協同軟體技術創新與管理變革黃金十年
2023-08-02 11:13:36 1
2002-2012年,中國協同軟體行業迎來了高速發展的黃金十年:協同管理軟體已經成為繼財務軟體、ERP軟體之後的第三大管理軟體,並以每年30-50%的複合增長率高速增長。回望過去十年,管理理念的變革、網際網路與IT技術的創新、企業經營思路的轉變都對協同軟體的發展產生了深遠的影響。
協同行業發展歷程
早在2000年,Gartner率先提出了「協同商務」,使協同概念在我國興起。而協同軟體在中國真正出道則始於2002年,以致遠軟體為代表的一批專注於協同應用管理軟體領域的專業廠商先後成立,協同軟體產品逐步推向市場、面向用戶,協同軟體的需求也呈現出爆發性增長態勢。
協同軟體初生之時,只是單純為了解決企事業單位公文處理的需求,隨後內部信息交流、跨部門協作、文檔管理、人事管理、資產管理,特別是在流程管理方面逐步加強,再到現在以門戶、知識、流程為核心的統一辦公平臺,中國企業進入了協同運營管理的新時代。越來越多的企業發現協同管理軟體是企業降低成本、提高溝通效率、加強內部控制與規範的必要IT工具。
2011年開始,協同軟體市場趨於成熟,市場規模穩中有升,影響企業發展的制度、規範進一步完善。雲計算時代的來臨更把企業信息化帶入了新的階段,移動技術、虛擬化等在各領域中的應用帶來了全新的辦公模式,辦公人員可以擺脫時間和空間的束縛,單位信息可以隨時隨地進行交互流動,管理效率顯著提升。
隨著用戶需求對市場驅動的加速,移動協同市場快速發展趨勢明顯,移動協同軟體逐漸成為市場的主導。2011年,致遠軟體緊抓用戶需求與應用習慣的變化,在業內創新推出了引領協同移動應用發展的第三代協同軟體——M系列智慧協同產品(包括A6-m協同管理軟體、A8-m協同管理軟體,M1移動協同套件),其結合網際網路、企業管理的發展與變化,尤其是在雲計算的背景下,融入了移動思想和業務事件的協作理念,為新一代信息技術下的企業管理提供了良好的思路。
協同軟體引導管理變革
作為中國特有的管理軟體,協同軟體的發展一直與中國企業的成長密不可分。近年來,隨著社會經濟的發展,眾多企業具備一定的規模,企業管理的重點也從業務管理向內部運營管理轉移。這為協同管理軟體的發展帶來了契機。作為繼財務、ERP軟體之後的第三大管理軟體市場,協同軟體近年來表現出強勁的發展勢頭。
我們熟悉的財務、採購、庫存、計劃、生產、銷售等每個業務部門都有特定的業務定義和對應的軟體,如財務軟體、進銷存、ERP、CRM等。在致遠軟體提出組織管理軟體的概念之前,這個軟體的類別還沒有被明確界定出來。針對中國企業管理的現實,致遠軟體提出「以人為中心」的協同管理和「二元化工作流」協同理念,使組織管理行為得到記錄,使行為變得可視化,並利用固定流程來固化制度,用自由流程來提高溝通協作效率,管理效率和工作效率,引領了組織管理工具的變革。
目前,已經有越來越多的企業開始藉助協同軟體改變傳統的辦公模式,向著更高效、更卓越的信息化辦公模式改革。
下一個十年:雲時代
相關數據表明,2012-2013年協同軟體市場年複合增長率將保持在30%左右,協同軟體市場將繼續穩步向前。作為企業管理發展方向的風向標,協同軟體更加適應技術發展和用戶需求,也將在企業運營管理中扮演越來越重要的角色。
在雲計算帶來的新的市場環境下,企業的資源(包括人、財、物、信息等)日趨複雜,資源之間的聯繫也更加緊密,要求企業必須加強對這些資源的管理,創造無障礙、無邊界的溝通環境,從而發揮最大的價值,這就對協同軟體提出了更高的要求。協同軟體也不失時機地迎合了這種趨勢。
「可以說,協同產品從誕生的那一天起就建立在雲之上的,協同是天生的雲計算應用。」致遠軟體研發副總裁、首席架構師文杰認為。雲服務是要面向大量客戶的,解決的是線和面的應用,這與協同軟體的應用不謀而合。現代協同不僅包括人與人之間的協作,也包括不同應用系統之間、不同數據資源之間、不同終端設備之間、不同應用情景之間、人與機器之間、科技與傳統之間等全方位的協同。
文杰認為,隨著技術的發展和管理需求的提升,協同軟體行業呈現新的發展趨勢,一是融合走向大協同,包括工具、業務系統的融合甚至跟外部的融合如社區、Web2.0等;二是移動的趨勢,工作的協同可以通過移動終端完成;第三是雲模式,一些輕應用和線性的應用將更適合在雲端部署和應用。
協同軟體行業將迎來「雲」的時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