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種鼻託可調型智能眼鏡的製作方法
2023-08-01 21:30:16 1

本實用新型涉及智能眼鏡領域,具體涉及一種鼻託可調型智能眼鏡。
背景技術:
智能眼鏡的鼻託結構,是智能眼鏡組成的一個重要部分,其關係到使用者的用戶體驗。現有的鼻託結構,往往不能調節檔位(即高度),對於不同的人的鼻梁,無法將其舒適程度最大化。市場上也出現了一些能調節鼻託檔位的眼鏡,但是這些調節機構往往比較複雜,製造成本高,且容易損壞。
技術實現要素:
針對上述問題,本實用新型提供一種鼻託可調型智能眼鏡。
本實用新型的目的採用以下技術方案來實現:
一種鼻託可調型智能眼鏡,包括鏡體和鼻託,在鏡體上凸起有2個對稱布置的鼻梁板,每個由彈性材料構成的鼻梁板上均設置有1個鼻託孔,且鼻託孔的中部兩側向內凹陷;鼻託包括託板和固接在託板上的插入件,由彈性材料構成的插入件用於插入鼻託孔,所述插入件為柱狀體,柱狀體的中部表面上凸起有至少一個圍繞在柱狀體上的中間卡位件,柱狀體的末端凸起有尾部卡位件。
優選地,柱狀體有2個,呈對稱布置。
優選地,中間卡位件、尾部卡位件和插入件三者為一體成型結構。
優選地,鼻託孔為中間兩側向內凹陷的橢圓形或者圓形孔。
本實用新型的有益效果為:通過中間卡位件和尾部卡位件的設置,使用者可以方便地在線調節鼻託的檔位,從而根據不同的情況來調節鼻託的高度,提高使用者的用戶體驗,且結構簡單實用,製造成本低。
附圖說明
利用附圖對本實用新型作進一步說明,但附圖中的實施例不構成對本實用新型的任何限制,對於本領域的普通技術人員,在不付出創造性勞動的前提下,還可以根據以下附圖獲得其它的附圖。
圖1是鏡體的整體結構示意圖;
圖2是鼻託的結構示意圖;
圖3是本實用新型裝配完成後的結構示意圖;
圖4是鼻託孔和卡位件的橫截面示意圖。
附圖標記:鏡體-1;鼻梁板-3;鼻託孔-4;託板-5;插入件-6;中間卡位件-7;尾部卡位件-8。
具體實施方式
結合以下實施例對本實用新型作進一步描述。
如圖1-3所示的一種鼻託可調型智能眼鏡,包括鏡體1和鼻託,在鏡體1上凸起有2個對稱布置的鼻梁板3,每個由彈性材料構成的鼻梁板3上均設置有1個鼻託孔4,且鼻託孔4的中部兩側向內凹陷;鼻託包括託板5和固接在託板5上的插入件6,由彈性材料(例如製造眼鏡框常用的樹脂等)構成的插入件6用於插入鼻託孔4,所述插入件6為柱狀體,柱狀體的中部表面上凸起有至少一個圍繞在柱狀體上的中間卡位件7,柱狀體的末端凸起有尾部卡位件8。
優選地,柱狀體有2個,呈對稱布置。
優選地,中間卡位件7、尾部卡位件8和插入件6三者為一體成型結構。
優選地,鼻託孔4為中間兩側向內凹陷的橢圓形或者圓形孔。
如圖4所示,中間卡位件7和尾部卡位件8的截面(如果柱狀體有2個,則為總截面)最大尺寸D1稍大於鼻託孔4的最小截面尺寸D2(即凹陷處的尺寸),這樣能保證插入件6使用時不容易脫離鼻託孔4。
本可調鼻託結構安裝時(以只有一個中間卡位件7為例),將插入件6的尾部卡位件8端對準鼻託孔4稍用力插入,利用彈性材料的彈性將其擠入鼻託孔4中,這時候鼻託的使用位置位於尾部卡位件8和中間卡位件7之間,可以稱之為第一檔;繼續用力推入插入件6,則此時鼻託的使用位置位於中間卡位件7和託板5之間,可以稱之為第二檔。相反地,如果要拉高使用高度,則可以將插入件6向外稍用力拉出,由第二檔拉至第一檔。由於中間卡位件7和尾部卡位件8的截面(如果柱狀體有2個,則為總截面)最大尺寸D1稍大於鼻託孔4的最小截面尺寸D2(即凹陷處的尺寸),因此用戶正常佩戴時插入件6不會輕易脫檔,也不會輕易脫離鼻託孔4(除非特別用力擠壓)。
最後應當說明的是,以上實施例僅用以說明本實用新型的技術方案,而非對本實用新型保護範圍的限制,儘管參照較佳實施例對本實用新型作了詳細地說明,本領域的普通技術人員應當理解,可以對本實用新型的技術方案進行修改或者等同替換,而不脫離本實用新型技術方案的實質和範圍。