黃金店空心扣子怎麼編(文清盤扣袢條與盤紐)
2023-08-02 11:00:44 1
河南省安陽市民俗博物館西廂房內,幾件簡單的工具,剪刀、鉗子、鑷子,幾項普通的物料,麵粉、面料、絲線,一根細細的銅絲,經過民間美術大師王文清的妙手盤條、對摺、盤花之後,宛如畫龍點睛般的神奇,銅絲、棉線瞬間變成栩栩如生的蝴蝶、鮮豔盛開的菊花,精巧玲瓏,惟妙惟肖,令人讚嘆!
王文清是河南省安陽市文峰區的一位普通市民,已從事傳統服飾手工藝、盤扣藝術20餘年。王文清介紹,盤扣的扣子是用稱為「袢條」的布料細條摺疊編織而成,這和現代人用整塊硬質材料打洞而成的紐扣完全不同。為了便於定型,做裝飾盤扣的袢條一般還要內襯銅絲。
盤扣,也稱為盤紐,是中國扣子中最美的形態。據史料記載,盤扣起源於遠古時代,直到唐朝才真正使用到人類服飾上。元、明以後,人們漸漸用盤扣來連接衣襟,用布條盤織成各種花樣,稱為盤花。盤花的題材都選取具有濃鬱民族情趣和吉祥意義的圖案。
我國古人用長長的衣帶來束縛寬鬆的衣服, 到了明朝時期,人們才真正將盤扣作為扣子使用在衣服上,當時人們穿著的外衣多為寬大的袍子,而盤扣僅僅在內衣上使用。
到了清朝時期,由於滿族人需要衣著緊身才利於騎馬射獵,他們就把盤扣使用在緊身的外衣上。隨著滿清入主中原,盤扣才普遍地走進人們的生活服飾圈。王文清的姥爺是清末民初修建寺廟的大掌柜,一輩子從事建築木雕傳統工藝,尤其擅長木雕佛像、手工旗袍的裁剪與盤扣的加工手藝。王文清製作的盤扣服飾作品多次在省、市比賽中獲獎。
王文清說,她從小受母親的影響,特別喜歡手工藝的製作,對植物花卉圖案有深厚的興趣。王文清的母親出生於1940年,擅長傳統服飾繡花、盤扣等手工藝。王文清母親製作的十二生肖盤扣服飾作品受到了省、市專家的高度讚揚。
王文清介紹,盤扣的用料簡單,有桑蠶絲面料、銅絲、棉花、麵粉、絲線、棉線等,器具有熨鬥、漿鍋、漿刮、剪刀、手縫針等。手工盤扣尤為精巧細緻,需要製作者的巧妙構思和耐心,王文清也教授過幾個徒弟,但是都沒有能夠堅持做下來。
盤扣作為中國特有的服飾藝術品,成為中國傳統服飾的重要標誌性元素,它不僅當紐扣使用,還可以獨立觀賞,除了用於旗袍、唐裝等服飾的實用、裝飾,也是一種新穎的工藝美術作品,極具收藏價值。
為了讓更多人了解、傳承我國的傳統服飾和盤扣藝術,在安陽市文峰區文化旅遊部門的大力支持下,2017年,王文清盤扣藝術工作室在安陽民俗博物館成立,定期在博物館內向遊客展演、傳授盤扣手工藝術。 王文清希望把盤扣藝術融入安陽古都文化,創作更多精彩的旅遊文創產品,讓更多的人了解安陽文化。(王建安 攝影)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