷渣管11和第四冷渣管12的進水端分別與分配集箱8連接,各第三冷渣管11和第四冷渣管12的出水端分別與第二集箱5連接,形成雙迴路的冷渣管。
權利要求1.角管式熱水鍋爐,包括爐體,在爐體的左側下部設置進煤口,在爐體的右側下部設置煙氣出口,爐體還設置落灰裝置,落灰裝置包括落灰口、轉軸和翻板,翻板與轉軸連接,其特徵在於:所述爐體內設置成排布置的第一冷洛管、第二冷洛管、第三冷洛管和第四冷洛管,爐體內還設置分配集箱、第一集箱和第二集箱,分配集箱設置在落灰裝置的上方,第一集箱和第二集箱分別設置在分配集箱的上方,各第一冷渣管和第二冷渣管的進水端分別與第一集箱連接,各第一冷渣管和第二冷渣管 的出水端分別與分配集箱連接;各第三冷渣管和第四冷渣管的進水端分別與分配集箱連接,各第三冷渣管和第四冷渣管的出水端分別與第二集箱連接,形成雙迴路的冷渣管。
2.根據權利要求1所述的角管式熱水鍋爐,其特徵在於:所述爐體的出口設置雙迴路冷凝室。
3.根據權利要求1所述的角管式熱水鍋爐,其特徵在於:所述轉軸支撐在落灰口的外偵牝翻板設置在落灰口的下方。
專利摘要角管式熱水鍋爐,涉及熱能工程應用技術領域,包括爐體,爐體設置落灰裝置,爐體內設置成排布置的第一冷渣管、第二冷渣管、第三冷渣管和第四冷渣管,爐體內還設置分配集箱、第一集箱和第二集箱,分配集箱設置在落灰裝置的上方,第一集箱和第二集箱分別設置在分配集箱的上方,各第一冷渣管和第二冷渣管的進水端分別與第一集箱連接,各第一冷渣管和第二冷渣管的出水端分別與分配集箱連接;各第三冷渣管和第四冷渣管的進水端分別與分配集箱連接,各第三冷渣管和第四冷渣管的出水端分別與第二集箱連接,形成雙迴路的冷渣管。本實用新型避免了爐膛結焦堵塞的現象,保證了鍋爐長期運行。
文檔編號F24H1/44GK203083121SQ20132005192
公開日2013年7月24日 申請日期2013年1月30日 優先權日2013年1月30日
發明者梁國安, 林忠偉, 林欣晨 申請人:江蘇華躍特種設備有限公司