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四季網

老有所依觀後感

2023-08-01 19:31:23 3

  最近看《老有所依》,感觸頗深。片子很現實,亦很精彩,劇中人物的演繹更是很到位,發人深思。

  女主角木蘭,不能稱做是「女強人」,因為她沒有女強人慣有的那種霸氣,那種盛氣凌人,反倒多了幾分善良,質樸。片頭由木蘭在超市看到老人辛苦購物,聯想到父親,展開劇情,順其自然。木蘭是個能幹且顧家的女性,孝順,賢惠,在家說話有分量,卻不顯霸道,跟老公呂希相敬如賓。

  呂希,木蘭老公,老實忠厚,卻不失風趣。不算油嘴滑舌,但卻能在關鍵時刻給木蘭依靠和安慰。同樣也是孝順的男人,不光光是自己的父母,包括對方的父親。對女兒寵愛有佳,卻也知道分寸,工資不高,但不卑不亢。

  江開國,木蘭父親,名字符合當時他出生的那個時代,淳樸善良,擁有熱心腸。如世間父母一樣,疼愛子女,老了老了,怕給女兒添負擔,不忍拖累。再加上上有年邁的老父親需要照顧,更是不辭辛勞。

  謝亞芝,也是樸實善良的老太太,一生奉獻給了不是親生的兒子餘淼身上,不求回報。溺愛孩子,心思細膩,容易傷感,卻不常表露,苦水自己咽,不貪人便宜。

  ……

  《老有所依》劇情非常現實,部分內容很有趣味,部分內容卻也令人心酸。

  當木蘭知道父親眼睛不好以後,立即趕回老家欲將父親接到北京看病。可是年邁的爺爺無人照料,本想拜託叔叔江援朝,卻遭嬸嬸拒絕。當木蘭拿出一打錢的時候,嬸嬸笑了,欣然接受了爺爺,這段劇情充分體現了錢的誘惑力,更將劇中辛梅過於現實的本性體現的淋漓盡致。

  江開國在京期間電話老爺子,詢問老爺子吃得什麼,江老頭心酸不已卻又無可奈何,強忍淚花說吃了千張紅燒肉,殊不知二兒媳婦卻因為打麻將誤了做飯的時辰。江老頭對著幹巴巴的餅,卻不忍大兒子擔憂,寧願自己受苦,也要兒子寬心,令人心酸。

  年過八旬的方老太太個性倔強,三女兒頌華很好的繼承了這一性格,於是母女倆常常互掐。滿頭銀髮的方奶奶倍感孤獨,能陪著說話的只有保姆小麗,這便讓財迷田咪有機可乘。老太太以為找到了可心的人,殊不知卻是一個陷阱,真相被揭穿的那一刻老太太難過了。其實讓她難過的不是白白浪費了六萬塊錢,而是好不容易遇到能跟自己說話的人,卻不想是個騙子。劇中方奶奶這個角色將現代社會空巢老人的孤單感很好的呈現在了觀眾眼前。

  說到田咪,我深感惋惜。漂漂亮亮的一個現代小少婦,有疼愛自己的老公,有盡心盡力的婆婆,卻不知道滿足。其老公餘淼,雖有一顆單純善良的心,卻被野蠻的老婆牽著鼻子走,很是無能。做兒子的不能一味慣著老婆而不顧父母,任由妻子放肆,做兒媳婦的不能太霸道而不顧公婆,總之,人不能太壞。

  當面對妻子娘家的父親,爺爺一同住進自己原本安靜的家庭時,呂希剛開始的時候欣然接受。木蘭充滿感激,來來回回說了幾次「謝謝」,為什麼謝,因為按照傳統的觀念,就像江爸說的,那個家姓呂,不姓江。時間久了,當嶽父修理小家電影響到自己工作時,呂希也表現出了不耐煩,並加以逃避。這一情節告訴我們,再好的男人也做不到像對待自己父母那樣對待嶽父嶽母。

  木蘭外柔內剛,且具備能力。縱然常常因家中事物影響工作,但仍受到領導矚目。上司頌華顧念木蘭能力,多次維護,並時常提醒,加以教誨指導。且不說後來兩人意見不和,但就此也充分說明機會是留給有準備且具備能力的人的。領導們都喜歡有能力之人,只有提高自身工作能力以及素養,才能得領導賞識。

  在北京住了數日以後,木蘭叔叔嬸嬸大老遠跑去「請」江老頭子,說是知道錯了,想贍養老人,實則想得到拆遷款。嬸嬸辛梅醜惡的嘴臉,讓人覺得假的很真,真的很假。老頭子被接回了老家安徽。由於物價上漲,開始承諾的千張紅燒肉,變成了素菜,辛梅話裡有話:掙錢的人吃肉,不掙錢的只有資格吃素。老人再一次無奈,心酸不已。後老人被查患了老年痴呆症,聽此消息,辛梅又一次要求將老人丟給江開國和木蘭贍養。老人堅決不同意,說出「痴呆也要在安徽痴呆」的雷人語錄。江援朝一家陷入困惑,辛梅大叫「這事商量也要跟北京商量」,又哭又鬧一聲今下,電話撥到北京。又一次將自己丑惡的嘴臉暴露在觀眾面前,而江援朝,面對蠻橫無理的老婆,卻沒有絲毫辦法,發人深思。木蘭一家經商量決定給嬸嬸寄五千,希望能幫忙照顧爺爺,辛梅一聽有錢了,立馬轉變,同意了,當真是現實,社會上當真還就有這樣的人,我就不明白,人為什麼要這麼壞,活的這麼庸俗。

  又不得不說說呂希。給嶽父看病掛號的時候,請了老同學韓冬幫忙,後為賺外快又一次用到了韓冬。我需要強調的是,韓冬是典型的大齡剩女,又一度傾慕呂希。當被問到想找什麼樣類型的男人的時候,毫不猶豫回答了呂希那樣的。我不知道現實生活中遇到這種情況的當事人會怎麼想,但作為旁觀者,我一定會多想。男人需要明確的是一個女人為什麼一而再再而三的,不求回報的幫你,很大可能是她喜歡你。我不知道後來的劇情是什麼樣,但我相信編劇既然編了倆人一段又一段,那後面肯定有戲。所以男同胞注意了,工作上最好不要依靠女人,除非是自己的老婆,否則時間久了,容易出事。即使對方沒有對你施加誘惑,你自己本身也容易陷進去。

  我真的不得不說現在的生活劇拍的真是太接地氣了,太接近當前人們的生活了,養老問題日益嚴峻,越來越接近一對夫妻贍養四位老人,外加子女的這一局面,壓歷山大。況且養老院供不應求,更別說我們這些壓根就沒有經濟能力承擔養老院費用的人了。唯一希望的就是父母能夠健健康康,吃嘛嘛香,身體倍棒,這也是子女們最大的福氣,所以,爸媽一定要好好的。

  好了,電視劇還沒看結束,待續吧。

同类文章
阿甘正傳英文的觀後感

阿甘正傳英文的觀後感

  阿甘正傳英文的觀後感怎麼寫?《阿甘正傳》這部電影,感覺非常的真實,並且令我感動。以下是小編為您整理的阿甘正傳英文的觀後感相關資料,歡迎閱讀!  阿甘正傳英文的觀後感1  WhenIfirstsawthismovieIdidn'tappreciateitlikeIdonow.Because
愛課程網《學習心理學》觀後感

愛課程網《學習心理學》觀後感

  龐維國教授講課時深入淺出,列舉了很多生活化的例子來說明問題;課堂生動、有趣,語言幽默(比如「開汽車的時候最好不要玩深沉」);講解細緻,抓住要點。  愛課程網《學習心理學》觀後感  觀看愛課程網《學習心理學》的智力技能和動作技能專題,看了一會龐維國老師的講解,我就被他風趣幽默、深入淺出的講
拉貝日記觀後感

拉貝日記觀後感

  《拉貝日記》講的是慘絕人寰的南京大屠殺.影片整片非常壓抑,隨著影片的深入,日軍暴行的深入描寫,觀看的心情也越來越沉重.影片結束以後,心中仍然非常難受.給人的震撼感自然不言而喻.  《拉貝日記》電影觀後感  給我感覺最深的印象就是,這沒有過多的刻畫屠殺的場面,但是同樣讓人感受到1937年南
兒童電影《憤怒的小孩》觀後感

兒童電影《憤怒的小孩》觀後感

  孫小傲因為父母長期在外工作,把全部的精力放在了打工賺錢上面了,無暇照看他。無奈之際,他和爺爺相依為命,誰知他的爺爺整天都把心思花在了找老伴的事情上。孫小傲受到了冷落,內心充滿了彷徨、孤獨和苦悶。  《憤怒的小孩》電影觀後感  前不久,學校組織我們觀看了兒童電影《憤怒的小孩》,隨後我感到了
念書的孩子觀後感800字

念書的孩子觀後感800字

  每天晚上給爺爺讀故事、讀課文,已經是開開生活中不可卻少的一部分。看到爺爺欣慰的笑容,是開開一天中最幸福的時候。但這一切都隨著爺爺的離開而逝去,爺爺的笑容已是開開最珍貴的記憶。  念書的孩子觀後感  還記得那一聲聲童稚的朗讀聲嗎?就是那些天籟之聲溫暖了無數人的心。  每天晚上給爺爺讀故事、
念書的小孩觀後感

念書的小孩觀後感

  這是一個催人淚下的故事,主人公代表著兩個群體:空巢老人與留守兒童。一直以來,我們都未能給予足夠的關注,或者說,我們那風華正茂的一代,在現實的無奈逼迫下,把最需要關心的上一代和下一代滯留在一起,造成了千千萬萬個開開和他的爺爺。  念書的孩子電影觀後感  在電影《念書的孩子》中,九歲的開開從
看念書的孩子觀後感

看念書的孩子觀後感

  路開是一個活潑開朗、孝順懂事又勤奮好學的孩子,每天都給爺爺讀書,雖然錯誤百出,但語氣到位,講的娓娓動聽。他和爺爺相依為命,每天晚上都在等身在遠方的爸爸媽媽打來電話,也許這就是開開的精神支柱吧!開開是不幸的,但他是堅強懂事的,他那種超出同齡孩子的堅強實在是讓人感到心酸。  看念書的孩子觀後
廣州烈士陵園觀後感

廣州烈士陵園觀後感

  大學生參觀廣州烈士陵園有感第1篇  清晨,黨員和我們入黨積極分子一行人踏上了參觀學習廣州起義烈士陵園之旅。時值農曆十一月,寒氣微逼,天空卻明淨無雲,格外清爽。烈士陵園的早晨並不安靜,很熱鬧。一進大門,便看到了許多晨練的老人家,神採奕奕,使整個陵園充滿了活力,看到了生機。  廣州起義烈士陵
教師孔繁森觀後感

教師孔繁森觀後感

  也許,時間會衝淡記憶,但人們絕不會忘記,20世紀90年代,有這樣一位共產黨員,他的理想,他的信念,他的人格,他的情操,使千萬人的心靈為之震撼。  他,就是原中共阿里地委書記孔繁森。他把自己的一腔熱血灑在西藏高原。  教師孔繁森觀後感  有這樣一位英雄,生活在一個萬象更新的年代裡,在世界最
觀孔繁森紀念館有感

觀孔繁森紀念館有感

  參觀孔繁森紀念館有感  來到孔繁森紀念館大門口,門上的幾個由江澤民主席題寫的鎦金大字:「孔繁森同志紀念館」,在陽光照耀直下熠熠生輝。這不僅體現了孔繁森同志紀念館作為山東聊城教育基地的重要地位,也顯示了孔繁森同志的精神永遠閃耀著光芒。進入紀念館,孔繁森同志高大威猛的石像形象就迎入了我們的眼